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奏響修舊利廢“主旋律”

發布時間:2025-03-27 14:31:05 冀中能源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奏響修舊利廢“主旋律”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只有精打細算、充分利用,才能用更小的成本辦更多的事情,實現高效發展、綠色發展。今年以來,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本著“節支等同增收,修舊就是降本”,通過采取修復、拆解、拼裝等各種手段,充分利用廢舊物資,減少資源浪費,更好地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大淑村礦瓦斯抽采鉆場,一名工作人員正在收集著破損管路和抽采短節。詢問得知,原來是防突區班長何召,他身背工具兜,目測已經用了許久。

“你看,我這有鋸弓、密封膠、接頭,這些在修舊利廢上大有用處,我們通過調整抽采管路,保證采掘接替,每接抽一個鉆場,就可節約材料成本差不多500元。”何召向筆者介紹道。“修復一個舊的,就少投入一個新的,為企業省下來的就是我們得到的。”

說到過“緊日子”,大淑村礦不斷將降本增效引向深入,他們將修舊利廢納入工作日常,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加強修舊利廢工作的管理,大到管道閥門、墊片,小到芯片、螺絲、鉆頭等,把不能再使用的設備配件拆下來作為他用,減少廢舊設備配件消耗,形成全員節能降耗、挖潛增效的良好氛圍,爭取了更大的降本增效空間。

“這臺開關不吸合,是因為接觸器中的這個觸點,你用細砂紙把它打磨一下,就可以了。我從報廢開關里找了個插件換上,完事咱們再做下防潮處理,這臺開關就可以修好了。”梧桐莊礦機電區維修一班副班長孫文躍一邊擰著螺絲,一邊給徒弟魏大偉講解。

做“算細人”,辦“算細事”。一直以來,梧桐莊礦在降本方面深挖潛力。他們堅持“能自主維修堅決不外委”原則,建立“修舊利廢”激勵機制,利用技術人才優勢,鼓勵職工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對設備科倉庫已損壞的風機、電機、水泵、“五小”等進行維修、完好直至驗收入庫。同時,從報廢設備中拆除可利用的零件,進一步降低了維修成本。

“開展修舊利廢工作,不僅增強了我單位職工的節儉意識,也提高了職工的維修技能和工作自信心,有效激發了職工的成本與創新創效意識。”梧桐莊礦機電區區長徐義輝介紹道。截至目前,他們共自修機電設備46臺,節約維修費用20余萬元。

除此之外,邢東礦綜采區大力開展“材料回收復用”活動,實現回收復用,累計產生效益4千元;萬年礦在干部職工中開展錨索托盤、輸送機刮板的回收復用活動,并根據回收率的高低、復用率的總金額,按照比例進行獎勵,降低了生產成本;馬選廠機電人員對拆卸下來的激振器、電動滾筒、電動執行器等設備,現場“會診”“解體”,自主研究修復,不斷節約設備投新費用,助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一幕幕修舊利廢在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持續進行。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黨群工作部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