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工業
以“民生溫度”標注“幸福刻度”
一個個凝聚職工期盼的愿景,化作一幕幕正在發生的幸福實景;一張張匯聚情懷的“責任清單”,正在變成一張張民生答卷的行動密碼……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淑村礦黨政始終將提升職工幸福指數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走心+暖心”的服務,以“用新+創新”的管理,以“實干指數”提升職工“幸福指數”,讓民生“畫卷”充滿溫暖,寫滿幸福。
辦好“食”事
小食堂,大民生。就餐服務是職工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職工群眾的民生實事。
他們始終把打造職工滿意餐廳作為服務職工、穩定隊伍的重要保障。秉承“明廚亮灶吃得放心、WIFI覆蓋服務貼心、營養搭配膳食精心、設施更新環境用心、服務評比工作盡心”的“五心”原則,持續加強內部管理,對后廚區域安裝了監控設備,通過實時視頻,讓廚房環境和配菜烹飪過程全程透明化,同時,就餐職工可共同參與監督,讓職工吃的放心。改造后廚排水,更換吊頂和照明,修繕墻裙墻面,從回收餐具到清潔就餐大廳,每一環節都嚴格把關,通過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就餐環境。餐廳接入了千兆級網絡,全天24小時為干部職工提供WIFI免費開放式服務,方便干部職工在就餐期間工作、學習和交流,讓職工享受互聯網時代的便利、快捷。
“我們持續加強內部管理,在注重就餐環境衛生的基礎上,根據季節特點,征集職工意見,更換制定菜譜,用心用情辦好職工‘食’事,真抓實干做優‘食’事,切實提升職工舌尖上的幸福。”聊起職工餐廳,后勤服務部部長田麗言語間滿是興奮。
他們根據不同季節、節日增加時令蔬菜或特色菜,專門制定食譜,每日在職工餐廳群里推送飯菜種類和圖片。不定期向職工群眾發放調查問卷,在餐廳放置留言冊,廣泛征集職工對餐飲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職工餐廳各項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整改和完善。針對職工反映餐品種類單一問題,他們順“時”而為,增設‘特色’窗口,推出水煮肉片、拽面、米線等職工喜愛的美食和特色小吃。根據中夜班職工用餐時間‘零散’,采用鹵味小食、烤腸隨時隨吃的方式,確保大家都能吃到熱乎飯,暖心菜,既溫暖職工的胃,也溫暖職工的心……每月開展“明星員工”評比、廚藝比拼等活動,向切菜有“形”、烹制有“色”、搭配有“味”上拓展,增強業務水平,提高飯菜質量。同時,購置保溫設備,開設“一站式”服務窗口,安排餐廳職工24小時值班,為職工提供食品需求,保證讓一線的職工能夠隨時吃上熱飯,讓職工品味“幸福的味道”。
隨心所“浴”
“咱們澡堂是24小時全天候開放,環境好,水量大,溫度適宜。累了一天洗個熱水澡,正好放松一下。”剛升井的職工小李掀開職工浴室的棉門簾,一陣熱浪迎面撲來,眼鏡片上瞬間就蒙上了一層薄薄的水汽。
他們全方位對職工澡堂環境進行提檔升級,在澡堂內外新增綠植30余株,集中對職工澡堂內部公共區域墻面進行粉刷亮化,針對地面濕滑安裝防滑條100個,對損壞的淋浴設施、破損的更衣箱、地磚進行修復或更換,增設穿衣鏡、吹風機、棉門簾等配套設施,為保障中央空調制冷效果、通風系統正常運轉,定期對中央空調末端機、濾網進行檢查清洗,大大提高職工洗浴舒適度。
為保障職工安心舒心洗浴,浴室24小時熱水供應不間斷。對澡堂的溫度、水質、水溫嚴格把關,每天5次將中央空調運行情況、洗浴水量、水溫等數據拍照發至巡檢群,根據天氣變化,適時調整室溫、水溫,采取微管理模式,每天對澡堂進行消毒,及時沖洗澡堂地面、疏通水道,從細節管理,從小處創新,貼心服務職工。
他們建立節約高效洗浴環境,烘干機尾氣排放溫度大約在80攝氏度,通過利用現有燃氣鍋爐的廢舊換熱器,對尾氣進行余熱收集,消除尾氣對環境污染。處理后烘干機尾氣,既消除了烘干機尾氣浪費現象,又利用了尾氣中的高溫熱量輔助了職工澡堂淋雨溫度,經過計算每年大約可節約加熱成本12萬元。
隨“寓”而安
供暖系民生,冷暖總關情。檢查電源、線路、插頭,拆下碳晶板,檢查背后的線路……正在職工宿舍檢查供暖設備的陳師傅輕松的找出了問題所在,從源頭上確保供暖系統暢通,為提早實現供暖奠定基礎。
職工宿舍采用清潔低碳環保的新型碳晶電暖氣供暖,負責供暖管理和設備維護的電工、維修工每天都會對線路、設備進行巡查,哪里出現問題都能第一時間維修處理,保證了供暖效果和用電安全。同時,他們積極儲備冬季供暖工作所需的物資材料,建立健全供暖設備檢修臺賬,對在檢查中出現的安全設施不良的設備和部件歸口管理、限期解決、責任到人。建立完善了應急預案和應對措施,成立了應急搶修領導小組,配備了應急搶修工具,落實了搶修人員,及時發現和解決突發問題,有效提高了供暖服務質量,進行服務質量跟蹤與反饋,保證職工反饋的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處理和解決。
“今天工人師傅把電視修理了一下,您看看電視節目是否恢復正常。”8號公寓的宿舍管理員對職工宿舍電視修理情況進行了回訪。為了保證職工住宿舒適、便利,北山公寓轉變工作方式,以雷厲風行、事不過夜的工作作風及時解決職工住宿時出現的問題。
除了設備過硬以外,更表現在“為職工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家”的人性化服務上。公寓內增設“微光暖心服務站”,內設急救箱、針線包、冰箱、微波爐、雨傘等設施和物品,樓道內增設全自動洗衣機和大功率飲水機,方便職工生活需求。他們還每天對樓道公共設施進行消毒,對宿舍進行打掃清潔,并為職工提供兩套床上用品,一用一備,定期對床品進行換洗晾曬殺菌,保障每間公寓衛生干凈整潔。精心為每間公寓擺放綠植和床頭壁畫,放置留言版,充分架起與職工溝通的橋梁,讓職工心情舒暢、健康作息。增加閱覽室、健身房,免費網絡覆蓋全部樓區,讓職工真切感受到“家”的溫暖。
服務民“聲”
用心走基層、用情辦實事、用力解難題……
“真沒想到,昨天下雨騎車不方便,我就是隨口提到的沒有雨衣的‘小事’,今天就給落實了。”打開值班室的“愛心物品箱”,通風區職工小劉看到里面的雨衣,又驚喜又感動。去單位走訪調研的人員把小劉不經意說的這件“小事”記在了心里,第一時間給單位進行了溝通解決。
“我就在意見征集表上寫了想及時了解一些要聞和企業動態,沒想到,這馬上就給落實了,真是暖心啊。”剛升井的職工滿臉開心的說道。
為滿足職工對信息獲取的需求,開通“大礦之聲”廣播,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定時播出,新聞有聲說、周末速遞微信平臺同步推送,向干部職工播報企業要聞、基層動態和先進典型、好人好事等內容,進一步傳播好聲音、弘揚正能量。
“咱們也按上充電樁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膽擔心電動車半路沒電了,這事真是辦到咱職工的心窩窩里了。”住在北山公寓的職工們興奮的你一言我一語議論著。
為了方便職工出行,在廠區和北山公寓安裝了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充電樁,解決了職工電動交通工具“充電難”的問題,用實際行動解決了職工的“后顧之憂”。
他們真正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干部職工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黨政班子成員、黨群部門深入基層單位開展走訪調研,下沉“一線”與職工坐在一起,傾聽心聲、收集民意、了解民情,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把準問題、掌握實情。
他們自主研發“大礦在線”APP,職工可在平臺上根據個人訴求發表意見和建議,訴求涉及部門及相關人員及時進行跟蹤反饋,進一步暢通職工訴求渠道,使職工的合理訴求得以解決,營造和諧環境。
截止目前,聯系職工2000余人次,談心幫教職工160余人次,家庭慰問走訪60余次,慰問困難職工36名,收集整理思想動態反饋400余條,用態度和速度展現為職工辦實事的決心和誠心。
想之所“享”
服務貼心、慰問暖心、惠民用心……
“平時總覺得往醫院跑的麻煩,義診活動能讓我們在礦上就享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實在是太貼心了”。一采區職工激動的說道。
一直以來,礦黨政把關心職工身體健康、維護職工健康權益作為基礎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效統籌,有序推進。開展職工健康體檢,進行血壓、肝功、血常規等10大項體檢項目的健康檢查,人員覆蓋率100%。開展女職工健康體檢,聯合峰峰總醫院為全礦女工200余人免費進行“兩癌”篩查,女工覆蓋率100%。舉辦線下義診活動,邀請專業人士為職工進行身體檢查、病癥解答、健康指導和咨詢服務,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持續延伸服務觸角,開展“愛心傳遞助夢啟航”金秋助學活動,為35名考取二本以上礦工子弟發放了助學金和助學物資,用實際行動使廣大職工切身感受到企業大家庭溫暖。開展勞動競賽,為基層區科創水平班組、個人發放慰問品1400余份,為井下重點地區、頭面送去“紅背包”慰問餐近1000份,為生產任務完成出色的班組照“光榮像”、吃“光榮餐”、上“光榮榜”,極大的鼓舞了職工士氣和干勁。
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喜迎雙節等慰問活動,廣泛征求職工意見,按照職工所需購置發放節日慰問品和清涼大禮包,惠及職工達到100%。開展愛心縫補便民服務活動,洗衣房女工主動為升入井職工縫補工作服,縫補數量是去年同期數量的10倍,破損衣物修補率達到100%。組織志愿者、女工協管員到井口、到崗位發放降暑物品,開展慰問演出,職工參與度100%......
為滿足職工多元化文娛生活需求,建立心靈驛站、讀書室、健身房和休閑娛樂室,職工們在這里學習交流、休閑娛樂、強健體魄。同時,不定期舉辦各種文體活動, 打造文體“充電站”,點燃職工“心”生活,筑牢職工“幸福線”。
(趙珍超 吳潔 魏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