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峰峰:老煤企掘金“新賽道”

發布時間:2024-11-26 08:12:40 冀中能源

稿件來源:《河北日報》、人民網

峰峰:老煤企掘金“新賽道”

今年9月18日是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有限公司建企七十五周年“生日”。

作為“共和國煤礦工業長子”,在被譽為“新中國工業化奠基之役”的“156項工程”中,峰峰獨占兩項。

20世紀70年代,峰峰人用“寧叫汗水漂起船,不讓首都缺煤炭”的干勁兒,讓峰峰成為全國十大煤炭生產基地之一。

75年后的今天,峰峰正在進行智能化礦井建設、技術創新升級、多元化產業布局,打造“煤”好新未來。

讓傳統煤礦能“思考”

“井下工作面頂板確認安全,采掘機、裝載機等檢查正常,可以安全運行。”

“好的,井上收到,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展作業。”

9月23日下午,峰峰集團九龍礦,掘進智能化集中控制室內,井下采煤作業人員和井上安全員正在進行視頻通話,溝通的實時畫面通過網絡傳輸到控制室電子屏上。

與此同時,井下巷道、采煤工作面、運輸皮帶轉載點等不同點位的影像,也同步傳輸到控制室,井上工作人員可以對井下設備運行情況全面監控,甚至遠程操控井下皮帶“一鍵啟停”。

這只是九龍礦智能化礦井建設的其中一項。

2021年,峰峰集團在九龍礦啟動智能化礦井建設。

向“智”而行,是傳統煤炭行業的破冰之舉。一方面,礦井采深加大、地質條件復雜,采煤隱患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井下工作“苦臟累險”,招工越來越難。

“智能化代表著未來,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通過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實現安全、高效、智能開采,是建設現代化礦井的必由之路。”峰峰集團副總工程師、九龍礦礦長牛清海說。

智能化礦井建設采用萬兆工業以太網,用4G信號對井下重點地區全覆蓋,相當于在井下鋪設網絡“神經”系統。有了這些,再對主通風、主運輸、排水、壓風等各大系統進行改造,就把信息匯集到“智能綜合管控平臺”大腦,從監測到指揮,從數據收集到分析管理,讓傳統煤礦能夠“思考”。

2023年2月,九龍礦順利通過河北省智能化煤礦驗收專家組驗收,成為智能化煤礦。

智能化好不好,關鍵看成效。

目前,在生產任務不變、安全生產標準不降、安全設施不減的前提下,九龍礦采煤區隊全天出勤人數由320人減到170人。

“煤炭企業不再是過去拼力氣的時代了,要以智提效、以智取勝。”冀中能源集團副總經理王玉民說,目前,峰峰集團在邯鄲區域的8對生產礦井,有3對礦井達到智能化初級水平,預計到2025年年底,九龍礦升級建成中級智能化礦井,其余礦井完成初級智能化建設。

9月10日,峰峰集團馬頭洗選廠(以下簡稱馬選廠)汽運煤炭銷售無人值守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網上預約派車、車輛系統叫號,全程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過磅,自動生成電子磅單……在馬選廠的地銷裝車現場,看不到一名地面工作人員,從車輛入場、裝載、上磅、稱重到離場,均由系統操控。

“以前車輛進廠,從上磅司機下車,到拿單子離開得3分鐘,現在40秒就能順利完成進廠稱磅工作。完成裝載的司機通過手機操作有序排隊等待出廠,大大提高車輛周轉率,實現了無人值守,減少了人力成本。”運銷科科長路平介紹,智能化變革,正從采礦環節擴展到峰峰全鏈條,給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撐。

專業化技術走出河北

“看這兒。”順著峰峰集團辛安礦防治水副礦長武文清所指,記者的目光落到辛安礦采掘規劃圖11298工作面上。

過去,11298工作面因水文地質條件極其復雜,一直是開采禁區。

如今,11298工作面成為智能化工作面,辛安礦也憑借創新形成的一套專業化技術,成為全國煤礦防治水技術領跑者。

在煤礦防治水領域,水文地質條件分為簡單型、中等型、復雜型、極復雜型四個等級。河北極復雜型礦井共有4家,辛安礦是其中之一。

辛安礦周邊奧陶系灰巖裸露在地表,降水滲入灰巖后,在深部條件具備時會通過導水斷層、陷落柱和構造裂隙等突入井巷,小則造成礦井涌水量增加,大則造成礦井淹沒,這就是讓煤炭行業最頭疼的奧灰水。

地質條件如此復雜的辛安礦,卻擁有寶貴稀缺的主焦煤資源,是我國鋼鐵行業緊缺的“糧食”。

峰峰人想從極復雜型礦井中掘金,就要從技術創新上突破。

峰峰集團防治水團隊利用高壓注漿改造大青灰巖含水層,封堵和加固導水通道,對局部富水異常區,采用加密布孔方式實施注漿治理,消除了水患威脅。

2022年、2023年,他們針對奧灰水治理難題,累積完成鉆孔27個,進尺超過1.9萬米,注漿近3.5萬噸。2023年5月,11298工作面完成地面區域治理工程,順利通過采前安全評價,實現了無水害開采。

峰峰集團首創的“煤礦水害區域超前探查治理技術”,被寫入《煤礦防治水細則》并廣泛推廣應用,徹底解決了華北型煤田煤層開采底板奧灰水害問題。

“正是因為峰峰煤礦水文地質環境復雜,水害類型多樣,治水壓力大,反倒鍛煉了這里的技術人員,培養出了一批‘治水能手’,還通過煤礦托管實現了向埠外進行技術和人才輸出。”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孟憲營說。

專業領域的技高一籌,讓峰峰經驗走出了河北。

目前,峰峰集團在山西、新疆、內蒙古等地控股5對生產礦井和2對基建礦井;運營著6座洗選廠,年入洗原煤能力1420萬噸;托管著山西8處煤礦,年產能1000萬噸。

發展非煤產業是必然選擇

9月25日,馬選廠洗煤樓里,煤塊跟隨脫介篩搖擺著,強力的噴水沖走介質,細顆粒煤被沖洗進浮選系統繼續精選,留下振動篩上的滾滾“烏金”。

“就像篩麥子篩除麩子,留下麥粒一樣,洗煤留下的是燃燒熱值高、煉鋼所需的‘工業精粉’——焦精煤。”馬選廠廠長齊勝軍說。

峰峰是全國重要的焦煤生產基地之一,其拳頭產品焦精煤,是國家保護性稀缺煤種。

如何讓寶貴的焦精煤價值最大化,峰峰集團細算精煤創效的經濟賬。

“我們根據市場行情和客戶需求將原煤‘分門別類’,把低熱值煤炭與高熱值焦精煤進行配比加工,實現從賣單一原煤產品到賣多類型精煤產品轉變,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孟憲營說。

峰峰一方面在主業上精耕細作,另一方面探索多元化發展。

8月26日,峰峰集團的峰煤焦化5萬m3/h焦爐煤氣提氫制合成氨項目獲正式批復,進入開工建設階段。

涉足生產合成氨的化工項目,是峰峰謀求轉型發展的路徑之一。

“按照現在的采掘規劃,峰峰的煤炭資源十幾年后就面臨枯竭。”孟憲營說,從長遠看,發展非煤產業,逐步擴大非煤產業比重是企業的必然選擇。

合成氨項目,就是峰峰集團向下游產業鏈延伸、解決產業接續的嘗試,也是峰峰集團在“三化一材”未來產業中的又一次落子。

今年5月,峰峰集團30萬噸/年硝鹽儲能新材料項目在峰峰礦區和村鎮開工建設,預計明年一季度投用。項目建成后,將年產亞硝酸鈉18萬噸、硝酸鈉12萬噸、硝酸鉀10萬噸,預計年銷售收入11.7億元。

“我們在做強做優煤炭主業的同時,著力構建‘1+1+N’產業格局,即一個煤炭核心主業+一個化工培育主業+N個輔助支持產業。按照‘三年蓄勢聚能強實力、五年發展壯大創一流’的兩步走戰略,全面建設高質量發展現代化能源化工集團。”孟憲營說。(河北日報記者  李冬云、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