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北制藥”)以“ESG理念”為“錨”,多措并舉開展節能降碳,不斷完善公司治理體制機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助推醫藥行業向著更加綠色、健康、可持續的方向邁進。近日,華北制藥董事長王立鑫就華北制藥ESG建設情況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為投資者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
談及《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的發布對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意義,王立鑫認為,一方面,《指引》通過統一披露內容和標準,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質量,有助于提升投資者的決策質量,促進資金流向對環境和社會有利的公司及項目。另一方面,《指引》將促使上市公司將ESG理念融入公司發展戰略,完善可持續信息披露流程與人員能力建設,提高定量數據收集及分析能力。此外,A股市場整體的ESG意識也將有效提升,引導市場形成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良好氛圍。
王立鑫介紹,2024年3月,華北制藥披露了《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中華環保聯合會ESG專業委員會綜合評定為四星級(引領級)。
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ESG生態體系離不開企業的積極探索和實踐,也離不開各方合力。王立鑫認為,政府、監管機構、金融機構、行業協會等應通過普及ESG理念、完善ESG發展基礎設施、構建ESG體系、完善ESG管理、支持ESG發展標準化和國際化、提高ESG投資信息披露有效性等措施,推動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信息,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多措并舉做綠色發展的踐行者
企業實施有效環境保護措施、實現綠色發展,離不開健全的環保制度和充足的資金投入。王立鑫介紹,華北制藥建立健全“公司-子(分)公司-車間-班組”四級環保管控體系,配置專職環保管理人員,建立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落實環保“三同時”、排污許可證、自行監測、環保信息披露等環保管理要求。近三年來,公司累計投入環保費用7.73億元,不斷提升廢水、廢氣、固廢等處理能力及水平。2023年,綠色低碳設備投資占重點建設項目投資的比重為28%,2024年預計增加到33%。
科技創新是驅動公司實現高效、低碳發展目標的重要引擎。華北制藥不斷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工藝創新和設備升級助推產業“煥新”。新合成項目采用先進工藝路線、反應技術及分離提純工藝,持續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排放水平。先泰公司的智能化凍干無菌原料藥生產線、華勝公司的環孢素等項目推進設備更新及升級改造,推動節能降碳。
王立鑫談到,華北制藥新制劑分廠屋頂光伏項目今年已投入運營,預計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3696.92MWh,可節約標準煤約1114.62t,每年可減少CO2排放量約2062.88t、SO2排放量約0.37t、氮氧化物排放量約0.55t。接下來將根據國務院印發的《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繼續積極謀劃節能降碳項目。
“除了自身追求綠色發展,推動供應鏈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同樣是企業肩負的社會責任。”王立鑫介紹,處于供應鏈采購環節的華北制藥物資供應分公司在管理機制方面,建立《集采供應商管理辦法》,規范對集中采購業務的供應商管理。在產品選擇方面,大力推進酶法生產對化學法生產的替代,倡導綠色環保生產。在物料運輸環節,督促供應商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的車型,合規、綠色運輸。
三層管理架構保障ESG落實
談及通過組織架構保障ESG治理的有效落實,王立鑫介紹,2023年,公司構建了董事會、企業管理部、ESG執行工作組三層管理架構,自上而下全面、系統、有效地落實ESG發展理念。公司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健全管理制度,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監督,以規范企業運作,保持健康穩定發展。
此外,公司重視各利益相關方意見,建立多元化的溝通渠道,積極回應政府及監管機構、股東及投資者、客戶及消費者、供應商及合作伙伴等利益相關方的期望與訴求,并將其視作企業優化ESG管理過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通過建立和實施行業標準,使產品質量控制有據可依,公司的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可靠。”王立鑫介紹,為加強質量管理,華北制藥制定了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內控標準,強化產品質量管理控制,嚴控生產流程。公司建立嚴格的物料采購標準、中間產品控制標準、產品檢驗標準和成品放行標準,從原材料采購、入廠檢驗、中間產品檢驗、產品檢驗等環節實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2021—2023年,公司主持制定行業標準2個,參與制定地方標準1個、團體標準8個。
王立鑫說,公司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持續助力鄉村振興,選派駐村干部駐張家口市陽原縣揣骨疃鎮閆家窯村和窯兒溝村推動產業幫扶,助力閆家窯村形成養殖種植合作社、光伏產業兩個基礎產業,推動窯兒溝村發展特色種植項目和鄉村旅游民宿項目,不斷拓展村民增收渠道。
(新華社河北分社記者 劉桃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