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科學“種養”串起農業循環鏈——河北冀中能源集團尚義礦轉型發展一線見聞

發布時間:2024-06-05 17:04:48 冀中能源

稿件來源:科技日報

科學“種養”串起農業循環鏈

——河北冀中能源集團尚義礦轉型發展一線見聞

5月29日,記者走進河北冀中能源集團尚義礦桂溝山林場,看見林場職工正熱火朝天地投入到農田種植、山羊養殖和文旅開發等多元產業建設中。

尚義礦負責人張劍說:“為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企業轉型發展,我們在堅守和創新中,力圖闖出一條內生性的可持續發展路子。”

科學種植,種出農業新天地

清晨,尚義礦職工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有的拿耙子耙石子,有的往桶里撿石子,每個人都干得汗流浹背。

“這些土地多年無人耕種,碎小石子較多,土壤貧瘠。”張劍介紹,他們通過科學規劃,在地里撒入羊糞和農家肥,鋪設了灌溉水管,把“零碎化”的土地變成平整、肥沃的“大良田”。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農田四周安裝了堅固的圍欄,不僅整齊美觀,還有效防止了山羊踩踏農田。

在林場入口處的鋼架蔬菜大棚,西紅柿、油麥菜等多種蔬菜苗長勢喜人。“這些蔬菜除了供應礦上職工外,還賣給前來游玩的游客。”張劍感慨道,錯時種植方式,延長了棚內蔬菜的采摘時間。

記者了解到,桂溝山現有30多畝農田和兩個大棚,除了部分農田種植土豆、玉米和大蔥外,還計劃種些苜蓿、油菜和油葵等農作物。“這既能美化山坡,又能為養殖的山羊提供飼料。” 張劍說。

面對平整后的大片農田,張劍進行了長遠規劃:“根據這里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選種些適合的果樹品種,把這里打造成春開花、夏結果、秋采摘的觀光與采摘園。”

生態養殖,實現產業融合發展

在桂溝山林場,山羊養殖已成為尚義礦職工們轉型創業的重要抓手。

從林場大門左行500米,來到一片郁郁蔥蔥的山坡上,幾座磚紅色的羊圈映入記者眼簾。“這是林場去年建設的山羊養殖基地。”張劍介紹,這群山羊成為尚義礦的重要經濟來源。

記者注意到,這里不僅配備了秸稈破碎機,還建有小型儲料間。“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我們必須準備充足的山羊飼料。”張劍介紹,在飼養過程中,他們使用本地草料和農作物秸稈。這在降低養殖成本的同時,還保證了山羊肉的品質。

在羊圈外面的鐵槽里,盛滿了供山羊飲用的水和粗鹽。“及時調整飼料配比是養殖的關鍵。” 張劍說,他們每天安排專人為羊群檢查健康狀況,及時調配飼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農作物秸稈成為山羊飼料后,又變為還田的有機肥料。在這里,農業實現了良性循環。

在張劍看來,只有實現生態養殖、規模養殖,才能有更好的未來。“今年山羊有望達到500多只。”

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如何實現特色種植、生態養殖和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從而實現增收?在張劍引領下,記者從他們打造的桂溝山林場文旅開發項目里找到了答案。

“從林場入口處設置迎賓室,到林場內配套可供游客住宿、餐廳、休閑娛樂等設施,再到發展農田觀光、采摘、養殖等區域,這些均逐一實現。” 張劍說,未來,他們要把這里打造成一個吸引游客體驗農事活動、品嘗農產品的生態旅游區。

(黃發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