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向“新”而行
——冀中能源邢礦集團持續推動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側記
今年來,冀中能源邢礦集團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不斷推動生產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現“三提一降”, 向“新”而行。
厚植創新“沃土”
邢礦集團完善了《職工崗位創新創效獎勵辦法》和《職工創新工作室管理辦法》,成立了職工崗位創新創效活動管理委員會,明確職工崗位創新成果的評審標準及程序,極大程度激發了職工創新活力。同時,全面開展“五小”創新活動,結合工作實際求創新,挖掘生產潛力。今年來,經層層評選,隆重表彰了職工優秀崗位創新成果、青年“五小”創新成果獲獎人員,進一步點燃了職工創新熱情,千方百計為職工搭好創新“舞臺”。
他們還依靠創新工作室,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金谷煤業的“徐曉鑫創新工作室”圍繞礦井生產瓶頸問題,先后完成了矸石返井皮帶改造、地面原煤線改造、矸石分裝分運改造應用等10多項“五小”成果,并獲得臨汾市總工會3萬元的資金補助,用于職工創新工作。近日,該工作室榮獲“臨汾市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工程公司的“馬柏龍創新工作室”,為項目開展提供了精準數據,其FS外模板保溫體系填補了施工空白。
推動工藝升級
“推動智能設備更新、數字化工藝升級、數據賦能管理創新……”邢礦集團在各產業板塊依靠自動化、數字化技術和先進成熟工藝,從源頭減少材料消耗、過程消耗,努力提質增效、提升綜合實力。
“之所以敢遠程操控設備進行作業,是因為工作面裝有裝備傳感器、攝像頭數百個、集成了在線監測、記憶截割、煤流量實時監測等多重功能于一體。”老母坡煤業總經理韓明亮說道。老母坡煤業先后投入使用智能快掘成套裝備1套、智能化綜采工作面3個,再加上“智慧大腦”管控平臺的加持,職工坐在調度中心,通過電腦系統即可一鍵操控機器設備完成采煤、掘進作業全流程,工作面作業人員可減少三分之一。
工程公司面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剪力墻施工、大型塔吊使用、深基坑等施工難點,創新應用便攜萬磁王、小型攤灰鋪漿器、高效型降塵系統、快速安拆便攜式消防架、“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新型快拆鋁合金模板施工技術”“外墻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等新工藝和新技術,破解了多項制約安全、生產、環保等方面的施工難題,有效解決了各棟樓在墻體保溫、冷熱橋處理、耐久性不足等問題,為各在建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在節約成本、降低損耗、提高經濟收益方面成效顯著,為后續項目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
堅持成果轉化
邢礦集團堅持開展科技創新項目申報、科技進步獎評審等工作,通過氛圍營造和相關激勵機制,推進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挖掘降本增效點。
7月份,由工程公司自主研發的兩項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工地前期用土地綠網鋪蓋定位樁》和《一種建筑施工用便攜式自動冷卻彎桿機》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被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
近日,冀中糧油公司申報的《降低花生油加工儲藏過程中苯并芘含量》創新項目在確保油脂色、香、味和其它質量指標合格的前提下,成功將成品油苯并芘含量從10微克/千克以下降到2微克/千克以下,榮獲“河北省第六屆質量創新成果發布會三等成果”。他們今年計劃實施灌裝線碼垛系統效率提升改進研究、小磨香油風動力系統升級改造、儲油罐液位檢測系統研究與制作等14項技改創新項目,現已完成碼垛系統升級改造等6項。其中,碼垛系統升級改造后,提高了灌裝輸送線容錯率,旺季灌裝車間綜合成本可降低20%;已完成的物理精煉車間流程改造項目,噸料加工成本降低了15元,每年可節約費用3萬元。
(邢礦集團新聞中心 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