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華藥集團:單項冠軍的力量!

發布時間:2024-07-15 10:59:59 冀中能源

冀中能源華藥集團:單項冠軍的力量!

“我手中拿著就是阿莫西林原粉,也是生產阿莫西林膠囊這個抗菌藥的關鍵原料。”在冀中能源華藥集團先泰公司研發中心,研究員王鉭為記者介紹。 

原料藥是制劑藥產品的源頭,先泰公司作為原料藥生產大型企業,他們掌握核心科技,填補國內關鍵領域的短板,實現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穩定量產,多次被認定為河北省名牌產品以及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以產品提檔升級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穩步前行。

情懷:來自患者的需求

阿莫西林作為傳統產品,技術工藝在行業內已經非常成熟,但加上酶法這個專業術語,它就擁有了產品純度高、溶媒殘留低、效期長、患者用藥更安全的質量優勢。因為技術難度高、工藝復雜,一度被發達國家企業壟斷,我國很長時間都面臨著“高耗能、高污染”的窘境。

“提檔升級的酶法生產技術一直掌握在國外醫藥企業手中,想要引進相關的技術幾乎不可能,所以這就有一種被‘卡脖子’的感覺。”回憶起當時的情況,王鉭依然歷歷在目。

被卡住的還有我國醫藥行業逐年對于高品質原料藥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酶法阿莫西林生產技術國產化之路勢在必行。“酶法合成的部分關鍵設備,比如,固液分離器設備,國外的相關廠家對我們搞技術壁壘,并不愿意賣給我們,造成了一種關鍵設備無處可買的局面。”作為資深專家,先泰公司研發中心主任研究員吳海瑤對我們介紹說。 

初心:源于技術積累的蝶變

 對于1953年建廠,1958年投產,開創了我國大規模生產抗生素歷史的華藥人來說,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先泰公司2009年開始立項,研發人員經過幾百次實驗和三年時間的努力,自己設計開發了一種非均相固定化酶催化合成阿莫西林的分離設備,成功解決了酶分離的瓶頸問題;國內首次使用串聯多級靜態混合器,用于阿莫西林結晶工藝,產品質量優勢更加明顯。

“我們取得了酶法阿莫西林母液回收等多項專利技術,一舉打破了國外長期對酶法工藝的技術壟斷。”先泰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吳浩,驕傲地告訴我們。

磅礴:創新的力量

當見到先泰公司806車間副主任尹松濤時,他正在生產線上記錄著各項技術指標。“在酶法阿莫西林生產線設計過程中,我們也注重設備的改進,首次應用了連續式氣流干燥系統,這套系統可以提升干燥效率,降低阿莫西林在高溫下的保留時間,這樣能夠減少阿莫西林降解提升產品質量,這項改進也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創新項目,不應該只停留在實驗室,只有創新和生產有機結合,才能形成新質生產力。先泰公司專門投入5500萬元資金,僅用9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新的酶法阿莫西林生產車間,并且在當年完成投產,在國內首家順利實現產業化,生產出各項指標優于國外同類產品的高品質原料藥,也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關鍵領域的短板。

806車間的成功經驗,在公司另一個阿莫西林生產的重點車間801車間得以復制,并且將各項指標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得到提升。

“801車間在酶法阿莫西林,生產過程中對工藝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研究通過采用微混技術、半連續結晶技術的耦合,使產品收益提升3%以上,使成本降低10%以上,創造經濟效益1000余萬元,同時我們還將綠色酶法工藝推廣到氨芐西林,實現了酶法工藝對化學法工藝的替代”,先泰公司801車間副主任秦宏亮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從自主研發,到實現產業化,這正是先泰公司找到的新質生產力發展之路。阿莫西林的酶法工藝升級,減少了COD和VOCs的排放,并獲得COS國際高端認證,以4000噸的年產量在全球及國內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三。截至目前,先泰公司擁有23項自主知識產權,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榮譽稱號,真正做到了“放心藥”中國造。

(冀中能源華藥集團宣傳和群工部   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