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節”盡所能降本增效
今年以來,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牢固樹立用“緊日子”過“好日子”的思想,練內功、抓管理、提效率,充分挖掘降本增效的潛力,多點發力助推降本增效工作落實落地。
“我們堅持在生產中抓經營、在經營中抓生產,強化成本管控,做好運營分析,提升經營質效,全方位打造本質安全型高效率高效益企業。”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玉民的一番講話明確了今后的工作目標。
面對煤炭市場下行的不利影響,該集團堅持把降本增效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制定了12條應對煤炭市場下行的專項措施,進一步明確降本目標、推進措施,壓實主體責任,著力構建“源頭見效、過程增效、管理提效、全員創效”四位一體新機制,引導全員立足本職崗位,降本增效從自身做起;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職工微信群、班前班后會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增強職工“成本管控人人有責、管控成本人人受益”的意識,培養職工節支降耗良好習慣,營造了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的濃厚氛圍。
要實現增效,不只是單靠一個“省”字,還要抓住“創”和“效”。該集團大力實施科技興企、創新強企發展戰略,在科技創新、智能化礦山建設等方面下功夫,羊東礦創新采用新型開孔定向儀,有效解決了以往定向儀采用磁感應原理、手動尋北操作不便的問題,保證了井下鉆孔施工精度。辛安礦打造了“綜掘機安防系統+電子安全圍欄+集控運輸系統+風機遠程監控+水泵自動啟停+WIFI無線通訊”的高效智能掘進系統,通過優化組織和施工工藝,實現單月進尺101米,創下了大坡度巖巷下山掘進單月新紀錄。馬頭洗選廠認真落實“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要求,搭建選煤生產數字化管理平臺,進一步加快浮選和壓濾系統升級、無人磅房改造、智慧化煤場等工程項目建設,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前沿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礦山分公司隆華項目部積極探索新技術、新工藝,逐步分階段對掘進機、回采工作面轉載機、溜煤眼、煤倉上下口、礦井主運輸及帶式輸送機驅動部分等安裝“電子圍欄”,實現人員接近危機區域時達到報警或設備停機閉鎖功能,確保實現井下危險區域預警全覆蓋、無盲區。
只有立足實際,才能找到科學合理的降本路徑。
“這個螺栓也沒壞,拆下來還能用。”
……
走進該集團各礦廠,人人都是妙手回春的“改造能手”,昔日無人問津的“廢料堆”,如今卻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該集團精打“鐵算盤”,常念“緊箍咒”,教育引導職工觀念從“見舊領新”轉變為“以修降本”,嚴把材料管控、修舊利廢等環節,持續深化降本增效工作。
山西赤峪煤礦堅持“能用舊的不領新的、能修復的絕不廢棄”的材料領用原則,對修舊利廢工作進行責任劃分,嚴格控制新材料投入,將回收復用創造的經濟效益與職工工資掛鉤,調動了職工回收材料的積極性,目前自修注漿泵、效檢鉆機等設備30多臺次,節約材料費用6萬余元;回收探頭線、放炮母線等材料,利用廢舊設備和邊角材料自制風門4扇、防突調節窗4個、皮帶放風裝置1個、防突板2個,節約資金1.5萬余元,真真正正讓職工的口袋從降本增效中鼓起來。新屯礦結合井下工作面安裝過程中急需皮帶機尾的實際情況,利用工字鋼、扁鐵、二寸管等材料自制了皮帶機尾裝置,每臺皮帶機尾可節約成本4.5萬元。天擇公司為進一步加強對標管理,組織開展了全面對標和全員降本活動,其中在直徑40毫米以下銷軸制作中,通過改造現有設備,引進智能感應加熱設備,將銷軸制作工藝由原來的加工制作改為熱打和加工,使原材料成本降低30%左右,效率提升50%,已成功應用于45架液壓支架大修過程中;同時,持續推進各項呆滯存貨的盤活處置工作,通過采取“車間領用、型號替換”等多種形式,在確保達到質量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復用,今年以來通過盤活成品庫存,創效60余萬元。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新聞中心 馮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