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掛云帆濟滄海
——冀中股份內蒙古公司嘉東煤業推進資源擴界工作紀實
“成功拿下!”
“證件來之不易!”
“我們終于可以甩開膀子大干一場了……”
……
2023年3月31日,注定是一個讓內蒙古公司嘉東煤業全礦干部職工難忘的日子。
當日下午17點37分,一張照片在礦微信群里“狂飆”,照片的內容不是別的,正是資源擴界項目的《采礦許可證》。
在不到二分鐘時間內獲數十人的感慨和點贊,其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自2019年11月競得東勝煤田張大銀東側46號區塊邊角資源以來,至成功拿到資源擴界采礦證這3年多的日日夜夜里,經歷了內蒙古自治區煤炭領域倒查二十年,林草地倒查十年;政策不確定,幾度重組申報資料;疫情影響,交通不便,人員材料進出困難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在各級領導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在廣大干部職工共同努力下,嘉東煤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瞄準目標,腳踏實地干實事,埋頭苦干抓落實,一張藍圖繪到底。終于完成了不可想象、關乎企業長遠發展的“證照大事”。
咬定目標不放松
“在內蒙古打造千萬噸以上規模礦區,這既是公司的發展目標,也是內蒙的重點任務,必須在兩三年內有實質性的突破。”冀中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國強,在公司2022年底工作會上的講話中對內蒙公司提出了明確要求。
“我們要以一刻不停的韌勁,不等不靠,舉全公司之力,抓重點、克難點、疏堵點,上下同心,攻堅克難,加快推進嘉東煤業資源擴界手續跑辦。”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內蒙古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沙雨勤在不同場合、重要會議上多次對大家提出要求。
經過10余年開挖的嘉東煤業,煤炭資源接近枯竭,已經到了“山窮水盡”地步,如果今年上半年拿不到資源擴界采礦許可證,他們將面臨“斷檔危機”。
“我們要緊盯每項工作進度,把資源擴界工作當成自己家的事去辦理。那怕頭拱地也要拱成,必須在一季度拿下采礦證。”在年初召開的資源擴界手續跑辦專題會上,嘉東煤業礦長周金固擲地有聲地說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嘉東煤業廣大干部職工把上級領導提出的要求和希望,化作攻堅克難的強大動力,他們定期召開領導班子專題會,圍繞資源擴界重點工作,集思廣益,研究制定具體方案。成立專項領導小組,按照“一把手抓總、分管領導抓項、業務部室抓落實”的原則,做到各負其責,各司其職,迅速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落細。
坡過坎勇攀登
一份長達14頁的《煤礦證照辦理指南》,至今還擺在各位領導班子成員的辦公桌上。其涉及部門之多、程序之多、需要編制的文件之多、繳納的費用之多,足見其證照辦理難度之大之復雜。
需要跑辦對接區、市、自治區三級政府管理部門,共涉及生態環境保護部門、林草部門、水利部門、自然資源、規劃和發改委近20個行管部門;一共有資料初審、審查會簽、會議研究等多個重要環節;需要編制、審批、備案《儲量核實報告》《開發利用方案》《環評報告》等9項支持性文件;需要政府咨詢費、資源價款等多項費用……
在鄂爾多斯市煤炭邊角資源出讓過程中,嘉東煤業是行動最快的,也是遇到困難最多的。作為先行者,他們在手續跑辦中遇到了多重困難,臨時用地政策不確定、坐標轉換技術原因、夾縫資源處置意見不一致、壓占河道管理范圍問題等,一度造成手續跑辦徘徊不前,反反復復。
“資源擴界手續跑辦艱難,個中艱辛一波三折,最主要原因是政策不明朗,前置程序及要件報告的編審環節多,還有反復疫情影響。我們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念,必須按期完成。”
“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重點突破,堅決打贏資源擴界攻堅戰。”
站到高處、謀到遠處、看到深處。一次次動員會都提振士氣,一次次專題部署都鼓舞人心,礦黨總支圍繞重點工作,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宣傳發動,鼓勁造勢,統一思想,凝聚人心。他們成立了重大項目手續辦理工作專班,通過部門跑辦、電話聯絡、政府咨詢等方式,在綜合分析研判的基礎上科學評估,對項目進度計劃進行修訂編制,分門別類再壓縮,做到細化量化。制定了階段時間表和手續跑辦流程圖,分工負責,團結協作,安排專人負責緊盯政府和政策動向,及時上傳下達,加強信息反饋互通,提前備好上報材料,為后期各項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彎道超車加速度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嘉東煤業于2019年11月競得東勝煤田張大銀東側46號區塊邊角資源,最初進度比第一批完成摘牌的當地振興煤礦晚了近一年。緊盯政策,積極跑辦,經過不懈努力,2021年4月16日,經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審核批準,成為全區首家獲得邊角資源項目探礦權的企業,比振興礦早半年拿到探礦權,在眾多參與邊角資源整合項目企業中,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時間太緊了,按正常流程打報告等批復,后面的手續跑辦根本來不及。”針對打鉆勘探這一棘手問題,大家面面相覷,一時間都難以拿出好的方案。
“按正常流程來,把時間扳成兩半都不夠用,提前著手鉆探工作,其他工作也要齊頭并進,平行作業。”在專題研究會上,周金固一錘定音。
他們以超常規的手段,經過層層申請、報告,獲得了探礦權,提前一年完成了擴界區域資源勘探工作,為下一步的手續跑辦爭取了時間,贏得了主動。
2021年6月5日,向行管部門提交了勘探野外驗收申請。
2021年7月23日,鄂爾多斯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專家組對46號區塊煤炭勘探項目進行了野外驗收,并給予了高度評價:原始資料符合相關技術標準要求,基礎工作扎實,質量可靠,整理及時,方法正確。
“資源擴界勘探期間,我們克服了臨時占地協調、施工地點條件復雜、技術人員短缺等各種困難。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大家放棄了節假日休息,堅持24小時連續作業。鉆探期間7臺鉆機同時作業,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技術人員不停的奔波于幾臺鉆機之間,發現有煤層變化大、漏孔等現象做好詳實記錄,晚上再加班填圖,那段時間一合上雙眼,耳邊都是鉆機轟鳴的聲音。”負責現場技術工作的副總工程師杜康說道。
2021年9月18日,成功取得了野外驗收意見。
搶抓機遇爭主動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
時間來到2022年,面對開挖資源一天天的減少,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責任感,縈繞在每一位嘉東煤業領導干部的心頭。
春節過后,他們組織人員針對資源擴界工作再發動、再部署、再強調,安排專班人馬迅速整理勘探報告。他們著眼實際情況,克服疫情影響、程序復雜、資料繁瑣等困難,多頭并進、持續加力。蹲點守候對接溝通相關部門機構,做到辦事前主動咨詢、辦理中全面跟緊,開啟資料準備“并肩跑”,審批程序“并聯跑”新模式,打破了過程環節和要素條件的束縛,大幅縮短了手續受理和辦結時間,強力推動手續跑辦速度全面提升。
2月25日,將勘探報告遞交至資源廳評審中心。
3月9日,評審中心組織專家進行函審。
根據專家評審意見,資料整理人員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僅用了4天時間就完成了報告修改,于14日再次報送至評審中心,較正常流程提前了半個月。通過多方協調,僅用5天時間就完成了評審中心審查、修改及備案,最終于3月18日拿到了資源廳評審意見及備案證明。
“充電寶得常備,每天都要接打電話上百次,涉及到政策變動、數據變化、文件出臺各個方面。有時找領導簽字正在開會,在門口一等就是半天,腿就發酸。”談起擴界手續跑辦以來的曲折經歷,跑辦小組成員趙振華深有感觸地說道。
為最大限度推進手續跑辦工作,他們在堅持盯辦、跑辦、跟辦的基礎上,按照工作提前準備、人員提前溝通、程序提前介入、資料提前審核的“四個提前”工作思路,超前進行村民征地;提前平行開展儲量核實、地環與土地復墾方案、環評、開發方案等各項報告編制工作;同時開展初步設計、水保方案、水資源論證、防洪評價等報告編制工作,為擴界區域出煤爭取時間。通過把“串聯辦理”變成“并聯辦理”,實現了項目手續齊步走、零時差、同步辦。
在取得了評審意見書及備案復函后,又遇到了關于夾縫資源處置、儲量核實報告評審、采礦權出讓合同簽訂先后順序搖擺不定的情況下,通過多方協調和不懈努力,于7月18日成功簽訂采礦權出讓合同。
8月5日,完成了儲量核實報告評審備案。
9月27日,在總規和區域環評容缺的情況下環評報告被受理。
10月22日,在疫情嚴重影響的情況下,專家以視頻會形式進行評審并通過,并及時完成報告修改、專家復核。從勘探報告、儲量核實報告,到地環與土地復墾方案評審備案,再到環評報告公示,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完成辦理采礦證變更擴大范圍各項前置手續。
看似尋常最奇崛
“聚焦三大主線,打造四新股份。”
“深入貫徹落實兩級公司系列會議精神,加快推進資源擴界步伐……”
2023年新年伊始,嘉東煤業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出好組合拳,通過刷新標語,開展宣講,瞄準目標,鼓舞干勁。廣大干部職工以“闖”的精神、“拼”的勁頭、“干”的作風,朝著實現資源擴界目標發起總攻。
“證照辦理工作沒有捷徑,就是需要多跑、多溝通、多研究政策,并沉著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為加快手續辦理進程,跑辦小組成員多次到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按照要求準備資料,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人隨文件走,文件到哪兒,他們就盯到哪兒,披星戴月、不舍晝夜,只為獲得一個重要簽字、拿到一個重要批文。
迎著困難上、奔著問題去、頂著壓力干。在辦理采礦證的關鍵時刻,由于自治區國土水利廳核查提出擴大礦區范圍時需對河道管理范圍進行避讓、礦權不能占壓河道,造成手續受阻。為加快推進辦理進度,他們堅定信心、起而行之,迎難而上。搶抓國土廳、水利廳同意將采礦權變更辦理權限下放至鄂爾多斯市自然資源局機遇,按照河道管理范圍設為禁采區進行避讓的方式進行新采礦權辦理。
手續跑辦小組成員來回奔波,進行遞送資料、蓋章簽字、聯系人員、督辦進度等工作……在出具《鄂爾多斯市水利局關于鄂爾多斯市自然資源局征求嘉東煤業有限公司與河道重疊手續辦理意見的復函》后,制約采礦辦理近3個月的壓占河道管理范圍問題得以解決。正是這種“釘釘子精神”,使得該礦成功拿到了盼望已久的——采礦許可證。
成如容易卻艱辛
干出新作為、干出新業績、干出新氣象。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把不現實變為現實。他們在辦理采礦證手續跑辦過程中,先后完成了探礦權審批、勘探報告評審、環評審批、采礦許可證審批等7大項、67小項工作,跑出了當地煤礦第一、鄂爾多斯市第一、內蒙古自治區第一的“加速度”。資源擴界采礦證拿到手后,增加保有儲量2732.2萬噸,增加可采儲量2004.2萬噸,按照礦井核增產能210噸/年計算,可延長礦井服務年限近10年。
3年多的時間,與其說長,不如說短,夢想成真的背后,凝聚著無數廣大干部職工的辛勤汗水。他們拋家為業、他們逆行出征、他們耐心等待、他們一心為公,一幕幕、一件件、一樁樁仿佛就在昨天發生。
“這些年真的愧對家庭,小孩生病、老人住院自己不在身邊,想想很愧疚,有時為了工作就得舍小家、顧大家,咱作為帶頭人,勁始終不能減,氣始終不能松,要不根本干不成。” 說起跑辦的體會,周金固眼圈發紅。
“在手續跑辦過程中,礦黨總支始終當好大家的‘主心骨’‘指路人’,做到每周一調度,每月一總結,共計召開專題會98次,圍繞勘探報告、儲量核實報告、到地環與土地復墾方案評審備案、再到環評報告公示等研究重大事項62次,對每一項工作都把關定向,對每個階段取得的勝利都給予鼓勵與表彰,凝心聚力鼓干勁 ,砥礪奮進創佳績。”礦黨總支副書記、工會主席喬福奎說道。
在資源廳勘探報告評審期間,正趕上呼和浩特市疫情封城,酒店禁止就餐,礦總工程師張帥、礦長助理趙振華連吃飯的地方都沒有。他們自己想法,到附近超市買鍋煮掛面,堅守盯辦18天,最終完成了項目審批。按照正常流程,評審備案工作需60個工作日,他們僅用23天就完成了任務,在時間上縮短了三分之二。
“現在和家人視頻聊天時最尷尬的就是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了,尤其是和兒子在感情上多少已經產生了‘隔閡’,沒有共同話題。盡管如此,家人給予我的是更多的理解與支持。” 去年過完春節返礦后,礦副總工程師杜康連續5個多月沒有回家,2022年僅回家3次。
在征地過程中,圍繞地面附著物談判期間,安全技術部部長、手續跑辦小組成員生慶巖,在銅川鎮政府、礦區移民中心及村社等地多番奔波,工作人員開會,他就在會場門口等著;工作人員不在,就在辦公室門口等著;工作人員吃飯,就在餐廳門口等著,就為了一個簽字,一個蓋章。簽訂征地協議時,部分村民不理解,遭遇圍堵和怒罵也是常有的事。他每天與村民面對面嘮家常,了解每家每戶的思想狀態,和村鎮兩級人員共同做村民的工作,拿著相關文件進行講解,認真了解村民所求所盼,打消村民思想顧慮,最終取得了絕大多數村民同意。
“雖然被隔離了14天,但我能為擴界手續跑辦盡一份力,能完成交辦的任務,感到很自豪,下次有這樣的事,我還去。”疫情期間,前往呼和浩特市遞送資料的辦公室科員石永磊激動地說道。
……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嘉東煤業以股份速度、股份效率創造了采礦證辦理的奇跡。下一步,他們將瞄準征地、環評等各項后續工作,力爭早達產、早創效,走好新征程、實現新目標、交出新答卷,為打造“四新股份”再做新貢獻!
(冀中股份內蒙古公司 王金虎、楊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