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綠美”邯選——峰峰集團邯鄲洗選廠推進“綠色廠區”建設紀實

發布時間:2023-10-16 10:47:06 冀中能源

遇見“綠美”邯選

——峰峰集團邯鄲洗選廠推進“綠色廠區”建設紀實

走進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邯選廠“復興苑”“邯選林”生態園區,映入眼簾的是青磚黛瓦、高墻小窗、流檐翹角,一座座徽派建筑風格的亭臺廊榭,錯落有致地分布在6510平方米的園區內,堪稱“三步一景,五步成詩,十步入畫”。

美如“花果山”,讓人流連忘返

很難想象,就在幾年前,這里完全是另一幅景象:一片亂石崗、幾處雜草堆,干涸的河床、皴裂的土地刺眼而扎心……

為徹底改變“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現象,邯選廠干部職工聯合駐地政府連續實地調研,并以邯鄲市“三邊”整治行動為契機,迎難而上,借勢借力,全力破解難題……

期間,他們籌措專項資金300余萬元。裝載、清障、運輸的幾十輛工程車開進渚河兩岸,清理殘渣15處1000余噸,清理平整場地46畝,種植了近萬株花、草、果、木,河岸環境面貌有了極大改觀。

接下來,便是治理河道。渚河邯選段全長約500米,覆蓋面積約50000平方米,治理工程分為“清淤、修壩、綠化”等多個環節。他們一改過去渠化、硬化的傳統模式,專門設計了一種新型水壩,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實現了旱期蓄水和澇期泄洪的“雙重功能”。

彼時,廠里的“土專家”紛紛獻計支招:若要治理后的河道水域保持水質穩定,就應構造水生植物生態系統,作為自然水域的“凈化器”。

于是,河道里便有了蓮、荷、菖蒲,及蘆葦、水蔥、茭草等水生植物,也形成了分離于主水面的渚河生態景觀空間。

“工作之余總想來這兒轉轉,綠樹成蔭,鳥語蟬鳴,瓜果飄香,快趕上‘花果山’了,美得很!”女職工郭靜隨手摘下一顆紅得發紫的李子塞入口中。

如今,這里已然成為附近村民采摘、垂釣、賞荷的“網紅打卡地”。

打贏綠色轉型攻堅戰

時間的指針回撥到2018年,邯選廠收到《關于督促加快完成退城搬遷的通知》。如果搬遷,且不說近2億元的巨額資金哪里籌集,近千名職工的安置問題,就是一項大課題。

壓力如鯁在喉,破題如箭在弦。

“五個園區”規劃方興未艾、“六大區域”建設如火如荼、“七項工程”改造轟轟烈烈……一紙政令,讓邯選廠全面掀起了綠色轉型的“環保革命”熱潮。

“廢水”和“揚塵”作為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一直被視為工礦企業的“頑癥痼疾”。“我們利用固化微生物+精確曝氣的污水處理系統,生產用水實現了閉路循環100%,污水零排放。”該廠環保負責人如數家珍地說。

“嗚嗚……”一輛滿載3000噸焦精煤的列車緩緩駛過,鐵路沿線不斷噴灑著細雨般的水霧。“陽光正好時還能看到彩虹。”說起智能化高壓微霧降塵系統,職工程紅朝一臉自豪。

與此同時,他們還安裝了全自動車輪清洗機,利用分布的250余個噴頭,瞬間清洗過往車輪粘煤、掉煤,“洗煤不見煤,裝煤不揚塵,運煤不留痕”的生產系統初步形成。

“歷時2年多,我們建設完成了廠水相依、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的綠色邯選區域。”廠長王文平說。當前,邯選廠實現綠化覆蓋19.8萬平方米,水面面積達到6.1萬平方米,綠化率46.8%,并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環境部檢查驗收。至此,搬遷“危機”,終于解除。

打造綠色邯選新名片

天藍了、樹綠了、水清了、景美了、人笑了……在這里,“綠色發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這里,綠色邯選已成為一張名片,一個品牌,甚至一種文化。

環保專家組檢查驗收期間,曾作出“綠色標桿、行業典范”評價;地方政府領導來廠視察時,感到驚詫,“想不到一個煤炭企業能如此之美”,并作為“窗口”成為展示城市文明的一張名片;同行業參觀交流時,更是對智能工藝和環保工作贊不絕口,紛紛前來對標學習。

在廠東門處,“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的獎牌厚重而醒目。作為當年獲此殊榮的工業企業,河北省僅此一家。該廠負責人說:“全國綠化模范單位”既是榮譽、更是動力,只有繼續堅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企業才能實現長治久安、高質量發展。

為守好這一抹綠色,邯選廠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環保標準一提再提,產品品質也是一升再升。

(峰峰集團邯鄲洗選廠  王笑梅 張紫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