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
操作越來越簡單 職工心中有底氣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東龐礦智能化建設帶來新變化
端坐于明亮舒適的6201工作面集控室內,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東龐礦綜采三隊采煤班班長王彥波的心里也亮堂堂的。作為參加工作 13年的采煤一線職工,38歲的王彥波對東龐礦智能化改造前后的變化,感觸很深。
歷時1年、投資8000多萬元,東龐礦建成以一個平臺、一個標準、一張網、一個數據中心、一張圖、一系列智能化應用為架構的智能化礦山系統,覆蓋超厚煤層、厚煤層、薄煤層等生產區域,主井提升、供電、排水、通風、煤炭洗選、污水處理等環節實現無人值守。2021 年底,東龐礦通過河北省智能化煤礦驗收專家組驗收,成為河北首批智能化建設示范煤礦之一。
薄煤層也可以智能化
習慣了開采 2 號厚煤層,王彥波對即將開采的6號薄煤層沒有十分把握。
去年初,東龐礦二煤擴延區2號厚煤層開采結束,即將開采平均煤層厚度僅1.3米的6號煤。
“礦外培訓,我見過薄煤層開采,空間小出力大。”機組司機方廣學是個高嗓門,“費力不說,產量還低。”
“一個班百十架支架調下來,還不累散架?”角落里,支架工馬會超頭也不抬,心里打著小九九……
班前會開成了“牢騷會”,綜采三隊隊長韓皓星趕緊打圓場,“薄煤層也能建成智能化工作面”。
吃下定心丸,工友們轉憂為喜。“隊長,那就趕緊申請上設備吧。”王彥波摩拳擦掌。
隨著電液控技術、自動化技術等的應用,6201工作面智能開采水平顯著提升,井下限員的制約難題也迎刃而解。
“現場檢查完畢,可以開機!”集控室內,語音播報系統中傳來了王彥波的指令。
“收到,一部皮帶啟動。”集控司機吳建龍輕點按鈕,工作面設備依次開動,采煤機記憶割煤、支架自動成組推溜……集控室 6 臺電腦屏幕,實時傳回各臺設備運轉工況。
伴隨采煤機滾筒的飛速運轉,原煤不斷從煤壁垮落,“跳”入皮帶奔向煤倉。“這是礦上第一個薄煤層工作面,幾乎看不到人,采煤很輕松。”如今,馬會超已經由支架工轉崗成為巡視工,“以前需要兩三人配合,還得緊忙活;現在我一人跟架巡視,特殊情況才作出干預。”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在6201工作面上端頭,安檢員白彥海拿出“手機”,對現場安全生產情況拍照取證。
“這是礦上統一配發的‘雙控’系統手持終端,用于井下一線安全巡檢。”白彥海打趣,“用本質安全型設備規范職工本質安全行為。”
作為智能礦山重要組成部分,前不久,東龐礦向安檢人員發放 200 臺具備圖像抓拍、數據上傳、隱患復查等功能的“雙控”系統手持終端。安檢人員只需連接無線網絡與數據庫對接,就能將井下查到的各類隱患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上傳至“雙控”信息平臺,實現隱患跟蹤、監控、追溯。
東龐礦副礦長任國禮介紹,截至目前,他們已建成 5 個智能化工作面,1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相較于傳統機械化開采,平均每班減少用工11人,提高工效64.7%。
減下來的人哪兒去了?
任國禮接著說,各區隊節省的人力,一部分安排整修巷道,另一部分組成文明生產服務隊,從事軌道調整、皮帶清理、巷道降塵、電路管路吊掛等工作。
“你看,現在不管是大小巷還是工作頭面,哪個不是干凈敞亮、整齊劃一?”吊掛完最后一段電纜,機掘三隊職工邱峰擦了擦額頭浸出的汗珠“,環境好了,工友們作業很安全。”
2022年以來,東龐礦共建成13個精品工程,-480 中央泵房、副井等4個精品機房硐室,精品工程率同比提高17%,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持續提檔升級。
此外,投用的智能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各生產區域設備運行工況,及時發現故障隱患,提高設備開機率、完好率,實現減人不減產。“圓了幾代煤礦人‘無人化、少人化’的開采夢。”任國禮說。
智能化建設落地落細
嘗到智能化甜頭的東龐礦乘勢而上、持續發力,推動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2021年10月起,東龐礦在21218皮帶巷、-300水平東翼集中巷、21104 工作面兩巷,加快建設以液壓錨桿鉆車為核心的“快速掘進線”。
“以此為基礎,我們全方位實施煤巷巷幫全錨索支護。”東龐礦技術科科長呂風說,巖巷月進水平、煤巷掘進效率分別提高 50%、10%,創出巖巷日進尺歷史新高、煤巷日進尺五年來最高水平。
會同相關部門,東龐礦技術人員實施了掘進工作面 5G 網絡布置、智能掘進控制系統、5G網絡及成套設備應用;完成北井主通風機技改,每分鐘增加700立方米通風量,還實現電控系統“一鍵倒機”,北井通風系統穩定性全面提高,夯實礦井安全生產基礎。
東龐礦總工程師李冬紅感慨,相繼投用的瓦斯治理動態管控平臺和水害微震監測、頂板離層及圍巖變形在線動態監測等智能化系統,對礦井致災因素監測預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輔助決策作用。
2023 年河北大工匠候選人、機修廠技術主管胡文鵬,近期越發感覺“本領恐慌”。只要有閑暇,他就扎進書海。“作為技術人員,不僅要懂機電,還要學編程會程序,熟悉工業互聯網,使專業知識的積累儲備不斷牢固。”胡文鵬積極參加礦上舉辦的一系列培訓,學習時長一度領先,“不僅解了渴,心里更有了底。”
2022 年,東龐礦堅持“引進來、走出去”,依托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大力推進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新技術“四新”培訓,先后開展了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液壓錨桿鉆車、風機切換等專項技能提升,全力推動智能化礦山建設落地落細。
“下一步,我們還將加快裝備升級,加速人才培養,全面打造安全高效的智能化礦山。”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東龐礦礦長高志剛對未來充滿信心。
(王海、高明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