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牢固樹立“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解決問題就是創新”的理念,聚焦安全生產中的“卡脖子”技術問題和薄弱環節,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有力推動了企業高質量發展。
牛兒莊采礦公司緊緊圍繞“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少人”目標,始終將創新作為解決生產難題的“攻堅利器”。聚焦安全、生產、經營等工作中的瓶頸和難題,全面深化“五效”“四自”管理,扎實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萬名黨員解萬題”等活動,各類小改小革成果在一線層出不窮,很多生產中的難題通過創新“迎刃而解”。
針對一水平泵房采用離心式水泵,需要人工灌泵才能啟動的實際,牛兒莊采礦公司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技術攻關,利用大氣壓虹的原理,成功自制了自動灌泵裝置,不僅延長了首級葉輪的使用壽命,而且能夠提前觀察到水泵是否存在罐不啟泵的情況,有效降低了事故率、提升了工作效率,為下一步實現泵房無人值守打下了堅實基礎;自主改造的皮帶傳送中部和轉載點噴霧裝置,通過加裝紅外線傳感器,實現了防塵噴霧的智能化聯動,當皮帶運轉碰撞鐵鏈時,切割紅外線,監測皮帶上煤(砟)流量,實現了“有煤必灑、多煤多灑、少煤少灑、無煤不灑”的智能化調節。
孫莊采礦公司受地質條件影響,掘進煤灰分高、煤質差,嚴重影響著礦井效益。為解決這一難題,該公司決定在井下建立一套由皮帶運輸系統和滾動篩設備組成的煤矸自動化分選裝置,因為在井下建立滾動篩分選裝置,全國還沒有可供借鑒的成功經驗,他們積極與滾動篩廠家溝通,從頂板條件、斷層情況、煤層厚度、煤炭運輸等環節入手,認真分析論證,反復修改設計方案,經過半年奮戰,井下煤矸自動化分選系統終于完工,實現了“煤進煤倉、砟進砟倉”。
大社礦“創新工作室”的帶頭人張亮,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效益、向技術革新要效益,組織所在單位的技術攻關小組積極破解制約生產的瓶頸問題,總結實施了“無參照物快速繪制通風系統圖”操作方法,使礦井通風系統的安全系數提高了31%;創新研發的刮板輸送機過墻防突裝置和皮帶輸送機過墻防突裝置,使礦井防突能力提高了35%。在通風監測方面,他創新研發的本安型3排12柱接線盒,使安全監測監控設備實時、準確傳輸數據信號的能力提高了43%,為礦井安全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激發全員創新創效的積極性,該集團堅持問題導向、效益導向,從培育創新“土壤”、構建創新模式、豐富創新載體等方面著手,千方百計為職工搭好創新“舞臺”。羊東礦通過每月組織召開創新工作推進會,總結成績,對涌現出的創新達人、先進經驗、典型做法進行表彰,全力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持續激發企業的創新內生動力,加快成果轉化應用。新屯礦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難點問題,以顧博創新工作室、張志軍創新工作室、創新創效苑為載體,持續開展“攻關解難題”行動,以集體智慧和團隊力量在課題攻關上務求實效、在成果轉化上實現突破,著力解決生產難題。目前,全礦共完成現場解難題項目150余項。
(峰峰集團新聞中心 馮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