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讓科技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以研發投入“三年上、五年強”專項行動為抓手,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破解難題、提升效率的重要抓手,在科技創新平臺搭建、研發成果轉化方面持續發力,使科技創新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該集團樹牢“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解決問題就是創新”的理念,聚焦生產一線“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和薄弱環節,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重點抓好技術創新、“四新”應用等工作,極大提升了礦井智能化生產水平。九龍礦在15249N工作面實施“一面五巷、三位一體”的綜合瓦斯治理新模式,瓦斯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確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羊東礦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以“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為目標,持續深化“四新”應用,積極打造集智能化采煤機、礦用隔爆型計算機、可遠程控制膠帶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前部輸送機等智能化裝備為主體的智能采煤工作面,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和安全系數。
該集團通過健全體系、完善機制,出臺激勵政策,完善獎勵機制,進一步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創新創效積極性。羊東礦以建設“創新型班組”為著力點,著重汲取集體智慧,瞄準礦井有突破、專業有考核、科室有課題、區隊有項目、班組有特色、人人有成果的目標,充分發揮“創新孵化中心”和勞模創新工作室等陣地作用,積極開展全員、全崗位、全流程“金點子”征集活動,職工有了好點子,及時上報班組;班組聯系技術組論證分析,制定可行性方案,組織人員在創新工作室實施完成,做到了從最初創新思路到項目實施完成的每個環節都有職工參與。大社礦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員創新機制,扎實開展了“攻堅克難我當先”主題活動,積極推進“五效”管理、“萬名黨員解萬題”“攻關+五小”創新競賽等;基層各黨支部也紛紛結合自身實際,組織黨員干部職工學習“卡軌車、單軌吊、履帶運輸車等機械化運輸操作方法和軌道運輸視頻監控+4G智能調度指揮系統”的相關操作技能,不斷提升崗位安全系數和職工技能水平,助力礦井安全高效生產。
該集團通過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不斷加大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羊東礦充分發揮“羊東創客”“勞模創新工作室”、實物教學基地和實操培訓基地的作用,利用內部優勢資源,將懂技術、有經驗的技能大師、能工巧匠、創新達人、草根專家們請上臺授課,堅持“課堂培訓”與“師帶徒”培訓互補、“強制必修”與“點菜選修”結合,創新推行“實訓+實踐”“一專多能+一人多崗”特色教育模式,推動職工由“專崗專能”向“一崗多能”轉變,使一批懂安全、有技術、善管理的綜合型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將自主創新情況與各級管理人員的晉級晉升、干部職工的年度評先樹優掛鉤,讓“草根創客”有面子、有票子、有位子,激發全員創新的積極性。新屯礦進一步抓實車間層面的練兵比武,推行區域技能講堂、區域線上課堂、區域實操實訓、區域技術比武練兵新模式,將8個井下單位劃分成采煤、掘進、通防、機運四個區域,形成區域賽、季度比、提素質的練兵新格局,激發職工學習熱情;深化創新創效,充分發揮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帶動作用,組織職工大力開展技術攻關,實施季評季獎舉措,激發創新熱情,破解生產難題。
(峰峰集團新聞中心 馮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