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股份:四化融合科技創新點燃新引擎

發布時間:2023-01-11 14:10:24 冀中能源

冀中股份:四化融合科技創新點燃新引擎

建成全國首個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

建成河北省首個智能化高架綜采工作面;

建成河北省首批智能化建設示范煤礦2個;

建成冀中新材全省首座綠色智能現代化玻纖工廠……

2022年,冀中股份緊緊聚焦智能化水平提升等重點,開展科技創新項目159項,累計研發投入4.17億元,創效經濟效益近7億元,其中11個項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河北省煤炭學會一等獎,獎勵等級、獲獎數量創出歷史新高。

“四化建設”讓生產運行更加“高效”!

“各項參數符合要求,現在啟動系統。”日前,在東龐礦21110工作面,綜采一隊采煤機司機許銳按下“啟動鍵”,遠處的采煤機轟鳴作響,被割碎的煤塊如流水般傾瀉而下。

許銳在煤礦干了十多年。過去,采煤工人需要在采煤機旁“盯梢”,一刻也不能停,上完班升井,經常累得一身汗一臉灰。而現在,經過專業培訓,他只要通過電子屏幕就可以遠程操縱、觀測采煤機運行狀態,工作環境大大改善。

“從親自下礦到遠程一鍵采煤,這是多少代采煤工人憧憬的夢想,如今已在東龐礦變成了現實。”許銳說,與傳統采煤方式相比,不光輕松了,現在每個生產班還減少用工11人,工效提高了64.7%。

同樣在邢東礦,走進井下11233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的“集控中心”,操作人員隔著屏幕只需動動手指,工作面的上百臺設備便依次啟車作業……作為全國首套矸石充填系統,目前也已達到年產百萬噸水平,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授予“科學技術一等獎”。

在加快智能化回采工作的同時,冀中股份還將東龐礦21218皮帶巷作為試點,率先推廣應用液壓錨桿鉆車等新裝備,并啟動全省首臺智能掘進機井下試驗,加快推進智能掘進工作面建設。與傳統掘進相比,智能化掘進迎頭施工人員由9人縮減為5人,連續超額完成月度進尺任務,成功闖出了一條煤巷快速掘進的新路徑。

2022年,公司持續加快煤礦“四化融合”建設步伐,東龐礦、邢東礦通過河北省首批智能化建設示范煤礦驗收,多個單位智能化礦山架構初步形成,先后建成智能化工作面14個,打造快速掘進作業線5條,回采工效同比增加3.4%,巖巷單進同比提高10%。

“遠程監控”讓安全監管更加“可靠”!

從拼設備、拼檢查,到重精準、重智能,公司搶抓時代機遇,為安全生產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2月份,公司首套可視化無極繩絞車保護控制系統在葛泉礦投入使用。

“以往拉運設備,由絞車司機操控無極繩絞車,把勾工全程跟蹤運輸過程。由于絞車司機視野受限,再加上溝通不及時,存在著罐車脫軌、超重運輸等隱患。”皮帶隊機電工長石嚴凱介紹說。

如今,絞車司機在操作臺即可全程監控600米軌道坡的實時運輸情況,大大提升了運輸安全性。

現在通過手機,就能隨時觀察井下皮帶的運轉情況。章村礦沿著井下近6000米的皮帶運輸線安裝高清攝像頭,建設皮帶集控中心,實現了關鍵部位24小時監控。

“如果皮帶司機清理機頭積煤時,機尾滾筒處發生跑偏,值班人員第一時間便可發現,并通知現場人員。”皮帶隊小張向記者介紹。

12月3日,馬頭洗選廠的管理人員老張在生產現場巡檢時,拿出手機只對著崗位上的“二維碼”掃了掃,現場設備存在的運行問題便在小程序全部顯示了出來。

為進一步提升現場安全管理水平,馬頭洗選廠積極探索信息化安全管理新模式,全力打造“指尖上的洗選廠”。

“‘掃碼巡檢’改變了原有的傳統巡檢模式,規范了巡檢流程,提高了巡檢效率,實現了巡檢的智能化管理。“老張介紹說,智能管控云平臺每月自動匯總數據,經過數據清洗,剔除無效信息,可以對人員、地點、時間、頻率等多個維度進行數據分析,找出巡檢中的薄弱環節,監管更加精準可靠。

“人工智能”讓職工作業更加“體面”!

走進冀中新材首條生產線聯合車間,6軸機械手有節奏地舉起絲筒,精準放置到檢測線;自動導航輸送車搬起一跺絲筒,沿著設定路線緩緩行進;30米高的立體成品庫房,各種自動設備上下左右有序運轉,猶如科幻電影里的場面。

“這些AGV運輸車,工作時就是走同一條道,都不會發生碰撞。”2020年10月份新招聘的職工馮坤,一進廠就享受到了智能化的便利。面容白凈、身材清瘦的他,每天樂呵呵的,偶爾還附和著車間的音樂唱上幾句,“每天和高智能、高效率的自動化設備在一起,覺得自己也‘高大上’了。”

“在玻纖公司,包裝工平均一天一人就得搬運8噸滿筒紗。而在冀中新材,裝卸有機械手,運輸有智能車,我們就是看著機器干活。”包裝工李彥學介紹,如今,一個班的產量在137噸以上,一條包裝線3個人就可以完成全部運輸工作。在拉絲聯合廠房,從拉絲到卷取,再到烘干、包裝、入庫各個環節,智能車、機械手完全代替人工。

工作輕松了,是大家對智能化最直觀的感受。同時,機器代替了人,在拉絲、卷曲、烘干和包裝等崗位上,與玻纖公司8萬噸生產線相比,人員減少了一半,降低了人工成本近50%。

“一子落,滿盤活。”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正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企業“最大增量”。

(冀中股份宣傳部 鄧小鳳 李建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