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邯礦集團礦山分公司:提效,在開源節流中奮力前行
“我們外出打拼創業,職工不掙錢不行,企業沒利潤更不行。從分公司到項目部,甚至區隊班組,管業務必須管經營,一切圍著效益轉,全部盯著掙錢干……”冀中能源邯礦集團礦山分公司總經理李常有經常搬著指頭講解經營之道。
2022年,礦山分公司始終樹牢“辦企盈利、效益第一”思想,認真踐行“在生產中抓經營,在經營中抓生產”理念,眼睛向外廣開創收渠道,手心向下狠抓節支降本,以制度強管理,以業績論英雄,以利潤分成敗,加速推進高質量托管、高效益發展。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按照邯礦集團“管理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結合托管板塊實際,重新修訂補充完善了33項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流程化、模塊化“五化”管理模式,編制了項目調研、網上事務審批、生產經營報表等辦事流程,形成了既嚴謹規范、便于操作,又化繁為簡、可復制推廣的標準模塊,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消除人為因素的干擾,做到凡事有章可循、人人按章辦事,大幅度提高了工作質效。
——業績為先、考核是本。進一步完善萬元利潤績效工資、層級崗位管理制度,堅持用效益說話、按業績取酬。每月根據各項目部完成利潤、資金回收等指標完成情況嚴格剛性考核,打破崗位、職級限制,以能不能勝任本職工作、合作方是否滿意認可為標尺,將工資薪酬與個人崗位業務、能力業績、項目部利潤效益掛鉤,考核更加陽光透明,分配更加公開公正,使“為崗位付薪、為績效付薪、為能力付薪,不為職級付薪”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依法經營、規避風險。實行工程結算、開票掛賬、資金回收“一把手”負責制,督促各項目部按照合同約定每月及時回款,保證了分公司資金鏈安全和穩健良性運行。在合同審核、對外招工、資金預算、財務轉賬、稅金上繳等方面依法合規、嚴格把關。安排專人專盯,多方溝通協調,提前完成全年清欠目標,有效規避了經營風險和法律風險。
辦企業就像過日子,既要拼命掙錢把“腰包”鼓起來,也要精打細算把“錢袋”捂嚴實,念好增、節、降“三字經”,爭創效益最大化。
——圍繞“增”字做文章。各項目部在認真做好以安保收、上產增收、技改創收的基礎上,還積極承攬合同外的單項工程,千方百計增收提效。以趙家山項目部為例,11月上旬,合作方要求綜采區到2103工作面末采,由于過斷層、出煤少,經核算不盈利反而賠錢,主動與合作方溝通,采取兩個班末采,一個班到條件較好2109工作面出煤補產增收,實現了互利雙贏。
——立足“節”字下功夫。各項目部廣泛發動職工,大力開展每月人節百元、班組節千元、區隊節萬元“百千萬”活動,僅修舊利廢一項,全年節支創效360多萬元。新星項目部每月組織人員到廢料堆上“淘寶”,對鋼絲繩、各種管路、電纜鉤等廢舊材料,采取長改短、彎壓直、大變小等措施,重新加工復用,并按價值的適當比例獎勵參加人員,形成了職工受益、企業節支的良性循環。隆華項目部堅持能回收復用的決不浪費,能自制加工的決不外購,通過自修電機、風錘、防爆開關,自制防塵掛簾、皮帶過橋、電纜托盤等,累計節支80余萬元。
——突出“降”字求實效。新星、趙家山項目部嚴格執行日盈虧成本分析制度,安排專人每天核算各區隊成本費用、利潤情況,做到數據、業務“雙穿透”,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以新星項目部為例,針對用工成本占總成本90%以上的實際情況,嚴格勞動定額管理,每天抽查區隊、班組任務完成與出勤用工情況,五天一總結一通報,確保工作量飽滿。每月抽調后勤人員和機關干部下井頂崗、參加勞動,月均壓縮削減用工800個左右,降低用工成本20多萬元。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礦山分公司以強烈的市場意識、經營意識、成本意識、效益意識,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奮力揚帆遠航。
(冀中能源邯礦集團礦山分公司 史連新、趙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