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變之路
——冀中能源華北醫療峰峰總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的晉級歷程
生命是一個美麗的輪回,經歷了春天的繁花似錦,夏天的滿目蒼翠,才迎來秋天的遍地金黃。冀中能源華北醫療健康集團峰峰總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猶如一個生命體,在經歷了春的播種、夏的成長后,也迎來了秋的收獲。
9月19日,邯鄲市衛健委發函同意峰峰總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納入二級醫院管理的批復。至此,該院精神衛生中心進入新的發展征程。品嘗著成功的喜悅,參與其中的人也在回憶著個中滋味……
峰峰總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原為成立于1986年的“峰峰礦務局四礦精神病院”,曾經在當地頗有名氣。然而時過境遷,隨著峰峰集團四礦及周邊礦井關井閉坑,煤礦沉陷區改造搬遷,煤礦職工生活區“人去樓空”,醫院生存環境愈發艱難,發展陷于停滯。
2017年,華北醫療健康集團組建之后,決定一院一策解決礦醫院發展困境。按照原企業隸屬關系,峰峰精神衛生中心劃歸了峰峰總醫院管理。隨后,華北醫療與峰峰總醫院關于支持峰峰精神衛生中心的系列舉措陸續出臺。
2019年3月,為解決峰峰精神衛生中心辦醫條件較差、地域交通不便等發展限制問題,華北醫療做出了峰峰精神衛生中心與通二礦醫院合并的決策,峰峰精神衛生中心全部搬遷至通二礦醫院院區。剛剛經過標準化礦醫院改造的新院區,為峰峰精神衛生中心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重裝改造的院容院貌,整潔明亮的門診診室,溫馨舒適的標準病房,人性化的設備設施,病區設置合理,休憩空間靜美,使得醫院病人數量持續增長。
2021年華北醫療新領導班子上任后,深入研究礦醫院發展難題,大力實施基層礦醫院脫困發展戰略,決定將峰峰精神衛生中心打造成為一個以精神專科為特色的區域綜合型醫院,并啟動二級精神專科醫院創建工作,給予醫院政策、資金和人才等方面的綜合支持和配套,對醫院學科技術、人才梯隊、服務品質和管理水平進行全方位提升,推動醫院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峰峰總醫院作為主管單位,定期組織醫院管理人員到峰峰精神衛生中心對接指導,健全和完善了醫院管理體系;安排學科專家輪流坐診、示范教學,提升了醫療技術水平;定期組織專家義診,廣泛開展醫院宣傳活動,憑借峰峰總醫院三甲醫院的品牌優勢,擴大了精神衛生中心的服務半徑,產生了良好的輻射效應。
華北醫療與峰峰總醫院先后為醫院購置配備了先進的CT、生物反饋治療儀、腦功能治療儀、MECT無抽搐電治療儀、DR等設備,使精神衛生中心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有了“武器”,提升了醫院服務能力。
引得來,更要留得住。技術和服務猶如車之兩輪,兩者缺一不可。如何讓這些精神疾病的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療、回歸社會,精神衛生中心的醫護人員進行了不懈地探索與嘗試。在技術上,他們在保持生物反饋療法、腦波治療、無痛抽搐療法等常規治療精神疾患技術的基礎上,依托峰峰總醫院資源優勢,積極引進開展新技術,成功為一例患精神分裂癥20余年的患者實施無抽搐電休克治療(MECT),收到了滿意效果。這項技術填補了邯鄲及周邊地區一項技術空白。
此外,峰峰精神衛生中心依托峰峰總醫院的神經外科團隊,成功開展了腦立體定向微創手術治療強迫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神經性厭食癥等難治性精神疾病,取得良好效果。一位被疾病折磨20多年,診斷為“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躁狂發作”的患者,經過手術之后,3個月回訪,患者基本和常人無異,回歸社會正常生活。
對待特殊病人他們更多了一份關愛,持續提高服務質量。精神衛生中心的工作人員奉行“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原則,持續多年開展“假如我是患者”“我是患者親屬”活動,進行換位思考。一些迫害癥、妄想癥的患者總以為別人要害他,拒絕吃飯、吃藥,醫護人員除不厭其煩地溝通外,常常要自己先吃一口“以身試毒”、或者換碗來贏得患者信任;為了保證患者吃藥,護士們要一個個關照“服藥到口,咽下再走”。他們還對患者認真開展心理疏導,讓暴躁的病人平靜;讓抑郁癥的患者放棄自殺的傾向等等,每個人都練就了一套有效的應對方式。對家屬不能及時照看的患者,他們及時組織捐獻衣服、鞋子等生活物品,不離不棄地照顧他們,用滿腔熱情溫暖那一顆顆脆弱的心靈。
新起點,新征程。峰峰總醫院精神衛生中心正瞄準“走現代化、規范化、多元化、等級化道路,形成精神特色專科,打造具有本地區核心競爭力的精神衛生綜合醫院”發展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冀中能源華北醫療峰峰總醫院 李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