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生態之筆繪就礦井發綠美畫卷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萬年礦全力打造綠色礦山側記
初夏的萬年礦,綠樹連綿、芳草漫漫、碧水悠悠。登高俯瞰,猶如一塊翠綠的毛氈,隨地勢起伏,輕柔地覆蓋在冀南大地;走進廠區,更宛似舒展出的生態畫卷,綠樹成蔭,鮮花擁簇,讓人感受到“礦在綠中、樓在林中、路在樹中、人在園中”的愜意。
綠植環繞“惹”人愛
近年來,冀中能源峰峰集團萬年礦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進一步加大環保管理力度,嚴守環保底線不動搖,確保環保工作再上新臺階。
該礦從美化廠區環境入手,加大廠區環保治理力度,后勤專業組織精干力量成立了綠化小分隊,對全礦道路兩旁和園景區的冬青球、綠籬、黃楊球、草坪等苗木精心養護,使綠植更加富有美感,形狀美觀、線條流暢,為礦區增添了勃勃生機。著力打造多層次、復合型“樹叢式”、“點綴式”綠植景觀,亭臺游廊、魚池假山相映成趣,喬、灌、花、草錯落有致。
該礦通過大力實施“春耕補栽”計劃,近三年種植側柏8000余棵、月季3000棵、紫荊1000余棵,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近年來,我們通過種植側柏、楊樹、油松等各類樹木3萬余棵,各類喬灌木、花卉25萬株,綠蘺8000平方米,廠區綠化覆蓋率達到可綠化區域面積的92%,實現了無處不見綠,促進了礦井綠色發展。”該礦后勤專業領導說道。
矸石山上“披”綠裳
“綠樹成蔭、花草蔥郁,蝴蝶在花叢中偏偏起舞……矸石山也改變了昔日模樣,披上了綠色的新衣裳。
今年以來,該礦進一步加大矸石山環保治理,對山體進行全面苫蓋,實施增綠補綠工程,對矸石山東、西兩側裸露煤矸石進行覆土補種草籽,鋪設抑塵噴淋管路900多米,覆土面積12000平方米,矸石山累計治理面積達到540000平方米,全面杜絕了矸石山揚塵現象,使“黑山”成了“青山”。
——針對洗煤廠頻繁進出運煤車輛情況,該礦對洗煤廠實施棚化工程,露天皮帶實現全部密閉包裹。
——在裝卸點安裝新型降塵裝置,進行大范圍噴淋灑水,灑水車、霧炮車等車輛每天灑水霧化4次以上,切實防止揚塵污染。
——在運煤門崗安裝洗車平臺2套,嚴格執行“雙洗”制度,保證運輸車輛不帶塵上路。
——在煤場運煤道路兩側安裝智能霧炮12臺、在廠界四周增加3個PM10、PM2.5檢測點位,為廠區空氣指數進行實時檢測,有效防止了煤場揚塵。
精心裝扮“靚”底色
該礦搶抓春季綠化養護管理有利時機,扎實做好廠區綠化與維護工作,扮靚綠色生態礦山。
該礦時刻關注綠植生長狀態,本著“早發現、早治療,預防大于治療”的原則,加大綠化區域巡查監管力度,及時對樹木枯死、枯枝等危樹進行修剪、養護和除蟲防治工作。重視綠植成活率,采取快起快運,苗到即栽的方式,對黃土裸露地方使用耐蔭性好的麥冬進行補栽補種,重點對今年新栽種、移植苗木進行澆灌,保障植物在苗木萌芽期間生長所需水分,防止春季旱情發生。
在此基礎上,該礦還提前謀劃,精心部署,集中開展楊柳飛絮防治工作,在飛絮高發期間對樹木開展“灑、噴、沖、掃”多種防治措施,對道路兩旁的樹在確保安全條件下利用高壓噴水車沖刷樹冠,沖掉花絮,對已降落的飛絮進行灑水,減少飛絮擴散并及時清理,美化了廠區環境,最大限度降低楊樹飛絮對職工群眾生活的影響。
讓美麗與發展同行,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綠色儼然成為萬年礦的主色調,漫步在廠區的幸福園里,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2020年,該礦成功入選國家自然資源部綠色礦山名錄。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萬年礦 索曉、楊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