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用科技創新催生高質量發展動力

發布時間:2022-08-08 17:04:19 冀中能源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用科技創新催生高質量發展動力

今年以來,冀中能源峰峰集團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1346”發展戰略,牢固樹立“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解決問題就是創新”的理念,不斷健全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加大科技創新獎勵力度,積極推進技術攻關立項開展,真正變難題為課題,著力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短板和瓶頸,讓創新創效的種子在生產一線、車間工地“開花結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動力。

搭建創新平臺

該集團堅持問題導向,從培育創新“土壤”、構建創新模式、豐富創新載體等方面著手,千方百計搭好創新“平臺”,讓干部職工唱響科技創新這出“大戲”。大淑村礦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立了創新工作站,先后出臺下發《科技創新管理規定》《創新創效工資激勵方案》《創新創效推廣應用的管理辦法》等,通過靈活多樣的激勵方法,激發全員創新熱情,鼓勵職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萬年礦以“安全高效立新功、獻禮黨的二十大”“先鋒杯”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為抓手,成立了11個基層單位“創新工作室”,1個機關“創新工作室”,圍繞生產技術上的難題合力開展科技攻關。實施創新創效“名師帶徒”,組織中、高級技師和技術狀元與職工結對子、簽訂《師帶徒協議》,徒弟得獎,師傅給予同等獎勵,切實提升師傅傳道授業主動性,營造了全員創新創效的濃厚氛圍。羊東礦持續開展“五小”創新、“智慧羊礦”“金點子”征集等活動,瞄準礦井安全生產難題,加大重點課題攻關力度,圍繞安全生產、節支降耗等主題,設立創新專項資金,變事后獎勵為事前激勵、事中扶持和事后獎勵的全程支持,為創新創效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資金和人才保障。

善用“創新利器”

該集團以無人則安、以人為本、減人提效為目標,把“科技求發展、質量求生存”理念貫穿至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圍繞安全生產、工藝優化等方面,聚焦一線生產“卡脖子”技術問題和薄弱環節,著重抓好技術創新、技術引進等工作,極大提高了礦井智能化水平。梧桐莊礦在礦井水綜合凈化系統施工過程中,堅持“無人則安,少人則安”的理念,精準發力,靶向施策,自制了水倉清挖機,配合使用專用泥漿潛水泵清挖水倉工藝,每班減少用工5人次,并安裝了膠帶運輸作業線,實現水倉清淤、壓濾、膠帶接續運輸,生產效率提高2.5倍,促進了減人提效。牛兒莊采礦公司結合煤礦低壓供電系統實際,應用低壓饋電開關遠程控制系統,實現了井上遠程送電,提高了供電系統穩定性。馬選廠在705#機頭精煤倉觀察口加裝倉位報警裝置,利用光電傳感器監測倉位,通過電器自主配盤實現光—電—聲信號轉換與控制,精煤倉位達到設置高度時可準確發出報警信號提醒崗位司機,有效杜絕事故的發生,極大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

突出創新“實效”

該集團堅持向科技創新要資源、要效益,大力開展了技術攻關等一系列創新創效活動。九龍礦以“雙千萬”創新工程為契機,以智能化管控為創新重點,組織技術骨干利用現代電子技術和網絡技術對污水泵排水系統等進行技術改造,通過增設傳感器、圖像遠程監控系統、數據采集和控制系統和攝像頭監測點,實現了對污水處理站的遠程視頻監控,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33萬余元,促進了減人提效。梧桐莊礦在原井下水綜合凈化系統的基礎上優化升級改造,在有效保證礦井水排放標準的同時,每月可清理煤泥1300罐左右,有效解決了制約井下水綜合凈化系統的“卡脖子”難題,緩解了井下輔助運輸壓力,每年節約人工費用26.4萬元。萬年礦針對井下使用的移動變電站低壓保護箱占用空間大、布線復雜、故障率較高、原備件難以購置等難題,通過現場調查,制定了將移動變電站低壓保護箱PLC分體機改為一體機的升級改造方案,積極購置配備PLC一體機、專用數據線、一體機顯示屏、固態繼電器等配件,對移動變電站低壓保護箱PLC進行拆除更換,實現了PLC一體機對移動變電站短路、過載、漏電、三相不平衡、欠壓、過壓等情況的保護。改造后,每臺設備可節約資金3.3萬元,目前,已完成了5臺移動變電站低壓保護箱的改造任務,節省新購設備投入約16.5萬元,且改造后的移動變電站結構更簡單、故障率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峰峰集團新聞中心   馮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