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梧桐莊礦:智能化再添“新翼”
近年來,峰峰集團梧桐莊礦加快推進智能化礦井建設,大力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裝備,重點對南翼主送膠帶機進行智能化集控系統升級改造,實現了“煤多快轉、煤少慢轉”的皮帶智能化集控,為礦井完成各項任務提供了強力支撐。
該礦南翼主送運輸系統擔負著南翼地區的原煤運輸任務,共有5部膠帶機組成,運距3000米,是該礦運量最大、運行時間最長的膠帶機,既是礦井的“咽喉要道”,更是“效益要道”。
“我們的南翼皮帶原集控系統安裝于2014 年,最早采用三菱Q系統PLC,智能化程度低,不具備無線對講、數據監測等功能,不能實現讓膠帶機之間信息交互,無法滿足智能化煤礦建設要求。”該礦副總工程師趙子亮介紹道,為此,該礦加裝了西門子1500PLC,采用光纖串聯各膠帶機無線基站對接,信息網絡融合共享,實現了地面在線監控、自動化集中控制管理。
該系統在每部皮帶機頭安裝1臺PLC千兆環網交換控制箱及操作臺作為控制系統的井下控制中心,與其他皮帶的交換控制箱分站串聯,每臺PLC控制站連接井下5G環網,可實現地面集中控制“一鍵啟停”,這樣既提高了開機效率,又減少了開機環節和崗位工設置,每天節省崗位用工4人次,每年可節省資金30余萬元,真正實現了“無人值守、有崗巡視”。
“無線基站對接之后,集控室多媒體調度指揮服務器統一授權管理,可實現皮帶沿線無線信號全覆蓋,設備運輸數據、故障顯示實時報警。同時采用獨立開發APP控制軟件,在井下無線信號范圍內可實現手持機無線對講、視頻監控,及時掌握皮帶運轉情況,保證安全運輸。”該礦運輸區區長段建強介紹說。
井上井下集中控制、安全監控實時報警為智能化皮帶建設增添了動力,但如何讓膠帶機擁有一個“智能大腦”,根據煤流量大小來自動調速、既能保證有煤流時高效運轉又能在無煤流時自動調速,實現節能降耗?
該礦就此組織開展課題攻關,在對原有程序進行優化升級的基礎上,將視覺縱撕傳感器、視覺堆煤傳感器、視覺異物識別傳感器融入此次升級改造中,利用視覺感知技術為了“智能皮帶”增添新的科技元素。
“我們通過安裝在膠帶輸送機機尾卸煤點的紅外感應料流傳感器,檢測膠帶上運送煤炭的有無與多少,并與防爆變頻器的頻率輸出做成閉環調節,實現了皮帶機的帶速根據煤量自動調整,實現了煤多快轉、煤少慢轉。”該礦運輸區副區長李西濤說。
智能變頻調速控制的成功應用,年節電率達到5%,每年可節約電費35萬,同時,有效降低了系統維護工作量,減少設備維修費用4萬余元。
(峰峰集團梧桐莊礦 霍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