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冀中股份全面推行綠色發展紀實
蜂飛蝶舞、魚游鴨戲,草木青蔥、春花嬌艷。4月,當你步入冀中股份各處廠、礦,映入眼簾的早已不是煤灰、矸石,而是優美的環境和勃勃生機。
近年來,冀中股份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全面推進企業綠色轉型,打造生產、生活、生態循環的可持續發展體系,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全員參與,綠色理念入心入行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綠色發展不僅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更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冀中股份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修訂完善節能環保宣傳方案,對全公司節能環保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一方面充分利用線上媒體,在網絡、報紙、電視、微信公眾號上對環保工作進行大力宣傳,另一方面靈活用好公開欄、展板、條幅等載體,做好環境刷新,持續營造綠色發展氛圍,讓職工的綠色理念入心更入行。
從公司機關到基層,各部門積極行動,把環保當成大事、要事、急事抓,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抓環保的氛圍逐步形成。公司召開環保自查自糾迎接環保督察專題部署會,對當前環保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段王煤業段王礦制定了《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綠色礦山管理實施意見》《生活水超標排放內部處罰辦法》等管理制度,堅持每周五環保檢查和環保例會制度,促進環保工作規范化管理的開展;邢臺礦成立環衛清潔服務隊,配備環保清潔車、灑水車,噴霧器,每天定時對礦區各個地面、作業場所進行灑水滅塵清潔環境;葛泉礦黨委“檔案資料管理系統”平臺正式上線,進一步實現“無紙化辦公”……
如今的冀中股份,“綠色”行動蔚然成風。跑冒滴漏少了,回收利用多了;開車的少了,騎車的多了;隨手關燈成為習慣,光盤行動成為時尚,無紙化辦公成為常態……一個個小小的舉動,將職工的綠色環保理念展現得淋漓盡致。
重拳整治,打造綠色生態礦山
“積極推動清潔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實現‘綠色發展’,是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有效途徑。”冀中股份把環保與發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將環境整治與生產經營緊密結合,打造出一座座綠色生態礦山。
矸石是煤炭的伴生品,跟隨烏金升井分揀后,就被運往矸石山。“大風揚塵,雨天泥濘”,罪魁禍首就是矸石山。冀中股份把矸石山綜合治理,作為推進納入綠色礦山建設的重頭戲,在葛泉礦矸石山上栽種了耐旱深扎的爬山虎、柏樹、黑麥草、紅花槐等綠植,累計綠化面積草本花卉3000平方米。從礦井水處理廠引中水至矸石山的新建蓄水池,加裝了300米噴霧管道,配置40多個噴頭,在山頂加裝30多米360度旋轉渦輪式大噴頭,與25米高噴霧塔相接,噴淋覆蓋面積近3千平方米,利用礦井處理后中水噴淋、綠化和降塵,大大提升了矸石山及周邊的整體環境。如今,葛泉礦矸石山整體綠植覆蓋面積達到70%以上,噴霧覆蓋面達到90%以上。
煤礦中水是一種可回收利用的水資源,直接外排不僅導致環境污染,還會造成水資源浪費。冀中股份通過優化改造礦區中水回用管網,不斷探索中水回用新途徑,在東龐礦、邢臺礦等廠礦實施了“中水綜合利用系統”,建成礦井水、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確保所有污水全部進行處理并達到生產用水標準,既用于電廠、洗煤廠等單位重復使用,也用于礦區綠化、景觀水系、降塵及環境衛生等各個方面。
處理后的中水完成了綠色“蝶變”,在實現生活污水循環利用的同時,又為打造無塵化綠色礦井提供了水源,實現了生產、生態、生活循環發展。
科技引領,推動生產“綠色轉型”
“科技創新不僅是生產力,更是生命力。”冀中能源董事長楊印朝在邢東礦調研時曾這樣說。深諳此道的冀中股份高度注重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不斷將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運用到生產中,推動生產“綠色轉型”。
邢東礦作為冀中能源集團主力礦井之一,也是全國第一座沒有矸石山的煤礦。邢東礦的充填開采模式,打破了“有煤礦即有矸石山”的慣性思維。2021年5月,全國首個智能化矸石充填工作面在邢東礦建成,與之配套的矸石充填投料系統也全面加快建設。矸石充填工藝消耗廢棄煤矸石,并以建筑垃圾等固體廢物為充填原料,讓清潔采煤不再是夢。
冀中股份在冀中新材建成國內第一家全封閉“儲均一體化”原料庫房,微米級高壓微霧設備覆蓋全部空間;行業內首家采取低壓供氧的純氧燃燒技術,玻璃液熔制更加高效節能,煙氣排放大幅降低;采用多項余熱回收技術,整體余熱利用率達到90%以上;建立全流程成本管控體系,實現了廢絲100%回用,不僅解決了廢絲處理難題,每年還可創效300萬元左右……整套生產系統,各類排放物全部實現超低排放,均優于行業標準,走出了穩產高產與環保提升同步、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共贏發展的新路子。
綠色代表著生機、活力與希望,也象征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冀中股份將環保節能和安全生產并駕齊驅,聚眾合力,揚起“綠色、低碳、環保、節約”的新時代風帆,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奮力遠航。
(冀中股份宣傳部 殷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