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繪就宏偉藍圖——冀中股份冀中新材發展建設側記

發布時間:2022-02-22 14:55:04 冀中能源

奮斗繪就宏偉藍圖

——冀中股份冀中新材發展建設側記

春節剛過,冀中新材廠區一派繁忙景象:北邊是一座座新蓋的廠房,廠房內機器轟鳴,生產有序;南邊二期施工現場,建設者正晝夜施工,連續奮戰……

今年以來,冀中新材正以國務委員王勇、省委書記王東峰在東龐礦調研講話精神為指導,瞄準全年目標任務,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一手抓首條生產線的生產組織,一手抓二條生產線的施工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首條生產線高位平穩運行,提前7天實現了首月開門紅,原絲日產連創新高,原絲月產再創新紀錄。第二條生產線快速有序推進,鋼板倉提前18天完成施工任務。

——生產方式,綠色高效

在冀中新材首條生產線生產車間,記者看到纖維被高速旋轉的拉絲機卷繞成原絲餅。“這是池窯拉絲生產方式,具有工藝簡化、能耗低、生產效率高、綜合成本低等優點。”冀中新材公司副總工程師宋軍說,他們采用的無硼無氟池窯拉絲工藝,生產材料全流程可回收再利用、生產過程無污染零排放,達到了綠色工廠標準。

“安全環保是底線,是一票否決項,任何事情都不能以犧牲生命和生態環境為代價,要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對待環境保護,這是不可觸碰的紅線!”冀中新材黨總支書記、執行董事張吉運多次就抓好企業安全、環保工作亮明“零容忍”的態度。

采用的國際先進的電助熔、純氧燃燒等新型環保生產工藝技術,讓這一難題迎刃而解,其熔化率比常規純氧燃燒高10%-20%,在實現節能目的的同時,從源頭上消除了氮氧化物等廢氣的產生,實現了純氧燃燒技術的全面推廣;優化廢氣處理工藝,采用改良后的SNCR脫硝治理工藝,氮氧化物去除效率達85%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穩定控制在30㎎/m3以下,遠低于河北省平板玻璃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200㎎/m3的標準;配備石灰石膏兩級濕法脫硫塔,二氧化硫實現了自投產以來持續零排放;加大環保監控設施的投入,在窯爐、通路排口安裝了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精準反應各污染物的實時排放情況;積極創新運輸模式,采用了集裝箱運輸產品,實現“點對點”“門對門”的全過程綠色、便捷、高效運輸,緩解了環保因素給銷售運輸帶來的制約……從投產第一天起,冀中新材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思路,走出了穩產高產與環保提升同步、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共贏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智能裝備,減人提效

機器人智能裝備、自動引導車……在冀中新材首條生產線聯合生產車間,設備智能化、控制信息化的智能制造場景呈現眼前。新的智能制造生產線優勢明顯,拉絲運轉率穩定在98.5%以上。

在包裝工段,5軸卸紗機械手有條不紊高效運轉,每臺機械手每小時抓取1350個紗團,自動完成稱重、分揀、碼垛、打包、纏膜、貼標、入庫等工序。“這些高度智能化的機械手的到來,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更是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真是我們員工的好幫手。”包裝工段車間職工趙紅魁說。

“不僅僅包裝車間,在生產線的各個工序上,都采用了機器人,通過集中控制、數據自動采集、無人值守、自動裝備等等一系列智能化裝備的上線,帶動生產系統和勞動組織雙優化。”冀中新材總工程師任建鋒介紹。

自動化物流系統的AGV智能輸送紗車系統,從拉絲卸紗到成品出庫,代替人工運紗,在減輕體力勞動的同時,還杜絕了紗車運輸過程中因碰傷對產品質量的影響,而且每小時可輸送加工40輛紗車,即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率。與普通生產線相比,自動化物流系統每天可節省人工45個。

立體倉庫有44排64列11層,可存儲近3萬噸的產品,具備每小時入庫80托、出庫180托的吞吐能力。整個倉庫是由高層貨架系統、巷道堆垛機系統、輸送系統、信息管理系統、自動控制系統組成,實現產品的自動入庫、存儲、倉位管理、系統監控、自動發貨。

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推廣運用,大大節約人工成本,提高了勞動效率,通過行業對外對內對標數據顯示,冀中新材在噸紗成本上優于國內先進企業,比金牛玻纖低647元/噸,成品率和人均工效均達到國內企業先進水平。

——生產組織,提質增效

2022年,是投產還不到一年的冀中新材首條生產線全面實現達產達效的重要期,全年要完成原絲產量14.62萬噸,營業收入7.5億元、利潤總額17500萬元。為此,從年初開始,冀中新材就以提質增效、提產增效為抓手,緊緊圍繞全年各項任務目標,保安全,促生產,抓管理,提質量,全力奮戰首季開門紅。

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積極開展安全警示教育,每周利用各班組班前會組織班組員工開展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用反面教材警示員工遠離“三違”,遵章守紀。推行現場5S管理,落實崗位雙控機制與隱患排查治理,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今年以來共消除安全隱患319條。

加強生產組織,開足馬力提產增效。進一步加強日常生產的調度管理,加大生產作業分析調整力度,提高對窯爐和成型系統的掌控能力,提高原絲日產水平,1月份原絲日產屢創新高,平均日產量達到303.5噸,較上年12月份平均每日提產5.2噸;2月3日再次創出原絲日產量306.5噸的歷史新高。

各單產班組各司其職,相互協調配合。漏板組優化產品結構、創新漏板設計,提高漏板流量;拉絲班組在各個生產環節嚴抓嚴管嚴控,提升生產過程控制能力;包裝班組積極開展勞動競賽,提升技能水平;窯爐、浸潤劑、烘干各班組開展工藝攻關,為完成原絲提產生產任務保駕護航。

緊緊圍繞熱塑性產品的增產、高強風電紗的轉型等關鍵環節開組織技術創新攻關,設計新型5200孔大流量漏板生產熱塑產品,熱塑產品產能現已達到總產能的40%,月銷量已超過2500噸,大大提升了產品核心競爭力。以作業質量標準、產品質量標準等內容為主線,持續深化質量標準化工作,加強對職工的培訓,堅持落實關鍵崗位、關鍵操作流程的手指口述,促進人員素質和系統運行質量的提升。強化機電設備管理,加強設備巡檢力度,保障設備穩定運行,促進產品產量質量雙提升。

通過科學組織,強化管理,1月份原絲產量完成0.91萬噸,產品銷量完成0.81萬噸,營業收入0.44億元。

——施工建設,提速創效

在第一條生產線生產車間熱火朝天的同時,第二條生產線建設現場也是如火如荼。自從2021年6月第二生產正式開工建設開始,冀中新材以第一條生產線建設為速度為目標,繼續與時間賽跑,與困難較量,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早一天投產,就意味著早一天出效益。2021年12月19日,冀中新材舉行第二條生產線投產動員授旗儀式,動員所有參與項目建設的單位和人員以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的忘我精神,以等不得、慢不得的奮進精神,以白加黑,5+2的連續作戰精神,沖刺40天,力爭按期點火投產。

時間緊、任務重、資金緊張、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同第一條生產線建設相比,第二生產線的建設同樣是挑戰重重。

強化資金保障,科學管理和調度好資金,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把資金影響降到最低。

“嚴格落實責任、加強聯防聯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絕對不能因復工復產引發疫情危機和風險。”

“要組織好設備及備品備件到貨,尤其是點火急需設備,要排定計劃,合理安全到貨,切實保障物資及時到貨。”

“北京冬奧會期間,京津冀地區環保政策收緊,并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一定要加大內部環保檢查力度,堅決消除環保隱患。”

他們嚴格執行施工現場安全防疫工作,在進行必需的測溫、監測、出入登記外,還嚴格實行準入管理制度,對配送材料、物資等外來人員,嚴格進出,并安排在指定地點進行物質清點和裝卸。不僅如此,還對復工人員健康狀況建立專門臺賬,實行流動區域化管理,確保不涉入其他非安全領域,讓疫情防控可控、在控、能控。

為確保施工正常進行,他們放棄春節假期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時間,臘月二十七進場,提前制訂安裝、調試、驗收、點火等后期相關設備的采購,動態跟蹤物資發貨、運輸、到貨等情況,聯系設備廠家協商設備供貨,隨時與沙河市衛健委溝通,保證每一項物資、車輛可控、在控。

充分借鑒一期生產線投產前的經驗,緊密結合現場實際,組織多方位平行作業,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縮短工期。

強化施工組織設計,強化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加強生產的準備工作,全力做好35KV二回路的供電建設工作。制定專人、專責,卡死責任,盡早實現項目供電,為二期投產前的調試創造條件。

截止到目前,窯爐砌筑完成30%,天然氣管線安裝90%。

隨著3月28日點火投產期的日趨臨近,冀中新材全體干部職工展開了最后的沖刺……

奮斗路正長,行者方致遠。每一個得之不易的現在,都正蓄力成就下一個精彩的未來。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冀中新材400多名員工一家人、一條心、一盤棋,同舟共濟,破浪前行!

(冀中股份冀中新材    王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