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變青山——冀中能源峰峰集團九龍礦推進矸石山治理紀實

發布時間:2021-09-07 16:49:57 冀中能源

“黑山”變青山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九龍礦推進矸石山治理紀實

因地制宜、一面一策、一塊一方……近年來,冀中能源峰峰集團九龍礦全面推進綠色矸石山建設,使植被覆蓋率達到了90%以上,有效改善了礦區環境。

矸石山上的“綠植”

“我們對矸石山綠化水平進行總體謀劃,分別采用壟溝種樹、階梯式放坡種樹和魚鱗坑種植。”在談到該礦的矸石山綠化工作時,后勤服務部部長介紹道。

該礦在矸石山采用了“魚鱗坑”種植的方式進行綠化,這是該礦在環保工作中的一項創新舉措。他們將廢舊皮帶卷成大小一致的圈形,并將其兩頭固定,進行階梯式種植,這樣一來,每個魚鱗坑自成一體保水固土,為植物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廢舊皮帶制作的魚鱗坑,既美觀又‘個性’,還為礦上節約了不少成本。”該礦主管環保工作的領導介紹說。

近年來,該礦積極推進矸石山亮化美化建設,種植了黑松、火炬、側柏、桃樹等植物,對矸石山進行立體式綠化綜合治理。

如今,隔窗相望,職工們再也看不到以往那座黑乎乎的矸石山,各種植物為矸石山披上綠裝,“春”意盎然,“黑山”變青山。

矸石山上的“燈光”

為使矸石山在夜晚更加靚麗多彩,該礦在矸石山山腰處設置9盞小型激光燈,并在山腰處安裝了“固本、開源、創新、做強”8個LED大字,分兩排布置。他們在矸石山山腳處還設置了LED16組大功率染色燈60盞,每個燈桿上分布了4盞LED染色燈。

“每天晚上下班回家,經過矸石山時,燈光絢爛,十分耀眼,總忍不住上去轉一圈。回到家還能看到‘閃爍’的大山,更是讓人心曠神怡。”掘進區中班職工董浩感慨地說道,在他工作的這幾年時間里,矸石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身為九龍人,幸福感油然而生。

矸石山上的綠色“創新”

面對矸石山西側噴播區坡度較大等困難,該礦緊密結合實際,決定以“壟溝種植”的綠化方式,滿足種植需求,也為施工人員提供了站立平臺便于操作,不僅解決了噴播區和魚鱗坑周邊種樹的難題,也大大節約了資金。

為降低綠化成本,他們針對大規模放坡存在的越界、加大工作量等情況,變傳統整體大角度放坡為階梯式放坡,通過探索嘗試生態修復新技術,使矸石山治理由植草向植樹、由維護向生態修復升級,不僅提高了土資源的利用率,還減少了職工工作量,節約投資成本17萬元。

(峰峰集團新聞中心、胡曉麗  九龍礦、劉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