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礦山“美顏模式”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羊東礦打造綠色礦山紀實
清晨,碧綠的草坪在智能控制旋轉澆水設施的噴灌下,掛滿了晶瑩透徹的水珠,在晨曦的照射下,格外瑰麗。行走在這綠樹掩映、花草蔥蘢的羊東礦,仿若置身于生態公園。開啟“美顏模式”的廠區是峰峰集團羊東礦堅定走生產文明、生態良好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的縮影。
近年來,峰峰集團羊東礦大力推進“綠、亮、清、美”工程,綠化廠區,美化矸石山,凈化疏干水,著力創建一個“天藍地綠、山明水秀”的美麗礦山。
廠區換了“美顏”
走進羊東礦,充滿生機的園林美景俯仰皆是。進入礦區,只見通往礦區的路上一輛掃地車迎面駛來,在掃地車的后面緊跟著抑塵霧炮灑水車,車后留下一路干凈清爽。
“為了抑制揚塵,我們還專門配備了掃地車、灑水車,每天不定時對道路進行清掃、灑水。從生產區、辦公區、生活區都在進行無塵化清潔生產管理,通過凈化、綠化、美化,處處、時時動態保潔,做到‘眼看無塵、手摸無灰’。”該礦經營副礦長張建軍說道。
今年,該礦在騰飛大道兩側新鋪設了花園草坪800平方,種植金葉女貞300米,補栽樹木50余棵;廠區由專業人員定期進行除草、施肥、修剪,及時清除病蟲害,并對栽種的每棵樹木實行‘一對一’包保制,確保礦區綠植成活率。
“景色美、環境好、空氣新,心情都豁然開朗,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格外開心。”說起廠區的變化,機電區職工尹行開心地合不攏嘴。
矸石披上“綠裝”
“鮮花伴路、綠樹成蔭、花草蔥蘢、蜂歌蝶舞,遠處鳥兒啼鳴不絕于耳……”近日,當筆者再次走上羊東礦二坑矸石山時,不禁被眼前美景吸引。
昔日漫山的黑色矸石如今已完全更換了顏色——羊東礦矸石山上種植的高羊茅、黑麥草、萬壽菊、波斯菊、二月蘭、百葉草、苜蓿、火炬樹、小白楊等綠植,正沐浴著春風茁壯成長。
矸石山治理工作中,該礦采用“自上而下、推平堆積、分層碾壓”的排矸方法,按照“平面造地、立面造綠,梯次種植”的綠化思路,采取了“削坡分級、砌筑擋墻、排水系統、道路建設、客土改良、植被恢復、噴灌系統7項綜合治理措施。
去年,該礦在矸石山上補種火炬樹、楊樹、側柏總計9500棵,初步建成“春有綠、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的礦山,經過進一步鞏固治理,取得了集綠化、美化、觀賞于一體的治理效果,讓昔日的“黑土包”披上了“綠衣裳”。
廢水變成“清流”
眾所周知,煤礦井下疏干水是在煤礦采掘中涌出的污水,水質極差,因此曾經一度被貼上“工業廢水”的標簽。如何實現井下疏干水“變廢為寶”“循環利用”,一直是該礦在綠色礦山發展致力研究探索的方向。
該礦在二坑新建每天1萬立方米礦井水處理站及其配套設施一座,羊東新區擴建處理規模為每天7200立方米的礦井水處理項目,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凈化后的疏干水成為了‘營養液’,可用于井下消防、灑水降塵,廠區補充用水及廠區綠化灌溉等,進一步降低了水資源排放造成的浪費,也為企業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峰峰集團羊東礦 張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