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關閉煤礦打造成煤炭物流儲運基地,冀中能源顯德汪礦歷經三年華麗轉身

發布時間:2021-12-10 09:48:39 冀中能源

稿件來源:學習強國

關閉煤礦打造成煤炭物流儲運基地,冀中能源顯德汪礦歷經三年華麗轉身

11月25日,河北省發改委為冀中股份顯德汪礦頒發了“河北省煤炭應急保障儲運中心”牌匾,這標志著顯德汪礦煤炭物流中心正式成為河北省煤炭應急保障儲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去產能關閉礦井之后,顯德汪礦緊緊抓住政策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歷經三年探索實踐,實現了從煤炭生產礦井到物流儲運基地的華麗轉身,走出了一條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新路。

1639100963920923.jpg 

(顯德汪礦煤炭物流中心完成裝煤的火車)

摸索前行 踏上轉型發展新征程

顯德汪礦曾經是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邢臺礦區的主力礦井之一,1982年正式投產,設計年生產能力90萬噸,后來經過三次改擴建,年生產能力達到150萬至170萬噸之間。

2017年10月,為響應國家去產能政策,顯德汪礦正式關井閉坑,大部分職工被分流到了兄弟單位,剩下的留守人員大多對煤礦感情比較深,他們陪伴顯德汪礦走過了數十年的風風雨雨,想繼續堅守這片熱土。但關井閉坑后的前途在哪里,未來怎么辦?這些都讓留守人員感到很迷茫。

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鑒,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沿用,但是留守人員需要吃飯,還得生存。“留守人員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依靠顯德汪礦現有的優勢和資源,積極探索轉型發展新路。”該礦負責人的話語擲地有聲,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轉型伊始,該礦決定結合自身優勢,先從煤炭物流產業做起。怎么干,怎么做大做強?承擔這項重任的銷售科一下子吸引了全礦干部職工的目光。

論銷售,我們有基礎、有客戶、有市場;論隊伍,我們的職工有干勁、能創新、敢嘗試;論運輸,我們有得天獨厚的鐵路優勢。有了這些支持和保障,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做好煤炭物流產業,為顯德汪礦留守人員贏得新的發展機遇。”時任顯德汪礦副總經濟師兼銷售科科長石計群的一番話讓留守人員看到了希望。

由此,進軍煤炭物流產業成為該礦轉型發展的方向。

其實,早在顯德汪礦還在正常生產時,就因為煤質較差,一直在提升產品質量上下功夫。為搶占市場份額,該礦曾多方考察,最終自制配煤機,在做好全礦自產原煤配比銷售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外購煤力度,進行煤炭配裝銷售,滿足銷售需求。

通過多年的發展,我們不斷對配煤機進行改造升級,慢慢形成了精細化智能配煤系統。我們還完善了煤炭經營銷售網絡,這些都為我們打造煤炭物流基地提供了重要支撐。”石計群說。

蛻變重生 打造煤炭物流基地

搶抓國家在河北省建設煤炭應急保障儲運中心的重大機遇,借助‘公轉鐵’政策,發揮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鐵路專用線和‘焦煤在線’電子商務平臺優勢,以做大做強顯德汪礦煤炭物流基地為基礎,健全能源供應保障體系,推進冀中能源股份公司煤炭主業‘由單一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時任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印朝為顯德汪礦做大做強煤炭物流基地指明了方向。

有了明確的發展目標,顯德汪礦領導班子再次梳理了自身的各項優勢。

首先,交通優勢突出。該礦自備鐵路通過沙午線沙河站匯入京廣鐵路,直接聯網黃驊港;毗鄰邢峰公路,聯網東呂高速、京港澳高速、太行山高速、107國道等交通干線。

其次,地理位置優越。該礦地處河北省南部,緊鄰富煤省區,可立足本地,輻射華東、華中市場。加上國家“公轉鐵”政策的推行,礦區鐵路恢復通車運行,區域優勢得天獨厚,尤其是沙河電廠鐵路的開通,使鐵路運量大幅增加。

再其次,該礦背靠實力雄厚的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擁有豐富的內部市場資源,打通內部市場的同時,可借助冀中能源股份公司的品牌影響力,持續開拓外部市場。

在這些有利條件的保障下,顯德汪礦迅速確定了物流基地建設的步伐,制定了三年(2019年至2021年)轉型發展規劃。

2019年,面對新任務、新目標,顯德汪礦煤炭物流中心及時轉變銷售觀念,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按照客戶需求,制定銷售方案,并積極與鐵路調度進行溝通協調,保證配煤、裝車及時高效。2019年一季度,該礦完成鐵路發運69列,自主銷售煤炭24.85萬噸,實現了三年規劃的開門紅。

2020年,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公轉鐵”形勢的需要,顯德汪礦煤炭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已經滿足不了需求,二期工程建設應勢啟動。同時,顯德汪礦抓住國家政策機遇,啟動了河北省煤炭應急保障儲運中心建設的申報工作。

但是,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期工程遲遲無法開工。為了克服疫情影響,盡快推進項目建設,2020年3月,顯德汪礦成立了儲煤場技改項目建設指揮部,設置了8個專業化小組,把責任落實到人,著手勘察測量、手續審批、圖紙設計、預算編制等各項準備工作,為隨時開工做好了準備。

同時,顯德汪礦積極推進煤炭物流自動化裝車系統改造,并對皮帶廊進行了全面加固。據介紹,改造后的自動化裝車系統,4小時到5小時就可以裝完一趟火車,比鏟車裝煤節省了一半的時間。

同年8月21日,顯德汪礦煤炭物流中心二期工程正式破土動工。目前,建設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成,達到了儲煤條件。

電煤保供 彰顯國企責任擔當

2020年春節,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刻,民生保障成了重中之重。受疫情影響,外省電煤生產煤礦復產推遲,跨省交通運輸受阻,河北省南部多家電廠電煤庫存告急,電煤庫存降至停機警戒線,最低庫存不足2萬噸,可用天數不足3天,嚴重威脅城市供電、供熱安全。

面對疫情帶來的電煤供應嚴峻形勢,顯德汪礦煤炭物流中心毅然擔起保供重擔。

2020年1月25日,顯德汪礦所在礦區啟動全封閉疫情防控措施,煤炭物流中心全體職工統一駐礦,食宿統一管理,同時建立起嚴格的防疫制度,全力保障電煤發運。煤炭物流中心滿負荷運轉,日均發運量5000噸以上,累計保供省內電煤9萬噸以上。

1639100987117042.jpg 

(職工正在對車廂進行密封)

2021年元旦,疫情再次侵襲燕趙大地。時值嚴冬供暖時節,由山西至河北的汽車煤運通道中斷,當地電煤儲存有限,一旦接續不上將直接影響到邢臺市70%居民的供暖。在這場同舟共“冀”的戰役中,顯德汪礦煤炭物流中心再挑重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電煤保供,為邢臺市電廠的正常運轉及居民正常供暖提供了堅實保障。僅一季度,該礦就完成電煤供應7.1萬噸。

今年9月以來,煤炭供應出現階段性偏緊,該礦提前著手準備,自9月30日起,全部暫停市場客戶的電煤銷售,開辟電煤保供“綠色通道”,采取“汽車+火車”雙運輸模式,“一對一”對接邢臺市重點電廠,全力保障邢臺市“民生煤”需求。

保障電煤供應是國有企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打造河北省煤炭應急保障儲運中心的初衷和目的。”顯德汪礦礦長翟玉芳說,他們將秉持初心,做冀南地區電煤保障的堅實后盾。

昂首奮進 全力譜寫轉型之歌

2021年,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顯德汪礦煤炭物流中心以打造電煤保障基地為目標,向著更高的方向不斷邁進。

立足煤炭物流中心一期項目,顯德汪礦堅持以市場為主體,在強化市場調研、優化用戶結構、提升服務水平的基礎上,開展高效優質的個性化定制服務,持續增量創效。同時,該礦充分發揮鐵路、公路雙線優勢,最大限度拓展本區域發運總量。

1639101010179915.jpg 

(顯德汪礦煤炭物流中心汽運煤正在裝車)

當前,作為拓量增收的重點項目,該礦煤炭物流中心二期項目已達到了存煤條件,并開始用于電煤儲存。為了保證二期項目實現“投產即達產”的目標,顯德汪礦根據配煤生產節奏及人員配置、市場銷售情況等,提前進行規劃,并從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等入手,開展業務技能培訓,為確保項目順利投產打好基礎。

此外,該礦穩步推進鐵路改造項目。目前,該礦已與鐵路設計部門簽訂技術咨詢合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待北京局鐵路集團受理。據悉,該項目涉及鐵路、軌道、信號、站場等構筑物的升級改造,需改建5條鐵路,新建火車卸煤及輸送系統。改造完成后,將進一步解除公路運輸制約,不斷壯大該礦的煤炭物流產業。

這次掛牌既是對我們電煤保供的充分肯定,也為我們發展煤炭物流產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建成河北省煤炭應急保障儲運中心以后,我們將更好地發揮作用,立足民生保障,進一步提高極端天氣和‘迎峰度冬’‘迎峰度夏’等特殊情況下的電煤供應能力。”翟玉芳說,“下一步,顯德汪礦煤炭物流產業發展將疊加河北省煤炭應急保障儲運中心的社會效應,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堅強的能源保障。”

(李瑞紅 樊亞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