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人報:冀中股份用心留人吹散“打工人”的鄉愁

發布時間:2021-02-19 14:02:53 冀中能源

稿件來源:河北工人報

冀中股份:用心留人吹散“打工人”的鄉愁

家鄉不回了,但年味不能淡。今年在疫情防控新形勢下,冀中股份公司響應屬地“非必要不返鄉”的號召,在公司范圍內提出“就地過年”倡議。來自五湖四海的職工紛紛響應,決定留礦過年。

邢臺礦綜采一隊副隊長羅江進老家在江西宜春,往年這個時候,他都準備好了回家時送給父母、長輩的新年禮物,而今年他盡管在購票小程序上反復查詢回家車票的情況,卻一直沒有點擊訂票按鈕。

與羅江進一樣,今年打算在礦上過年的人還有很多。邢臺礦鉆機隊隊長張勇,去年就因疫情沒有回老家團聚,原計劃今年回去陪父母過春節。“就地過年”倡議發出后,他主動放棄回老家與父母一起過年的機會,表示要駐礦過年,與工友們一起過個團圓節。

顯德汪礦的蔣冬梅是四川人。1760公里,是四川資陽到河北邢臺的距離,也是她離家的距離。“爸媽!這是我們單位送的‘福’!” 視頻那頭,她正向父母和九十多歲的外公外婆展示著企業的溫暖,“給你們的年貨都從網上買好啦,快遞沒幾天就能送到家里,咱們就跨時空‘線上團圓’。”

“我是內蒙古人,離家比較遠,今年國家鼓勵就地過年,雖然不能和家人團聚,但是我感覺心里還是挺溫馨挺開心的。”葛泉礦調度室副主任邸曉磊說道,“眼瞅著要過年了,掐著指頭算日子,就等著和家人團聚。可眼下,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鼓勵職工春節期間盡量就地過年,我決定還是留下來。”

作為外埠單位,山西壽陽段王煤業集團有800多名外籍職工在此異地就業。臨近春節,他們紛紛拿起電話,向遠在千里之外的親人報平安、送祝福。保衛科老楊是四川人,來段王礦工作已經20多年了,面對疫情及自身工作性質,雖然春節回不去家,但思家心切的他,隔段時間就會給家里的父母說說自己的近況。今年的老楊依舊只能通過電話或視頻,向遠方家人道上一聲新年問候。老楊表示,“今年依然會為段王礦守好夜,站好崗,讓干部職工過一個祥和的春節。”

對于段王礦安全員張雁云來說,春節堅守工作崗位已成為常態。每個節假日他都照樣穿梭于井下巷道,對重點區域進行檢查巡查,只是今年增加了嚴格落實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旦發現問題隱患,他就要立馬處置,及時上報,不容丁點閃失。當問到春節回不去會不會想念家人的時候,他說道,“會想家,也想和父母妻兒一起團圓,但越是過年,我們任務越重,越不能松懈。”

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冀中股份各單位拿出暖心舉措,為就地過年職工送上了“暖心大禮包”。

按照傳統習俗,大年三十吃餃子。東龐礦詳細統計了就地過年職工人數,采購儲備充足物資,為留礦職工手工制作水餃,讓留礦職工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過一個熱氣騰騰的春節。

邢臺礦積極做好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的儲備,先后推出除夕年夜飯、后勤服務不打烊等暖心服務,確保就地過年的職工吃得舒心、在崗盡心,過年開心、家人放心。

邢東礦讓年俗文化走進班組、惠及職工,從年三十到正月十五,組織開展一系列職工喜聞樂見的趣味活動,豐富就地過年職工們的生活。

葛泉礦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誠意,為留在礦里和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職工備足了米、面、油和新鮮食材,專門定制了春節菜譜,提前為營養豐富的節日盛宴做準備,讓職工開心過大年。

為了讓留礦職工住得舒心,章村礦利用三天時間,對221間宿舍進行了調換,從四人間換成了三人間,同時開展“鬧鐘服務”“醫療小藥箱”、衣物縫補等暖心服務。

就地過年,年味也濃濃。段王煤業集團段王礦根據不同年齡、姓別、愛好推出了不同風格的“新年盛宴”,有風趣幽默的小游戲,獎品多多的猜燈謎,趣味濃厚的礦區游園,還有專門為家屬、孩子準備的新年“大禮包”;食堂也早早地準備了不同風味的南北大餐,有山西風味的栲栳栳、四川風味的酸菜魚、河北的年糕餃子……吃的玩的應有盡有。

(記者張莉慧   通訊員張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