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區內的一線“明星”——冀中股份邢東礦“我身邊的實干家”二三事

發布時間:2021-09-24 14:32:17 冀中能源

   

礦區內的一線“明星”

——冀中股份邢東礦“我身邊的實干家”二三事

他們,默默奉獻在各自的崗位上,身上散發著勇于拼搏、出類拔萃的耀眼光芒;他們,以忘我的奉獻精神和卓越的工作業績,書寫著煤礦人的忠誠與敬業、責任與擔當,被冀中股份評選為“我身邊的實干家”“我身邊的奮斗者”,迅速成為邢東礦職工茶余飯后熱議的“草根明星”。

躬耕煤海勇擔當

邢東礦開拓區區長張冠華,從煤海“門外漢”到“中流砥柱”,他用青春和熱血詮釋著新時代煤礦工人的責任和擔當。

今年4月份,張冠華帶領區隊瞄準快速進尺目標,面對運輸戰線長達1200多米,加之1300集中運輸巷巷道頂板破碎、下山施工等諸多不利因素,見招拆招,制定一排一支護,水泵跟頭的作業方式,并在頂板出現淋水時,打孔放水,挖坑導水,化解淋水難題。他牢牢抓住出砟這一進尺關鍵要素,加強機電設備檢修,提前更換溜子加密鏈,調平調直皮帶,并設計高低架實現皮帶拐彎,確保了迎頭進尺不斷線。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鉆裝錨機組優勢,設計新式緩沖裝置,縮短破巖、裝運工時,實現一次成巷,減少后續巷道平整,大幅提高進尺工效。在他和職工的不懈努力下,開拓區4月份完成進尺160米,創區隊成立以來巖巷炮掘進尺最高紀錄。

扎根煤海敢較真

調度室副主任孫高亮,二十載扎根煤海,在平凡的崗位上傾力付出,攻堅克難。

今年6月份,邢東礦高水充填工作面開始回采,工作面面臨3.5米斷層、大角度仰采、兩巷變形嚴重等不利因素。孫高亮一次次深入11214上下巷及工作面,通過改變區隊生產模式及傳統充填工藝,經過不懈努力,11214工作面成功實現一天雙循環出煤充填,并連續3個月超額完成生產任務,為礦井生產任務完成爭取了主動。

7月份的一天,井下12216工作面正在進行末采錨網支護,放完炮準備出煤時,運輸巷1080皮帶跳閘了,經檢查是其上級移變低壓側故障停電,現場機電工排查不出問題所在,在11233工作面跟班到點向調度臺匯報時,他放下電話二話不說就趕往12216拆除工作面,兩工作面相距3900米,到達現場汗水已經濕透全身。作為多年的老機電工,他逐一排查,并細細捋順低壓頭內控制線,最終查找出了原因,并順利送電恢復生產,將停電影響時間縮短到最短。

生產任務樹標桿

開拓區生產一班班長董國泰,自2008年入職以來,憑著能吃苦、勤學技、善專研、愛奉獻的“精氣神兒”,從一名普通的掘砌工一步步成長到生產班長。他是青年突擊隊的一桿旗幟,時刻保持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銳氣,克難題,創高產,樹立生產標桿。

在1300運輸巷施工時,區隊制定160米巖巷炮掘進尺目標。作為隊長,他克服頂板破碎、出砟設備多等難題,制定作業計劃,每班記錄進尺米數,精確到厘,激發隊員分厘必爭。緊鑼密鼓組織生產,迎頭出砟時,除開設備人員,全部去備料。出完砟后,3人打錨索,兩幫各2人打幫,保證隊員各司其職。頂板破碎,他合理布置炮眼分布,保質不降速。充分運用鉆裝錨機組優勢,縮短破巖、裝運工時,實現一次成巷,大幅提高進尺工效。他帶領青年突擊隊4月份完成進尺57米,超班組平均水平6米,確保區隊完成進尺160米,創巖巷炮掘進尺新紀錄。

項目建設勇推進

遷建辦主任助理蘇宏坡,臉龐黝黑,聲音沙啞,一天24個小時,他的電話總是不停的響起。施工方、單位、設計院,三點一線,來回穿梭,忙個不停。

在煤矸石綜合利用項目工程進入沖刺階段,他積極協調各方面力量,進一步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倒排工期,強化節點工期控制,全速推進項目工程建設。在一次基坑開挖到—9米時(設計標高—12米),現場施工人員報告出現地下水,基坑不能正常開挖,了解情況后他馬上召集設計、監理、地質勘察及現場施工負責人,針對出水情況迅速做出合理的解決辦法,終于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地下水位下降到—13米,保證了現場施工的順利進行。5月31日,煤矸石綜合利用項目地面工程終于如期建成。

(冀中股份邢東礦     李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