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洗選“拓荒牛”——記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首屆弘揚“三牛”精神模范人物、創新發展“拓荒牛”張苑

發布時間:2021-08-30 10:52:45 冀中能源

煤炭洗選“拓荒牛”

——記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首屆弘揚“三牛”精神模范人物、創新發展“拓荒牛”張苑

從青年時期立志扎根煤海,在煤炭洗選領域躬耕28年,她如“拓荒牛”般,從未改轍易道,從未停滯不前,始終矢志不移,重心向前,破解了一個又一個生產難題,填補了一項又一項技術空白。如今,她正帶領精煤研發中心,為實施峰峰集團“大精煤”戰略、推動洗選廠智能化建設、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而不懈奮斗。她就是峰峰集團精煤研發中心主任、生產部副部長張苑。

初出茅廬展英姿

1969年,張苑出生在西安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酷愛數學和物理的她,喜歡一切與數字有關的學科。1990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礦業大學,就讀于選礦專業。

1994年6月,她被分配到孫莊洗煤廠,成為了一名實習技術員。此時,正趕上洗煤廠籌建尾煤干燥車間,廠房剛剛建成,后續工作千頭萬緒。但由于主管技術員身體原因,繁重的工作都壓在了張苑肩上。初出茅廬的她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迅速熟悉、接手工作,調試設備、撰寫總結、鑒定、驗收……成功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結合,使尾煤干燥系統,一次試生產成功。

就這樣,大家很快認識了這位科班出身、條理清晰、倔強吃苦的西安姑娘。她也因為工作突出,在實習期滿后就被提升為主管技術員,負責全廠的技術工作,并連續三年被評選為“工作標兵”。

該廠使用傳統的中煤跳汰分選工藝,中煤損失率達18%以上。看著礦工們辛辛苦苦挖掘出的煤炭,就這樣流失,她痛心不已,下定決心要最大限度地將原煤“洗干榨凈”。

于是,她一邊查找資料,一邊自主設計中煤重介洗選系統。當得知設計方案審核把關需要花費兩萬元時,她又自我加壓,加班加點進行修改完善。最終,從方案設計、設備選購到系統調試,她只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帶領大家完成了中煤重介洗選系統改造,并一次試生產成功,使中煤損失率降低到了8%以下。此舉也開創了峰峰集團乃至河北省重介洗選的先河。

多年來,她始終關注前沿科技,不遺余力地推動洗選廠自動化、智能化建設。她組織確立的馬選廠重介選煤工藝智能化項目,將實現精煤灰分、硫分的自動檢測,并依據原煤質量快速調整分選密度,提升精煤回收率。她牽頭進行的邯選廠汽運裝車及冬季裝車系統防凍液自動噴灑項目,正在各礦廠廣泛推廣應用。此外,為了解決煤泥含水高、冬季凍車無法鐵路運輸滯積影響生產的難題,她多方考察調研,組織開展了煤泥低溫干化技術試驗,該技術通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專家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領域空白。

精益求精巧洗選

煤炭升井后,首先經過初步的手選、篩分,然后進行合理的調運入洗,最終洗選出最優的煤炭產品,確保效益最大化。這其中的關鍵是要熟知每種煤炭的特性,從而指導科學洗選。”張苑如此定義自己的工作。

峰峰井田歷史悠久,煤炭品種豐富,不同礦井的煤質各不相同,同一礦井不同時期的煤質也不盡相同。要全面掌握每種入洗煤炭的灰粉、粘結度、熱值等指標參數,就必須進行大量細致深入的研究和試驗論證。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煤種的洗選特性和市場需求,制定出最佳的洗選加工方案。

近年來,峰峰集團本部礦井煤炭資源日漸枯竭,優質煤炭資源逐年遞減,精煤生產組織愈發困難。如何依靠現有煤炭資源,穩定精煤產量,成了張苑思考最多的問題。

她超前謀劃,堅持依靠創新破解難題,組織開展對集團公司的肥煤和貧煤質量及價值進行深入研究,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新的洗煤發展布局,一舉改變了峰峰集團2020年以后的精煤規劃方向,為實施“大精煤”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最終,在新三礦關井、孫莊和牛兒莊采礦公司減產、羊東礦原煤煤種改變的困難形勢下,充分發揮低硫肥煤優勢,超額完成了精煤生產任務。同時,經過對大淑村礦天然焦特性及洗選特點的研究,使其得到了充分利用,進一步穩定了噴吹精煤質量。

眾所周知,配煤是一項技術活,管理人員往往憑借經驗進行測算和指導生產,不僅難于傳承,而且面對復雜多變的煤質,很難精確及時地制定出洗選方案。為此,她結合中國礦業大學研究開發了多煤種配選智慧決策支持系統,通過應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原理,實現煤炭資源的高效利用,進一步提升了配煤方案的精準化水平和精煤產品的控制能力。

5月17日,峰峰集團精煤研發中心正式牌暨成立。

對于下一步工作,張苑堅定地說:“我們將繼續研究各煤種的優勢和潛在特質特性,發揮其最大價值,生產出效益最佳的煤炭產品。”

破舊立新提煤質

2017年,是一個令張苑記憶猶新的年份。

這一年,因為環保政策影響和矸石堆積,邯鄲洗選廠、馬頭洗選廠面臨關停風險,峰峰集團被推上了生死存亡線。

煤質管理制度改革勢在必行,困難重重……

此前,由于集團公司只側重考核各生產礦井的原煤產量,對質量要求不嚴,造成了大量矸石的無效運輸、洗選。后續洗矸的處理難度大、費用高,環保壓力巨大,既浪費了生產成本又嚴重制約洗選生產。

張苑頂著壓力,打破傳統思維,創新推行“標煤制”管理制度,根據不同礦井的煤質和地質情況,科學制定計劃灰分和標煤產量,全力改變“只重生產不重質量”的被動局面。她還憑借多年的管理經驗和扎實的專業基礎,制定出了“標煤”科學計算公式。運用這一公式,能夠將任何質量的實際原煤產量折算成計劃質量指標下的“標煤”產量,科學的定位煤炭質量與價格的級差,為煤質考核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峰峰集團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這項有史以來最嚴厲、最規范、最科學的煤質考核制度得以順利實施,各礦廠的質量意識和效益意識得到了顯著提升。僅2017年,精煤回收率就提升了2%以上,洗選加工費減少了2000余萬元。這不僅是峰峰集團煤質管理的又一里程碑,也開創了國內煤炭行業先河。

“標煤制”的確立、措施的落實,還需要技術手段的支持和保障。

為了解決長期以來煤炭質檢工序繁雜、數據滯后、存在質量糾紛等問題,她創新引進了無源在線自動測灰儀,不僅簡化了采制化環節,而是實現了原煤灰分的實時、連續、全斷面檢測,準確快速的數據傳輸,為生產管理決策提供了可靠參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人工手選是煤炭升井后的第一道關口,對于控制矸石外運量起著重要作用。傳統的手選環節環境差、噪音高,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直接影響灰分指標。她在充分論證后,提出推行TDS智能選矸新技術,不僅提升了矸石揀選效率,而且實現了三分之一矸石的屬地處理,大大降低了矸石外運和環保壓力。

目前,她在“標煤制”的基礎上,又牽頭研究制定了“商品煤”考核辦法,推動著峰峰集團煤質管控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峰峰集團新聞中心    許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