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為老企業注入新動能——華藥集團玻璃分公司技術創新紀實

發布時間:2021-04-22 09:12:45 冀中能源

創新為老企業注入新動能

——華藥集團玻璃分公司技術創新紀實

最美人間四月天。走進位于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華藥集團玻璃分公司院內,法國梧桐扶風吐綠,桃花爭艷,鳥鳴啾啾,一派春天的勃勃生機景象。

該公司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項目的補充項目,由民主德國援建,1958年3月投產,曾經有過輝煌,也歷經了改革的陣痛,2010年玻璃分公司完成整體搬遷,這個歷經艱難的老企業始終在市場的考驗中執著前行,走進了發展的“春天”。

“公司大力實施技術革新,鼓勵職工崗位創新,實現多項指標創新高,為企業發展創造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該公司主持全面工作的副總經理介紹道。該公司圍繞中心工作,重點開展“兩降兩提”技術創新活動,職工參與度高、效果顯著,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向好,在今年一季度提前完成任務指標,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春天”。

節能降耗  小處捂緊錢袋子

“這個真空泵是我們經過多家對比,選出來的,效果應該更好。”4月8日,該公司掛職經理助理米燕收到快遞寄來的“包裹”——一臺真空泵,打開后認真查看。以往,該公司鍍膜灌液崗位抽空鍍膜余液都是使用空壓機提供動力,噪音巨大不說,還是耗電大戶,一臺空壓機一個月就能“吞下”一千多度。為了堵上這個耗電“大窟窿”,大家集思廣益,通過多次對比實驗,最終敲定用4臺真空泵作為替代。“真空泵體量小,噪音小,動力也能滿足,最主要是省電,一個月也就十幾度電。”米燕介紹,換成真空泵后,一年可以節約電費上萬元。

小處著手,精打細算。創新,讓大家將“緊”日子過成了好日子。為了進一步降低玻璃瓶萬耗,節省能源費用,該公司通過優選玻璃管供應商、完善交接班管理、加強制瓶機保養、優化檢測機參數、強化指標績效考核等多項措施,細扣指標,精算成本,使兩個主產品15ml和25ml玻璃瓶的萬耗分別降低6%、4%,成品產出率大大增加,在一升一降中實現了效益的增加。

此外,2020年,該公司積極調研進行技術設備更新,淘汰落后產能,將手工插管、檢測更新為全自動設備。“車間夏季平均40多度,每人負責2臺機器插管,每天行走2萬多步,勞動強度大,效率還很低。”該公司副總經理表示,換成自動化插管生產后,一人可管理4臺機器,再加上自動檢測設備更新,每年光人工費用就可節省60多萬元,大大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

求精創效  “金點子”產出“金豆子”

節流之外,該公司更重視精品開發,以技術創新生產高質量產品,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夏,該公司拿到北元分廠出口日本的高端中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劑瓶的訂單。這批產品要求“零缺陷”,國內幾乎沒有生產廠家能夠完成。面對挑戰,玻璃分公司上下齊心,開展數輪頭腦風暴,以爬坡過坎的精神,使產品合格率增長兩倍以上,達到合格標準,成功走出了國門。

“為了提高合格率,攻關組每個人都出主意,想辦法,研究每一個可能出問題的環節,消滅瑕疵,確保產品的零缺陷。”副總經理介紹。生產中,他們私人訂制新式自動插管機;檢測時,他們在檢測機上安裝專門開發的擦傷檢測程序,微瑕瓶被自動剔除;運輸中,為了防止車輛顛簸造成小瓶擠壓,他們研發了特制吸塑托來包裝產品,使每一個瓶子都住進單間……大家像呵護新生兒一樣晝夜守護,最終圓滿完成任務,不但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打通了企業生產高端產品的道路。

除此之外,該公司研發部門還積極開展玻璃瓶耐水實驗。通過對燈頭的改進,風管的改造和火焰溫度的調整,最終達到生產過程不加硫,瓶身耐水1級的效果。目前該項實驗正在有序推進,量產后,產品清潔度提高,工序減少,對人員、環境也更友好。

培育土壤  職工創新“遍開花”

“企業發展依靠職工,崗位創新更離不開職工!”該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表示,近年來,該公司工會大力開展勞動競賽、職工創新工作室和合理化建議等群眾創新創效活動,為職工創新提供土壤,不讓任何一個創新小點子被埋沒。“今年合理化建議活動,職工參與熱情高漲,上交了54份建議。我們正在逐條落實,分批解決。”

在該公司的車間、崗位,職工創新成果隨處可見。制瓶車間進出門帶風,職工建議建造防風墻,研究設置可推拉式防風屏;職工提出包裝小瓶容易進入細毛等微小物,該公司與廠家溝通使用防靜電包裝膜;制瓶機溫度高,職工建議兩臺之間的蛇皮軟管應該更換,最終更換成防油防水耐高溫的波紋管……這些扎根在崗位上的小點子,積少成多,最終匯聚起撐起企業航船的寬廣河流。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能來臨。面對困難,坐以待斃只能是雪上加霜,自力更生創新求變卻可能迎來明媚的春天。

(華藥宣傳部     權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