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張礦集團:創新驅動走出降本增效新路子
3月19日,張礦集團一煤機公司周通與鉚焊分廠技術團隊通力合作,對油缸內孔環形焊接后再加工,經過一次次的改良,油缸內孔焊接機終于制作成功。經試驗,完全達到工藝要求,解決了技術難題,實現了企業降本增效。
一直以來,冀中能源張礦集團不斷加大“降本增效”工作力度,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認真制定應對嚴峻形勢各項舉措,持續強化全面預算、嚴控支出成本、科技創新、技術改造、修舊利廢等各項舉措,撥動“小算盤”算好精細賬,確保實現企業效益最優化。
該集團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定向人才培養機制,根據年齡、學歷、專業及特長,組建“后備人才庫”;構建開放式創新體系,注重原始創新與引進外智相結合,完善產學研一體化合作機制,推進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借力發展;以共性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單位之間、同業之間、上下游之間的聯合創新,促進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提升科技研發協同效應;完善了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擴大QC小組陣地,努力增加創新成果,集團一煤機公司“周通勞模創新工作室”去年就獲得專利創新項目20余項,被評為“冀中能源十大勞模和工匠創新工作室”。
該集團堅持解決實際問題與增強技術儲備相結合,加快重大課題攻關,攻克了一批核心和關鍵技術,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圍繞管理提升,加大適應高質量發展管理新模式、新方法研究力度,形成一批具有張礦特色的管理創新成果;圍繞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持續開展特厚煤層放頂煤、露天礦邊幫采煤、塔下壓覆煤柱回收等工藝實施;圍繞機械制修水平提升,突出抓好鏜頭結構改進、電鍍、風電運維等技術攻關;圍繞企業綠色發展,積極開展電鍍廢水處理、廢氣處置,以及儲煤場改造、礦井環境恢復治理等工作,打造節能環保亮點工程,僅2020年以來,科技投入達到1460萬元。
該集團加快創新成果轉化,以“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提高產業現代化水平”為原則,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實現管理創新、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的深度融合,促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加大對QC小組資金和人才支持,加快難點技術攻關,實現科技進步、成果轉化與人才培養同步發展。圍繞現金流自養,實行切塊分類考核,采取月度通報、季度授紅旗發黃牌等形式,激發各單位提質增效競爭意識;全方位開展“三增”活動,分版塊實施差異化目標管理,找差距、補短板,自2020年以來,通過招標節約投資71萬元;盤活存量,依法依規加快閑置資產處置,回籠資金2983.9萬元;用足用好國家政策,全年減稅降費、疫情失業保險返還3000多萬元,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走出一條降本增效新路子。
(張礦集團黨委宣傳部 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