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駕馬車”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冀中股份葛泉礦挖潛增效工作側記

發布時間:2021-11-26 14:30:01 冀中能源

“三駕馬車”構筑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冀中股份葛泉礦挖潛增效工作側記

面對異常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頻繁的拆除安裝等困難,葛泉礦牢牢咬定目標不放松,依靠保量、增效、降本“三駕馬車”, 保持了安全高效生產,為礦井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優化生產多出煤

隨著礦井開采年限的不斷延長,葛泉礦各生產頭面內多斷層、薄煤帶和陷落柱,或近沖擊層組織生產,施工、生產組織條件異常復雜,安全生產管理難度大。他們成立了“增產增收”攻堅領導小組,定工作方案,定激勵政策,定保障措施,抽調人員組成連續生產保障小組、機電運輸應急小組,職能科室超前研判生產條件變化情況,保證回采工作面滿負荷高效運轉。壓縮兩井檢修時間,提前兩班恢復生產,檢修期間完成13504焦煤工作面甩陷落柱。煤銷、洗選部門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根據市場行情和原煤回收率情況,竭盡全力增加精煤產量,順利完成增產增收任務。

煤炭資源應收盡收,顆粒歸倉,他們優化11917工作面過SF1斷層期間推進及支護方案,回收斷層附近40m煤柱2.5萬噸。超前謀劃1725工作面運輸系統調整及對接方案,實現安全增收煤柱資源1.1萬噸。

科技創新增效益

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不斷優化沿空留巷、爆破預裂等技術工藝,在13204工作面成功留巷430米,作為13203運輸巷使用,節省巷道掘進費用,并提前兩個月完成工作面圈定。在13204工作面拆除期間創新成組掩護支架自移撤架工藝,102個支架僅用13天便安全高效完成拆除,撤架效率提高近一倍。東井實行7號、9號煤分采分運分銷新方式,兩個工作面間歇式生產將7號、9號煤分離開采,穩定了產品各項指標,提高了用工效率,保證了產品銷路和售價。

依托8個省級創新工作室、13個市級創新工作室、7個創新工作站,自上而下、以點帶面,大力開展五小創新、合理建議征集、“百千萬”等技術創新、改造活動。今年以來,他們推廣創新成果58項,職工自主創新項目90余項,創造效益300多萬元,很好的詮釋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真理,為礦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深挖內潛降成本

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發揮全面預算管理作用,通過加大預算管控力度,合理調配、使用有限資金,嚴格核實預算外支出、材料消耗異常等情況,科學控制成本開支,財務收支更具計劃性、預見性。持續深入開展“增節降”活動,收集項目45項,《SF1斷層煤柱回收技術研究與應用》和《不同煤種采用交替生產做到分采、分運、分售,實現利益最大化》項目均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全面加強材料物資管理,合理優化庫存結構,加大廢舊物資復用,節約新材料投入。1-10月份,節約設備外委與材料外購費用62萬元,同期下降5%;利用廢舊物資制作或修理復用設備零部件、配件5300余件,節約資金48.3萬元。

(冀中股份葛泉礦 王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