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職工的“小期待”打包買單——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推進

發布時間:2021-08-24 10:20:35 冀中能源

 把職工的“小期待”打包買單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推進

“希望食堂能為夜班職工多準備些包子,餡兒香味兒足的,上來就能吃;更衣柜鐵皮老化銹蝕,衣物受潮穿上不舒服,要是能換一個就更好了……”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團九龍礦“黨政領導接待日”的現場,掘進區職工劉洋滿臉期待地說,在場的職工們也紛紛鼓掌應和,而就是那本記的滿滿的“問題清單”卻在之后的不久變成了職工滿意的“幸福賬單”。

峰峰集團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重要載體和工作著力點,以深學促實干,以實干得民心,讓廣大黨員干部受洗禮、有提升,讓職工群眾受教育、得實惠,杜絕了學習和工作“兩張皮”,走量和走心不同步問題,切實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為民辦事的不竭動力。

“職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下一步,我們要把善待職工理念落實到行動上、體現在工作中,真正讓職工工作勝任、收入滿意、內心愉快、身體健康、以企為家,不斷增強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存玉說。

該集團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把民生工程做到職工心坎上,把辦實事、解實憂落實在行動中,用“貼心”換“民心”,將“期待”變“驚喜”,用心用情用力,共同劃出企業持續攀升的“幸福曲線”。

“雖然我頭發不長,但是天氣逐漸轉涼了,下了夜班洗完澡后能吹干頭發,再也不用擔心感冒了,吹著熱風,心里也是暖暖的,礦黨政為我們職工想的太周到了。”萬年礦機電區職工暴志平邊吹頭發,邊笑呵呵的說著。“不僅如此,澡堂入口還安裝了感應擦鞋機,也給了我們一個不小的驚喜,工作了一天升井后洗個熱水澡,吹個自己滿意的發型,再把皮鞋擦的锃亮,誰說咱煤礦工人是煤黑子,從澡堂出來,個個都是精神小伙兒。”

民有所呼,企有所應。峰峰集團黨委將為民辦事實不實,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推進扎實不扎實的重要標準,突出問題導向,聚焦“急難愁盼”,切實解決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為民排憂解難中自覺踐行初心使命。

731日,一場百年不遇的暴風雨,讓峰峰礦區成了“災區”,家住峰峰新市區的大社礦職工李云鵬和他的父親九龍礦職工李清海愁眉不展,望著昔日溫暖的小家,如今卻滿目瘡痍,晾臺被“吹跑”,導致樓下4輛私家車不同程度受損;風雨倒灌,屋內家具物品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損,受損面積35平方米,累計損失達5萬余元。

“為職工辦實事,就是要把職工的冷暖疾苦,始終放在心上、擺在首位。李云鵬家里的情況,剛才通報的時候,大家也都知道了。我個人認為,咱們黨政工必須一起去,必須馬上去……“在83日領導班子晨會上,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大社礦礦長董賽軍斬釘截鐵的說道。

組織捐款、籌措慰問金、購置慰問品……風雨無情人有情,短短時間,24800元的慰問金和捐款先后送到了李云鵬的手中,一個個暖心電話、一句句噓寒問暖、一聲聲加油鼓勵,讓這個飽受風雨的“小家”感受到了企業“大家庭”的溫暖。

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幸福賬單”;“紅馬甲”“紅背包”服務隊,把“等群眾上門”變為“送服務上門”;優化流程、技術創新,把“小改小革”變為“智能助手”……一系列緊貼實際、服務群眾的有力舉措,將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向深里推進、往實里扎根。

大淑村礦開展了“我和礦工兄弟在一起——鼓勁加油保銜接”紅背包慰問活動。紅背包服務隊深入井下172401里下反掘工作面,為連日奮戰在井下生產一線的掘進區礦工兄弟送慰問、囑安全、鼓干勁,送去燒餅夾雞蛋、火腿、榨菜“鼓勁加油餐”200余份。

馬選廠機電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技術優勢,在信息智能管控上下功夫,以技術創新服務生產、方便職工。利用釘釘軟件APP,使職工請銷假手續實現線上快捷審批;自主設計“電子工作票”系統,省去了手工填寫和人工傳遞等中間環節,實現網上辦公,即節約了辦公成本,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為鐵路12道安裝聲光報警裝置,提高了行車及行人的安全系數……

(峰峰集團    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