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勇當改革創新的急先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小到一個企業,改革和創新都是引領發展、克難奮進的強大動力,都是實現基業長青的無限活力。
峰峰集團依靠改革創新歷經坎坷、走到現在,也必將依靠改革創新破浪前行、開創未來。在建設高質量發展百年強企的征程上,改革與創新從來不會止步。廣大共產黨員只有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支持改革、參與改革、深化改革中勇擔當、作表率,在強創新、善創新、促創新上動腦筋、下功夫,勇于當好改革創新的急先鋒、排頭兵,影響和帶動廣大職工積極投身改革創新的生動實踐,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
啟動跨越發展的引擎
100年披荊斬棘,100年風雨兼程。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弘的歷史畫卷,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中國成為迄今為止社會主義旗幟最為靚麗的國家。
取得如此前無古人的輝煌成就,奧秘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緊密結合中國實際,以強烈的改革思維和創新精神,開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道路,創立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黨勇敢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不斷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引領人民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
我們峰峰集團70多年的發展史,同樣是一部積極變革、不斷創新的創業史、創新史、創造史。作為一家開采條件復雜,水、火、瓦斯、煤塵、頂板“五毒”俱全的煤炭企業,我們正是依靠持之以恒的改革創新,經受了驚濤駭浪,戰勝了艱難險阻,取得了輝煌成就,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美麗蝶變。
在不斷改革中持續發展。峰峰集團自1949年建企至1977年,嚴格按照國家經濟發展方針政策,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艱苦創業,推進生產經營,跨進了全國十大千萬噸大局行列。
改革開放之后,企業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黨和國家一系列改革政策,結合企業實際,深化內部改革,加快經營機制轉換步伐,積極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實現了由工廠制向公司制的轉變。
1985年開始,峰峰集團緊跟行業改革步伐,層層實施經營承包責任制,大力改革領導體制和勞動管理,進入了投入產出六年總承包時期。大膽“松綁”,下放了人事管理權、流動資金使用權、成本開支權等12項權力,逐步建立了經濟責任制;推行噸煤工資包干,逐步擴大噸煤工資與效益掛鉤部分比重……這一時期,企業年年都有多項指標創歷史新水平,職工生活和企業面貌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上世紀90年代,企業黨委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大力實施原煤生產、銷售運營、精煤加工“三位一體”的經營策略,積極開展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調整產品結構,深挖內部潛力,多項指標創出新水平。企業獲得中國煤炭工業企業管理優秀獎。
21世紀初,峰峰集團黨委在“觀念創新”思路指引下,實施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完成“三供一業”移交,全面改革煤炭營銷體制、物資供應機制、資金管理機制,建立了一套員工競爭上崗、量化考核、末位淘汰、收入分配與貢獻業績掛鉤的新機制。
2003年7月,峰峰礦務局改制為峰峰集團有限公司,邁出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嶄新一步。
改革不僅是激發企業活力的“催化劑”,更是企業渡危求存的“救心丸”。在煤炭行業兩次寒冬里,峰峰集團都堅定“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信念,“挺”字為先,積極應變,實行了一系列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深層次改革舉措,讓企業扭轉了困局,渡過了難關,實現了穩健運營。
技術進步提高影響力。峰峰集團各級黨組織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理念,在科技創新上始終高度重視、不遺余力。企業建企以來70多年的發展,始終閃耀著科技創新的光芒。在經濟恢復時期的三年內,峰峰礦務局平均年產量達到132.8萬噸,是1949年的三倍,從而躋身國內煤炭行業第一方陣。
1956年,第一臺頓巴斯康拜因聯合采煤機在一礦投入使用,實現了峰峰采煤史上機械化采煤從無到有的跨越;
上世紀60年代,牛兒莊礦首次使用可彎曲型溜子和由頓巴斯康拜因改裝的采煤機組,開啟了峰峰礦務局普采機械化的歷史……
改革開放以來,峰峰集團堅持“科技興安”“科技興企”戰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獎勵,搭建創新平臺,鍛造了一支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涌現出一大批行業“領軍人物”,為企業發展增添了無限活力。
創新體系增強科研力。不斷完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學、研為紐帶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首席專家選拔機制,依托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加強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協作,幫助礦廠解決生產經營中的技術難題,促進企業科研能力持續攀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新”應用提升新水平。大力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提升了企業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
創新成果領跑全行業。改革開放以來,峰峰集團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科研創新成果。
激發做優做強的動能
改革不止步,創新無止境。黨的十九大以來,峰峰集團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用好上級政策,聚焦行業前沿,大刀闊斧深化各項改革,群策群力開展管理創新、科技創新,切實向改革要紅利、向創新要效益,解決了諸多難題,收獲了累累碩果。
充分釋放改革紅利。“攤子大、包袱重、用人多”,在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形勢下,很多老牌國有企業的這一通病,已經嚴重影響和制約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已是勢在必行。
該集團將改革列為七大專項攻堅行動的第一要務,瞄準制約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聚焦職工群眾關心關注的焦點問題,拿出自我革命的氣魄,刀刃向內,壯士斷腕,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規范用工管理、優化薪酬分配上,激流勇進,大步向前。
峰峰集團建立了干部交流機制,加大了重點崗位領導干部輪崗交流力度,對基層有關單位的紀委書記和紀委副書記、工資科長、設備科長、材料科長、經營調度室主任、組織人事部長、財務科長等重點崗位的科級人員進行了交流,促進了干部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健康成長。
在薪酬分配上,該集團突出重點持續發力,積極改革分配機制、激勵機制。今年四月份,為了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持續提高職工收入水平,企業實行了臺階式正向激勵政策,進一步擴大獎勵范圍,加大獎勵力度,從而使廣大職工乘勢而上、再上新高的熱情更高、動力更強。
全面激發創新活力。將“創新”寫入戰略方針,列入七大專項攻堅行動,把今年作為“創新年”……在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上,峰峰集團信念堅、力度大、方法多、舉措實,持續推進,毫不懈怠。
該集團上下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各類“創新工作室”為陣地,積極推廣“四新”應用,深入推進“四化”建設,扎實開展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手段創新,以創新解難題、提效率,靠創新提水平、增效益,讓創新的活力充分涌流,創新成果如雨后春筍般競相涌現,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廣大黨員牢記初心使命,發揚創新精神,喊響做實“我是黨員我帶頭,破解難題當先鋒”口號,積極投身“萬名黨員解萬題”活動。通過行之有效的管理創新、技術革新,僅去年一年就完成課題項目5897項。
廣大職工立足崗位實際,發揮聰明才智,積極參與“攻堅克難我獻策”、合理化建議征集、諸葛亮會等活動,圍繞解難題、增效益出點子、想妙招、開展“五小”創新,掀起全員創新的“頭腦風暴”,營造了“人人要創新、時時想創新、處處能創新”的創新環境,讓創新成果層出不窮。
當好改革創新的標桿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就是一個標桿。
改革永遠在路上,創新沒有休止符。實施“固本、開源、創新、做強”戰略方針,建設高質量發展百年強企,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迫切需要廣大共產黨員沖在前、干在先,當好排頭兵、先遣隊,影響和帶動廣大峰煤兒女為推進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貢獻智慧和力量。
要在深化改革中當先鋒。群眾看黨員,職工看領導。作為頭緒紛繁、持續推進的系統工程,改革能夠順利、能否成功,黨員領導干部是關鍵。
要有顧全大局的奉獻精神。改革不是皆大歡喜的請客吃飯,不是熱熱鬧鬧的文藝聯歡,總會觸碰到部分單位和個人的切身利益。這就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提高站位、顧全大局,發揚舍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在改革攻堅的關鍵時刻站得出來,豁得出去,帶頭擁護改革,帶頭自我革命,敢于帶頭削手中的權、去部門的利、割自己的肉。
要有迎難而上的斗爭精神。改革之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不是敲鑼打鼓、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黨員干部要不斷強化雷厲風行、說干就干的工作作風,說了算,定了干,看準的事、正確的事就要大膽地做、持續地抓,不被困難嚇倒,不因挫折止步。
要有追求卓越的進取精神。高質量的發展需要高質量的改革做支撐。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干就干一流,做就做最好”的進取意志,對各項改革創新工作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不斷完善制度機制、豐富載體手段,著力提升改革質效。
要在調查研究中做示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無論是謀劃改革方案、落實改革舉措,還是確立創新項目、實施創新手段,調查研究、了解實情都是極其重要的前提和基礎。
要吃透“上情”,做到上接天線。學原文、悟原理,聯系實際,深入思考,準確把握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刻領會上級黨組織、企業黨政的決策部署和指示要求,不能望文生義、斷章取義。
要摸清“下情”,做到下接地氣。帶著問題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職工,全面了解安全生產、經營管理、轉型升級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對本系統、本專業、本單位工作的成績和不足、優勢和短板了然于胸,對廣大職工的思想動態、所需所盼及時掌握,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動態準。
要了解“外情”,做到信息通達。與時俱進才能持續發展。坐井觀天,閉門造車,改革創新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深化改革創新,就要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強化對標意識,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市場行情、專業前沿,虛心學習同行業先進企業、兄弟單位的經驗做法,不斷完善改革舉措,提升創新質效。
要在攻關創新中作表率。“我是黨員我帶頭,破解難題當先鋒”。這既是“萬名黨員解萬題”活動的目標定位,也是企業依靠創新走向未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更是共產黨員踐行初心使命、發揮模范作用的充分體現。
要大膽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如果安于現狀,墨守成規,囿于固有的條條框框不求突破、不敢變通,任何創新都無從談起。因此,理念創新是第一位的創新。
要堅持問題導向。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要牢固樹立“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解決問題就是創新”的理念,緊緊圍繞制約安全、影響生產、妨礙發展的諸多“攔路虎”,調動知識儲備,激發智慧潛能,剖析問題原因,探索解決途徑,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和創新攻關,以“不破樓蘭終不還”“不打勝仗不收兵”的韌勁,堅持不懈攻克難題、打開局面。
要練就過硬本領。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當好先鋒、做出表率,首先得有解得了難題、闖得過險關的真本事、硬功夫。這就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始終保持強烈的本領恐慌感和能力危機感,自我加壓,勤學善思,學理論、學業務、學技術、學經驗,豐富知識儲備,提升知識層次,當好學習的標兵。
正所謂“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行動是最好的引領,實干是最好的示范。在峰峰集團集團各級黨組織的組織引領、服務保障下,廣大黨員干部要以黨的百年華誕為動力,以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為激勵,砥礪峰峰品格,發揚峰峰特性,創新進取,以拼搏實干、久久為功的闖勁和斗志,當好改革創新的先鋒和表率,帶領廣大職工守土盡責、團結奮進,推動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昂揚奮進。
(峰峰集團 王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