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來的“股份速度”——冀中股份公司20萬噸玻纖項目開工建設一周年側記

發布時間:2020-08-20 08:12:30 冀中能源

拼出來的“股份速度”

——冀中股份公司20萬噸玻纖項目開工建設一周年側記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盛夏時節,走進位于沙河經濟開發區的冀中股份公司20萬噸玻纖項目施工現場,一座座現代化廠房矗立眼前,迎面而來的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機器轟鳴,焊花飛舞,工人們正緊張施工,一座現代化玻纖工廠已拔地而起。截至到目前,1號池窯拉絲聯合廠房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70%;原料廠房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98%;粉料加工廠房-筒倉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91%;成品庫首批設備進場,項目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0101.jpg

 0102.jpg

而誰能想到,這里一年前還是一片野草雜生的低洼荒地。

 0103.jpg

8月12日,冀中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兵文冒雨到20萬噸玻纖項目現場調研指導工作,稱贊他們勇于擔責,實干擔當,在短短一年時間里,拼出了項目建設的“股份速度”。

 0104.jpg

這速度是怎么創出來的?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走進了20萬噸玻纖項目現場。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來到工地彩鋼臨時搭建的辦公區,“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大幅標語首先映入眼簾,項目建設者們完成任務目標的決心和信心撲面而來。走進不足40平米的簡陋會議室,規劃圖、施工進度圖等十五張圖把四面墻上都掛得滿滿的,讓人覺得這不是一個會議室,更像是一個作戰指揮室。

 0105.jpg

“時間再緊,也要完成任務,決不辜負企業重托,決不讓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在我們手上錯失!”一年前,冀中新材總經理張吉運代表所有項目籌建人員向全公司立下莊嚴承諾。

超常規任務,須用超常規的舉措來完成!

——時間是“逼”出來的。為了搶時間,他們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不給自己留一點兒寬松。

會議室內,除了整體規劃圖和總體施工網絡圖之外,其他的諸如1號池窯拉絲聯合廠房、粉料加工廠等十幾個獨立項目均以“今年12月26日項目整體具備點火條件”為節點,把工序和任務倒排,分解到月、周、日。對照這些施工圖,他們每天早8點日調度,安排任務,協調組織;每天晚8點碰頭,總結分析,當天進度如何,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特別是進度完不成的,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想方設法都要把虧欠的進度補回來。

 0106.jpg

——時間是一點點兒“摳”出來的。為了搶時間,他們精心算計,幾乎所有的工序都是平行作業。

在浸潤劑車間施工中,一邊下部砌墻,一邊上部澆筑混凝土;在鋼結構施工中,一邊做屋面彩鋼板,一邊噴涂防火涂料;在粉料廠房輔助車間,一邊底層地面回填,一邊上層混凝土澆筑……而這樣做只為提高效率,縮短時間。

 0107.jpg

“今年的8月11日,正如天氣預報預測,大雨在晚上傾盆而下。而在白天,污水處理站剛巧到了釬探與打墊層的施工環節。墊層是應對雨水天氣的關鍵。按流程來說,只有在釬探施工完成后,才能打報告申請,由地方與股份公司進行聯合驗收,驗收通過后才能打墊層。但是,想到晚上將有大雨來臨,墊層打不上,大雨一澆,沒個三五天,甭想進行下一步??紤]到這一點,我們一邊加快釬探施工,一邊打報告,釬探一完成,驗收人員也到了,當天下午便打好了墊層,為避免天氣影響施工進度搶出了時間?!?/span>

 0108.jpg

“在1號池窯拉絲生產線的3間輔助用房施工中,按平時作業方式,鋼筋綁扎與模板作業將在3間輔助用房交叉進行,完成整個施工需要45天,主要是存在著因工序銜接不緊而中間‘等’的時間太長。發現這一問題,我們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進行討論研究,集思廣益,最終采取了3間輔助用房同時綁扎、同時模板施工的平行作業方案,最后使整個工期又搶出了5天時間。”冀中新材副總經理王東杰介紹說。

 0109.jpg

——時間是在現場“盯”出來的。為了搶時間,領導班子和工程技術人員堅持24小時值班,不分晝夜堅守現場。

驗收工作是項目施工中的重要一環,也是他們日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按要求來講,上道工序不驗收,下道工序就不能進行,特別是鋼筋澆筑等隱蔽工程更是這樣,只有如此才能確保整個工程質量。為此,及時驗收,是既要搶時間又要保質量的關鍵環節。

4月5日,冀中新材項目管理部負責人郭軍航值班。按照當天進度安排,粉料加工廠房基礎鋼筋施工工作將在晚上8點結束,需要組織工程驗收??傻搅?點,由于施工中鋼筋綁扎原因,進度延后。郭軍航就一直盯在現場指導,擼起袖子下手一塊干,直到凌晨1點才完成了驗收,從而保證了下個工序在第一時間開始。“我們每天都是這樣,平均一天要驗收十幾次,多的時候甚至二三十次,都已經習慣了?!?/span>

 0110.jpg

不分白天黑夜,施工完成,馬上驗收,驗收合格立即進行下一道工序,就是這樣,確保了工程質量,更搶得了時間,減少了“等”的過程,加快了“趕”的腳步。

正是憑借著一系列細之又細的超常規舉措,他們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創出了令人驚嘆的速度和效率。

這是一場與困難的較量

跑辦手續,協調組織,督促進度,組織驗收……整個項目建設千頭萬緒、工作繁雜、問題不斷。而受日益嚴格的地方環保政策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建筑原料運輸供應受阻、施工人員緊張等一系列新難題又接踵而至,徹底打亂了項目建設的預定節奏,嚴重影響了項目原有的施工安排。

 0111.jpg

困難再大也要保證工期!

2019年12月份,邢臺當地的環保政策一度嚴格到區域內所有商砼站全部關閉。運輸車輛需要層層環保審核不說,項目所需的水泥混凝土等建筑原料供貨也斷線了。

原料一天到不了,項目就一天不能開工,整個項目進度也要相應推遲。這無疑是卡住了項目建設的“脖子”。眼看工地就這么停在這兒了,負責原料進貨的人員上了火,張吉運也是急得起了一嘴的大燎泡。這段時間,從公司,到籌建處,大家都行動起來,找政府部門申請,協調施工單位,想辦法找貨源,升級運輸車輛排放標準,最后,通過多方努力,原料進場問題終于解決了,把環保帶來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0112.jpg

環保影響還未完全消除,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使原定于1月30日的開工計劃被再次推遲,又給項目建設帶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

雖然復工時間不能確定,但是準備工作他們一刻也沒有停止。為此,1月31日,他們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前提下,項目部人員全部進場。一邊時刻關注上級政策走向和建筑工程類項目復工動向,一邊積極做著隨時復工的各項準備。2月6日晚上11點,在獲悉允許復工的政策后,他們連夜起草復工申請報送相關部門,靠著前期的精心準備,相關部門一次驗收通過。2月10日項目建設正式復工,成為河北省南部最早開工的項目之一。2月13日,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到冀中股份20萬噸玻纖項目建設工地調研,對項目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0113.jpg

雖說是允許復工了,但疫情影響還在持續。因為一旦有一人發生疫情,就意味整體工程又將陷入無限期停工,后果不可想象。因此,疫情防控也不能有一絲松懈。現場人員一人一檔、及時上報個人信息、每天公共場所兩次消殺、人員早晚測體……這也使原本繁重的工作更加繁重。“疫情期間,上級文件天天有,各種信息天天報,而自己原本的工作也只能加班加點干。”冀中新材辦公室主任李奎介紹說。

 0114.jpg

然而,疫情所帶來的困難遠不止于此,人員、材料、設備方面的短缺也成為影響進度的關鍵。疫情期間,削樁頭崗位人員因為疫情封村無法到崗,他們想盡辦法取得聯系后,在嚴格落實疫情措施的前提下,又通過從市到縣,從鄉到村,層層溝通協調,拿到通行證的當天夜晚,就將人員接回施工現場投入工作。

 0115.jpg

隨著疫情形勢好轉,當地施工隊與作業人員陸續返工,從最初復工時的50人,到3月底400多人實現全部進場。憑借著精心組織、科學防控,廠區作業人員確診、疑似病例始終保持“零”狀態,也為確保進度奠定了基礎。

這是一次對責任擔當的大考

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建成一座現代化的玻纖工廠,從項目奠基開工的第一天開始,所有籌建人員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責任和壓力。

一切為了項目,從開工第一天起,所有人都各就各位、堅守職責、密切配合,不講困難、不講條件。

時間在跑,他們也在跑,而且力求跑在時間的前面。在責任與任務面前,他們總是嫌光陰太短、天亮得太晚黑得太早,雙腿還是跑得太慢、太慢,在他們的日程時間表里,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沒有了星期天,沒有了節假日,忽略了家里父母的掛念,把妻子兒女的牽掛放在了腦后。

 0116.jpg

1月31日,大年初七,別人還在享受闔家團圓的快樂,參與項目籌建的所有人員卻“一人一箱方便面、兩箱餅干”,住進了施工現場臨時辦公地點。天氣寒冷,地處郊外,沒有供暖,每個人晚上也只能靠多蓋一床被子取暖。為了盡早爭取項目復工,為了復工后的疫情穩定,為了項目的盡早加快推進,他們堅守崗位,盯在現場,一住就是30天。

已經58歲的張吉運,不單單是20萬噸玻纖項目的負責人,同時還是金牛玻纖公司的總經理。每天的日常就是在兩個單位間穿梭奔波,忙完了金牛玻纖的管理事務,一刻不停地趕往項目工地,盯現場,察進度,主動與地方部門協調溝通,解決問題。壓力大不大?大;工作忙不忙?忙。但“這就是我的責任與使命?!奔易∈仪f的他,今年還沒有回過一次家。

冀中新材副總經理曹宏偉,同樣身兼冀中股份公司發展規劃部的副部長,一年來也只是休息了一天。連續作戰,“白+黑”“5+2”,同樣已是常態。即使這次接受采訪,也因為工作一推再推,直到8月14日晚上8點才抽出時間跟記者見了面。

 0117.jpg

窯爐熔制技術工藝的先進性決定著項目投產后的效率和效益。冀中新材總工程師任建峰從去年四月份借調籌備處,就一門心思撲在技術創新上,帶領技術團隊與國內專業院校、美國公司積極合作,努力攻克窯爐熔制的工藝難題。由于時差問題,為了就著美國專家工作時間溝通,他們只能犧牲休息時間,在與美國專家近10次的電話視頻研討中,每次都是在深夜一兩點進行,有時候討論完天也就亮了,他們又繼續梳理分析。

類似的故事,籌建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項目建設初期,王東杰每天晚上10點離開工地,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到公司繼續組織資料,常常工作到夜里1、2點;李奎,孩子還小無人照看,疫情期間,每天上班前都是先把孩子寄放在工地附近的親戚家;郭軍航,在項目建設的關鍵時期,為了不影響工作,天天早晨7點鐘便把上小學3年級的丫頭放到了學校門口,比學校開門早了整整半個鐘頭……

 0118.jpg

 0119.jpg

正是因為這種拼的精神,冀中新材干部職工才創出了這樣的“股份速度”。距離實現年底目標只剩不到5個月時間了,他們決心以趙兵文董事長講話精神為引領,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決戰決勝后5月,堅決完成“年底具備點火條件”的建設目標。

(李建帥)

記者手記:

在這次對公司20萬噸玻纖項目建設一周年的深入采訪中,感受最深的是大家這種搶時間、搶工期、保進度、保目標的責任感、緊迫感,體會最深的則是困難面前,大家敢擔當、敢負責、敢作為的拼搏精神。困難再大,大不過我們的責任和擔當。而這也是對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在突發新冠疫情、環保政策嚴重制約等極端困難條件下,項目建設取得如此成就的最好詮釋。

回去路上,從車上遙望20萬噸玻纖項目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廠房,不禁想起習近平總書記那句話: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公司20萬噸玻纖項目就是一群奮斗者的故事,而股份公司做大做強的新征程中,這樣的奮斗故事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