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股份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打造循環發展體系

發布時間:2020-08-19 09:30:57 冀中能源

冀中股份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打造循環發展體系

蜂飛蝶舞、鳥鳴魚游,草木青蔥、百花爭妍。8月,當你步入冀中股份各處廠礦,映入眼簾早已不是煤灰、礦渣、矸石山……而是優美的環境和勃勃生機。

近年來,冀中股份始終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為引領,不斷加強綠色生態礦山建設,打造生產、生活、生態循環的綠色發展新體系。

煤礦中水是一種可回收利用的水資源,直接外排不僅導致環境污染,還會造成水資源浪費。中水雖不能直接飲用,卻可以在處理后用于庭院沖洗、園林灌溉。冀中股份通過優化改造礦區中水回用管網,不斷探索中水回用新途徑。東龐礦推進實施了“中水綜合利用系統”,建成礦井水、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確保所有污水全部進行處理并達到生產用水標準,既可以用于電廠、洗煤廠等單位重復使用,也可以用于礦區綠化、景觀水系、降塵及環境衛生等各個方面。邢東礦優化改造辦公樓、生態園金牛湖的中水管網,在原有供水管路的基礎上,連接至中水池。優化供井下中水管路,污水處理站中水池連接至副井口蓄水池,并就中水管路進行保溫和防腐處理。通過改造,全礦辦公樓沖廁、金牛湖澆灌、煤場沖車系統、原煤線分級篩、破碎機、皮帶機、刮煤機等26個卸載點的高壓噴霧設備,接通中水管路,實現噴霧、降塵中水回用。

處理后的中水完成了綠色“蝶變”,在實現生活污水循環利用的同時,又為打造無塵化綠色礦井提供了水源,實現了生產、生態、生活循環發展。

除了中水排放,矸石山是影響煤礦環保的又一個難題。矸石是煤炭的伴生品,跟隨烏金升井分揀后,就被運往矸石山。“大風揚塵,雨天泥濘”,罪魁禍首就是矸石山。冀中股份把矸石山綜合治理,作為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重頭戲。葛泉礦在矸石山上栽種了耐旱深扎的爬山虎、柏樹、黑麥草、紅花槐等綠植,并從礦井水處理廠引中水至矸石山的新建蓄水池,在矸石山頂及周邊布置6條輸水管道,新裝5個射程半徑達38至65米的HY-70渦輪式全自動旋轉噴頭,20多個射程半徑達10至15米普通噴頭,配備了3臺可移動霧炮,利用礦井處理后中水噴淋、綠化和降塵。種種“硬核”舉措大大提升了矸石山及周邊的整體環境。如今,葛泉礦矸石山整體綠植覆蓋面積達到70%以上,噴霧覆蓋面達到90%以上。

如果說山水之美,天造地設,無需努力;那么,建設之美,則顯現功力,日久方成。冀中股份秉承綠色發展理念,把環境保護、生態建設與循環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讓綠色成為企業發展的最美底色。

(冀中股份宣傳部  殷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