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十八座矸石山實現“美麗蛻變”

發布時間:2020-08-06 10:16:23 冀中能源

昔日“黑色地標”今朝“綠色名片”

峰峰集團十八座矸石山實現“美麗蛻變”

盛夏時節,山上綠草如茵,綠植高低錯落,間或有紅的、粉的花朵點綴其中,鳥兒不時從上空飛過。目光所及,滿眼皆是自然生態的勃勃生機。

1596682944238310.jpg 

這是8月3日記者在峰峰集團羊東礦矸石山腳下看到的美景。這是矸石山嗎?是的,不僅羊東礦是這樣,峰峰集團所屬18座矸石山都是這樣。

  具有上百年煤炭開采歷史的峰峰集團,是國家重要煤炭生產基地之一,在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現代化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同時,也留下了一座座黑色矸石山,高達近百米,堆存總量3600萬噸,占地總面積123萬平方米。由于長期露天堆放,對礦區及其周邊地區的大氣質量和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隨著國家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矸石山綜合治理與生態恢復迫在眉睫,成為煤炭企業必須攻克的重大難題。

  與此同時,峰峰集團黨政領導也深刻認識到:企業不僅要造富一方,更要保一方凈土,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他們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用行動詮釋國企責任與擔當,艱難探索,大膽創新,按照“一山一策”“一面一策”思路,從2018年開始對所屬全部矸石山開展大規模的治理和生態恢復。

  矸石山治理,是綠與黑的博弈,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每座矸石山坡度近80度、堆積松散、穩定性差、沒有土壤,植被無法存活。山上覆土,坡度太大,施工異常困難,治理初期經歷了固土被沖、樹苗枯死多次失敗。面對困難,他們積極尋找治理路徑,對有空余場地的矸石山,自上而下削坡分級,進行傳統覆土綠化;對無空余場地、不能削坡的矸石山,創新邊坡防護技術攻克固土難題,采用點播、噴播、梯田方式綠化。同時為每座矸石山配套建設圍擋、道路和排水、噴灌、電控等系統。在此基礎上,精心選擇和養護植被,成效顯著。截至2020年7月底,峰峰集團完成矸石山綠化面積102.6萬平方米,實現閑置矸石山綠化率100%、生產礦井矸石山綠化率80%以上,徹底解決了矸石堆積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昔日矸石山,今朝換新顏。以前黑塵飛揚、人人遠離的矸石山,經過治理、修復,已是一座座青山,與周邊的村莊、農田、工業廣場構成了一幅和諧相伴的生態畫卷。

參與峰峰集團矸石山治理課題研究的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劉小丹博士說:“峰峰集團如此大規模治理矸石山在全國尚屬首例,而且見效快、效果好,土壤和植被已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

(劉芳  葉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