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為18座矸石山披上“綠衣裳

發布時間:2020-06-18 09:38:06 冀中能源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為18座矸石山披上“綠衣裳”

“在環保項目上該花的錢必須花,該投的錢決不能省。”6月5日,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存玉告訴記者,2019年以來,該集團矸石山治理單項投入近1億元,完成了18座矸石山綜合治理。

基層動態:峰峰集團:為18座矸石山披上“綠衣裳”.jpg

近年來,峰峰集團積極響應國家、省、市對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和要求,始終把矸石山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堅持“還清舊賬、不欠新賬”的原則,創新編織“一山一策”綜合治理方案,相繼開展矸石山削坡、圍擋、雨水收集渠、收集池、覆土、種植、澆灌、養護等整治工作,實現了閑置矸石山綠化全覆蓋,生產礦井矸石山綠化率80%以上。

“不是所有的土壤都可以植被,必須對土壤進行改良,植被才能存活,矸石山治理才能解決。”該集團九龍礦后勤副礦長侯培雄說。九龍礦堅持“花園式礦山”創建理念,大力推進矸石山二期綜合治理工作,通過采取回填優質黃土、栽種適宜植被、硬化矸石山周邊地面等措施,徹底解決了矸石山周邊場地道路揚塵。

“中國最美礦山”梧桐莊礦在原有矸石山南側、北側種植爬山虎、火炬樹的基礎上,對新增裸露矸石進行覆土綠化種草,繼續向兩側延伸覆土綠化11000平方米,增加植草面積14000余平方米。

“過去矸石山是峰峰礦區的天然地標,想找哪個礦,看一下那又黑又高的矸石山就知道方向了。”而如今,矸石山綜合治理成效逐步顯現,山上綠樹掩映,青草相接,鳥語花香,已經成為了礦區怡人的新景觀。此外,針對不同植被特征和土壤性質,峰峰集團按照喬、灌、草與藤蔓植物相結合的植被養護方法,抓住春夏植被宜于生長的有利時機,全力實施矸石山補植補栽和綠化養護工程。

羊東礦根據日照時長,噴淋布置及回填土質情況,在一坑矸石山排水溝種植楊樹200棵,在一坡、二坡、三坡西側、南側、東側的馬道內側種植側柏850棵,火炬樹400棵,累計種植1450棵,全力打造“點上成蔭、線上成景、面上成林”的生態矸石山。

辛安礦為解決矸石山北側坡度大、養護困難的問題,就地取材,將較大矸石塊壘堆梯田,并采用馬道梯田與點播綠化相結合方式,完善“砌筑擋墻”、“排水系統”“道路建設”“噴灌系統”、“電控系統”等輔助配套措施,進行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無害化處置,達到礦山經濟和生態環境雙贏的效果。

滏水服務中心因地制宜,針對二礦矸石山實際,采用原位無土快速生態修復技術推進環境治理。3月份開展大面積的環境改良工作,6月份見綠見林。

通順公司創新制度管理,建立矸石山維護臺賬,定期組織黨員干部職工進行義務勞動,先后種植椿樹苗5390棵,側柏265棵,柏臘200棵,實現了閑置矸石山綠色全覆蓋。

昔日的輝煌,今日的蝶變,明日的新生。“峰峰集團將積極推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綜合利用技術和產品,從‘以堆存為主’逐步過渡到‘以利用為主’,依靠科技進步,努力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劉存玉說。

(峰峰集團宣傳部  楊艷強 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