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長城網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以“四效”管理為抓手 賦能高質量發展
當前,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堅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聚焦改革發展,緊緊圍繞“固本、開源、創新、做強”八字方針,優化管理創新,聚力提質增效,以強力推進降本促效、提質增效、科技創效、減人提效“四效”管理為抓手,攻堅克難保目標,強化管理穩運營。截至9月底,完成原煤產量1816萬噸,精煤產量515萬噸,營業收入230億元,超額完成既定目標,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步履鏗鏘。
降本促效,打造低成本運營煤炭企業
“我每天井下盯裝運、井上對賬單,做到了能在井下轉運的設備不升井,堅持了零部件以舊換新領取,杜絕了材料丟失和浪費現象,僅今年回收的廢舊螺絲、螺帽等物品就有2000多斤。”在九龍礦三采區開展的“我們的工資從哪里來”討論會現場,核算員馬少強的發言贏來陣陣掌聲。
降本節支始于心,提質促效踐于行。只有把一點一滴都看在眼里,才能將一分一厘放進兜里。
今年以來,萬年礦創新實施了成本管控預警通知管理辦法,實現了高密度監測、高精度管控、高預警通知。對實際發生額達到本單位預算總額80%的,實行一級預警,下發《一級預警通知書》;達到預算總額90%的,下發《二級預警通知書》;達到預算總額100%的,控制該單位所有材料的領用并下達《材料停發通知書》,組織該單位進行成本超支分析,并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到位。
“一優三減”的落地落實,實現了系統集約高效。新屯礦圍繞全年產量目標,通過優化巷道布置,引進雙臂液壓錨桿鉆車、卡軌車等設備,實施14272工作面和-600下山煤柱工作面連采,減少了采煤工作面數量和用工,擴大了工作面可采儲量,提高了單進水平,降低了頻繁搬家倒面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數據顯示,1-9月份,本部煤炭完全成本同比降低32.6元/噸,總額節支3.7億元。原煤礦同比下降25.7元/噸,成本總額降低2.9億元。
提質增效,打造高質量發展“峰煤品牌”
峰峰集團是被譽為“工業精粉”焦煤的主要產地之一,依托得天獨厚的煤種優勢,“把煤做精”的“精煤戰略”,打造了峰峰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峰煤品牌”。
加強洗煤質量管理,全年精煤回收率比預算提高2%,增產精煤18萬噸……面對集團制定的一項項具體目標,馬頭洗選廠攻堅克難,走向創新之路。
馬頭洗選廠瞄準選煤科技前沿,建設數字智能化選煤,針對入洗難選煤時,中煤損失不穩定、浮選精煤灰分高等問題,通過安裝中煤磁選尾礦TBS干擾床分選工藝,解決了重介為浮選“背灰”的被動局面;自主設計、安裝的兩臺弧形篩、一臺離心機,增大粗精煤的處理能力,使精煤水分降低了0.3%;創新使用的超級旋流器,使原煤處理能力進一步提高的同時,年可節約電費40萬元。截至9月底,精煤回收率累計完成57.12 %,超計劃4.12%,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加快資產盤活,落實變現方案。設備租賃公司1324臺設備已完成評估,報集團公司審核;運銷分公司2處房產和新三礦閉井回收1232臺設備,10月15日掛牌交易,可變現資金6800萬元。
推進債權清收,降低資金占用。制定專項工作方案,按照“一戶一策”原則,尋找有效資產,加強督導考核,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截至9月末,累計清收陳欠3.4億元,完成全年3.5億元目標任務的97%。
科技創效,打造技術密集型智能礦山
切頂卸壓沿空留巷,夾縫中騰挪,讓煤炭資源“顆粒歸倉”;TDS機器人選矸,烏金上裝扮,讓挑選矸石“智能科幻”;采空區沉淀,地心處凈化,讓礦井排水“清潔達標”; 變電所“機器人檢測”,主副井“無人機巡檢”……
22項成果通過冀中能源集團和河北省煤炭學會等市廳級以上驗收鑒定;7項科技創新成果通過省部級以上鑒定評價,達到國際先進和國際領先水平。在峰峰集團,大眾創新、全員創效的氛圍空前濃厚,技術創新、科技創效的成果競相迸發。
在采煤工藝上,萬年礦采用綜采工藝,日產原煤可達6000噸。辛安礦在112165切眼工程中采用綜掘摸頂掘切眼配頂安裝技術,創效上百萬元。
在支護工藝上,九龍礦采用柔性強力網回撤工藝,增強了支護效果,保障了支架安全回撤,縮減了生產接續時間。
在皮帶運輸上,大淑村礦東翼一部、東翼二部、東翼三部等7臺原煤運輸皮帶采用新型自清煤鏤空滾筒,有效清理底皮帶積煤,大幅度減少皮帶跑偏現象,保證設備穩定運行,延長了皮帶使用壽命。新屯礦制作膠輪式膠帶輸送機底彎穩固裝置,可為礦井節約一套SSJ-1000型膠帶輸送機設備,有效降低了機電事故率。
在“三下”采煤攻關方面,與專業院校在大社礦開展頂板離層注漿技術研究,在牛兒莊采礦公司開展工廣煤柱協調開采研究,實現新技術推廣應用和成果轉化。1-9月份累計采出“三下”壓煤650.56萬噸。
在挑選矸石上,梧桐莊礦創新使用了TDS智能矸選機,采用X射線智能識別,自動控制陣列式噴嘴智能分選,進入了機器人智能選矸新時代。今年1-9月份,共選矸19萬噸,降低鐵路運輸費用550萬元,節省洗選加工費用530萬元,節約電費 15萬元,減少人工費用25萬元,綜合創效約1100萬元。
減人提效,打造精干高效職工隊伍
本著“小機關大服務”的原則,峰峰集團積極優化結構調整,合力整合同質業務,全面推進“服務型機關”建設,全力打造精干高效機關。
撤銷發展規劃部,其職能全部劃入企業管理部,財務部投資計劃職能劃入企業管理部;撤銷離退休管理中心、老干部處、離退休管理中心黨總支,其職能全部劃入組織人事部;工程研究中心掛靠華北重型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不再計入機關編制內。
目前,集團公司機關部室由原來的19個減至16個,精簡3個;機關管技人員由年初的358人減至336人,減少22人。
同時,按照“生產夠用、其他精干”的原則,結合各生產礦井實際,出臺了《本部生產礦井機構改革指導性方案》,各生產礦井聞令而動,蹄疾步穩、有力有序進行了機構改革。
到目前,各生產礦井通過大區制、大部制改革,減少區科設置42個、管技人員332人;清退地面臨時用工及退休返聘人員300人;清理在冊不在崗長期曠勤122人;合理調劑地面單位和去產能職工,累計分流調劑420人;辦理內部退養77人、離職托管114人。(段維佳、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