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新浪網
峰峰集團:攻堅克難看黨員“硬核擔當”
“為提高安全系數,降低勞動強度,4月份,我們在工作面創新使用端頭增高支架,日節約臥底用工6人次,多回收煤炭660余噸,創效500余萬元。”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大淑村礦黨員、一采區區長蔡瑞強說。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煤炭市場下行壓力增大影響,峰峰集團的生產經營形勢面臨著挑戰。在這特殊時期,集團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出先鋒隊、主力軍作用,開展了“萬名黨員解萬題”活動,通過實施“黨員立足崗位選題—支部綜合調研定題—黨員攻堅克難解題—支部指導審查驗題—黨委表彰獎勵推廣”五步工作法,層層推進,展現出廣大黨員的“硬核擔當”。
直面問題勇擔當
當前,峰峰集團緊緊圍繞中心任務,聚焦企業轉型發展的重點、安全環保的難點、職工關心的焦點,直面問題,選題立項。本著簡便易行、實用有效、可復制推廣的原則,通過小改小革、修舊利廢、管理創新、發明創造等方式進行課題攻關。截止目前,7436名在職黨員共申報課題立項三大類6414項,其中安全生產2766項,降本創效3006項,節能環保642項。
“15449N工作面在回采的過程中經常發生壓架事故,嚴重影響了回采進度,我們就把這個課題進行立項,一定要徹底解決問題。”九龍礦二采區黨支部書記馬艮良介紹,工作面因支架頂梁下沉后,常把安全閥壓壞,不僅損壞了設備,也給工人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
關鍵時刻彰顯擔當,黨支部發動全體黨員聯合破題攻堅,通過連續八個班次的現場觀察,三次專項課題研討會,找出了支架損壞變形的“癥結”,制定了將安全閥下移200毫米的改造方案,有效保證了大柱在歷次承壓卸載后安全閥的完好,較去年來壓后需全部更換的情況,今年壓實78個大柱中,只需更換28根,減少更換50根,節收100余萬元。
多點發力齊增效
“黨員在一線處理、辦法在一線研究、措施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不論是在地心深處的百里巷道,還是在震耳欲聾的生產廠房,亦或是服務職工的現場一線,處處可見廣大黨員干部奮斗的身影……
梧桐莊礦黨員陳佳根據八采南部地質現狀,調整布置方式,將巷道布置在八采南部膠帶巷外側的斷層落差較小位置,減少巖巷掘進工程量200米,節省巷道掘進費用100余萬元。
九龍礦黨員技術骨干牛國強依托創新工作室,開展了《水倉高低水位自動報警監測裝置》的科研攻關,通過設計水倉水位電子感應裝置,改變了該礦井下北三加壓泵房靠人工觀測水倉水位情況的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成本10萬余元。
萬年礦黨員侯蘭芳通過將報廢閑置的架桿按規格要求進行切割再利用,變廢為寶,每月可節約材料費16300元。
羊東礦建立“黨員課題研討中心及萬名黨員解萬題工作室”,每月組織不少于2次專業攻關活動,研討項目推進中所遇困難的解決辦法、確立攻關具體措施,確保課題攻關不跑偏、見實效。
創新成果促發展
“現在,我們對火車運輸過來的原料煤也實現了自動采樣,不僅減輕了我們的勞動強度,還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檢驗的準確度。”峰煤焦化公司生產準備車間采樣工馬建華自豪的說。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車間主任趙鵬飛勇挑重擔,針對火車來煤量大、人工手稿采樣耗時耗力等情況發起了技術攻關,帶領技術人員查閱圖紙資料,學習先進技術,并結合車間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創新改造,最終實現了火車自動采樣系統的成功運用。自此,峰煤焦化公司成為邯、邢地區首家實現以火車自動采樣作為結算依據的焦化企業。項目改造完成后,成功實現采樣班組減編兩人,每班減少用工兩小時的良好效果。
“井下支架不用升井就能檢修,真是省時又省力!”在大淑村礦一采區,職工們都對工作面新設立的支架維修點點贊。
從前,支架安裝需要從地面到工作面的兩次往返運輸,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為此,該礦一采區黨支部組織黨員在井下-800設立了井下支架維修點,可以第一時間對支架進行修護,還節省了人力成本,獲得到了工人們的好評。截至目前,共檢修支架67架,每架可節約返廠維修費用2萬元。
在峰峰集團,一項項成果的經驗轉化正在形成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新引擎,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