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2020年6月6日頭版頭條
冀中能源集團以產業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
把創新作為轉型升級的主動力
“2019年,我們投入研發費用近9億元,研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1.62%,同比增加2億多元。”冀中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國占介紹,冀中能源集團把創新作為轉型升級的主動力,在新舊動能轉換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在冀中能源集團邢東礦井下11233工作面,一排兩層樓高、類似龍門吊的礦用液壓框架式起吊裝置安裝到位。液壓支架搬家倒面從此變得簡單。
抹去額角滲出的汗珠,邢東礦綜合預備區職工檀正平長舒了一口氣:“礦上要求‘兩天三架’的任務可以輕松完成了。”
液壓吊功能有這么強大?
檀正平站在液壓吊框架之外,邊演示邊介紹,起吊裝置由移動橫梁、行走裝置、主體伸縮框架組成;每組配備6個起吊鉤,通過軌道裝置可以在12米范圍內橫移、縱移和自由滑動,靈活方便。通過此裝置,支架安裝作業時間大幅縮短,風險也大幅降低。
從“煤黑子”化身“煤亮子”,檀正平和同事們享受著科技進步、裝備升級帶來的便利。
近年來,冀中能源集團聚焦煤炭主業,把安全、綠色、高效作為發展方向,內穩外擴、增減協同,推動煤炭安全綠色智能高效開采,產業集中度和生產集約化水平顯著提高,年產能90萬噸以上礦井產量占比保持在80%以上。
峰峰集團難舍“焦煤情結”,連續整合青海、云南的焦煤資源;邯礦集團技術輸出俘獲芳心,在山西多地續寫“托管姻緣”;邢礦集團先行先試,在新疆、山西蹚出混改新路……七家產煤子公司創新思路,握指成拳。2019年,冀中能源集團煤炭板塊實現利潤近33億元。
傳統制藥板塊自主研發實現重大突破。華北制藥集團重組人源抗狂犬病毒單抗注射液完成三期臨床試驗,乙肝疫苗在全國二類疫苗市場占有率超過60%。他們積極推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6個品種8個品規獲批,收入、利潤創3年來最高。制劑藥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51%提升到目前的79%。年收入過億元的產品達到14個,其中2個單品年收入突破10億元。
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動動手指,就能監控千里之外、百米井下水壓變化帶來的地質擾動。通過互聯網,冀中能源集團旗下河北煤炭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河北煤科院)的技術人員在屏幕上對安徽某煤礦實施水害預警遠程“會診”。
“這套水害風險預警與防控系統已在河北、內蒙古、安徽、山西的16座礦井、30個工作面推廣應用,2019年服務收入超過1200萬元。”河北煤科院總工程師李玉寶沒有想到,一項礦井水害微震監測預警技術及由此建立的水害風險預警與防控系統,能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
李玉寶介紹,采掘活動打破了原巖應力平衡,造成巖石破裂、構造活化,高壓地下水運動產生裂隙沖擴、破巖,便會形成微震,發出微弱地震波,“通過高靈敏度微震檢波器,可以采集這些信號并進行時空定位處理。”
2014年,河北煤科院首次將微震技術用于礦井突水預警,對導水通道形成過程及突水風險進行研判,形成一套監測預警技術。2017年11月,河北煤監局投資1200萬元,依托微震平臺啟動河北省煤礦水害風險預警及防控系統建設工作。2018年12月,冀中能源集團、開灤集團的19座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極復雜和大采深礦井的排水量、水位等4類信息全部接入系統,實現全省聯網。
李玉寶說,目前已經形成以河北煤科院為數據中心、連接30座至40座礦井的微震監測網絡。數據通過井下環網、地面互聯網,實時、連續地傳輸到微震數據中心,由專業團隊進行分析,每天通過微信發布監測日報,對是否存在突水風險進行預警。
作為河北省首家電子招投標示范企業,冀中能源集團在河北國企中率先建成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電子物資采購平臺和電子陽光直采平臺,自2018年運行以來,交易金額達到82.37億元,為企業節約資金7億多元。
冀中能源集團總工程師張黨育表示,在做深做實“互聯網+招標采購”,實現物資管理體系平臺化基礎上,冀中能源集團還將探索陽光直采與智慧物流、智慧倉儲深度融合,逐步推進招采管理、物資編碼、平臺體系、供應商、采掘裝備“五統一”。
“6月底投入運行的冀中能源云數據中心是集團‘十四五’期間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性基礎設施。”張黨育介紹,該中心將以冀中能源集團大數據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礦井水害微震監測平臺等為支撐,著力培育信息服務產業。
裝備制造提檔升級
5月19日,在冀中能源集團石煤機公司礦山工程機械研發基地新竣工的二期廠房內,技術人員佩戴防護口罩、身著統一工裝,正在對專用車組裝線、噴涂線再次進行試車。
“這2條生產線先進程度國內少有。”該公司總經理劉偉說。近兩年,石煤機公司陸續添置了組裝線、涂裝線、激光切割機群、焊接機器人群和數控機床群等成套化智能生產裝備。
劉偉介紹,復工復產以來,最令他頭疼的是生產進度滿足不了訂單需求。
而就在5年前,產品單一、銷路不暢一度讓石煤機公司為生存煩惱。對此,石煤機公司黨委書記尹同舟記憶猶新:“煤炭行業景氣的時候,日子還過得去。2015年之后,很多煤炭企業縮減了采購計劃,原本紅火的煤機市場突然萎縮。”
創新則讓石煤機公司在環保領域找到機遇。隨著國家環境治理力度越來越大,石煤機公司發現各地對環衛車的需求持續走高。依托現有機械裝備研發優勢和車輛改裝資質,石煤機公司轉型生產環衛車。因為產品適銷對路,一下便打開了周邊市場。
小小環衛車撬動了1億元的新市場。“目前非煤產品的產值已經超過了煤機。”劉偉說。經過幾年的研發實踐,石煤機公司目前已經擁有清掃、清洗、垃圾收運3個系列45個車型的環衛車產品,市場占有率在河北省內居首位。
同樣是裝備制造先鋒,冀中能源集團石家莊工業泵廠則鐵了心走從產品自主研發到系列化、多元化的先進制造業轉型道路,兼顧“金與非金”兩種材料的產品研發,做強做大離心泵主業。在拓展疏浚行業產品方面,石家莊工業泵廠打破了國外對大型船用挖泥泵的壟斷,先后完成了2種大型船用挖泥泵的研發任務,且一次性實現試生產。4月中旬,800ND系列大型船用挖泥泵在福建某船廠海上作業船一次安裝調試成功,性能參數可媲美同類進口產品。
(本報記者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