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河北工人報
后勤防疫一線的“排頭兵”
——記冀中股份東龐礦生活科科長趙俊明
2020年的春節,新冠肺炎突然來襲。受疫情影響,冀中股份東龐礦職工食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
就餐人次激增、疫情防控嚴峻,工作量驟然加大,而人員卻遲遲到不了崗,怎么辦?
作為東龐礦生活科科長趙俊明,到底該如何破解這些難題呢?
排兵——科長也得包包子
每天凌晨4點鐘,職工食堂就開始忙碌起來,炸油條、包包子、烙燒餅、蒸饅頭、熬米粥、擇菜……作為科長的趙俊明也準時出現在食堂操作間,幫主食組的師傅一起包包子。
2月7日的凌晨,趙俊明像往常一樣趕往操作間,突然眼前一黑,心慌不止。原來,白天黑夜連軸轉,原本患有高血壓慢性病的趙俊明,竟然連續幾頓忘記了吃藥。
被職工發現后,立即送到醫院,經檢查短暫吸氧后稍有好轉,趙俊明拔掉氧氣管,立刻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雖然我不能像醫護人員那樣抗‘疫’在第一線,但是能盡最大努力讓礦上職工吃飽、吃好,也算是盡了一份責任。”有著35年黨齡的趙俊明,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他的帶動下,全體職工和黨員紛紛請戰、表態:凡是能返崗的盡量返崗,凡是活沒干完的絕不到點下班回家,凡是能在單位湊合睡覺的絕不回家休息。
“科長,我可以帶著孩子、婆婆在工人村租房住,連班倒都沒問題!”售飯窗口的喬麗玲主動申請加班。
“科長,我是黨員,關鍵時期必須得頂上。消毒、采購、量體溫,我啥活都會干,有的是力氣!”老黨員侯延柱也主動請纓。
……
頃刻間,職工們積極響應號召、一句句堅定有力的話讓趙俊明無比動容。其實,是趙俊明的言行感召了職工。
妙計——防疫錦囊學高考
在抗“疫”的關鍵時期,這么多就餐職工,該如何保證每一名就餐職工安全地吃飯呢?
趙俊明為此可謂是絞盡腦汁,直到有一天無意中看到了一幅高考的圖片。他一拍大腿,有了主意!
“這就是我們高考式就餐神器,不僅能很好地控制每張餐桌就餐人數,還能阻斷在就餐時飛沫傳播的途徑。”趙俊明指著食堂餐桌給筆者介紹說。
筆者看到,在食堂的每一張餐桌上,都有兩塊板子中心豎向交叉并固定成一個大大的十字,放置在餐桌的正中央,這樣就能分割出四個單獨就餐空間。經介紹,分割所用的材料都是宣傳牌板替換下來的舊材料,經消毒處理后,趙俊明組織人員自己動手裁制、膠粘,中午飯都沒有吃。從尋找材料到制作完成,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
就餐的環節算是控制住了,但高峰期時購餐、選餐,人員容易扎堆聚集怎么辦?
趙俊明又對供餐模式及時做出了調整:
推行分時用餐、錯峰用餐等分散性就餐方式;
鼓勵職工自帶餐具,并準備了充足的一次性餐盒;
提倡買完就走,拿回去分別分散就餐;
適時推出外賣式點餐服務,增設臨時售飯點;
增加礦區原有三個便民售飯點班次,并延長服務時間。
隨著一條條措施的實施落地,職工紛紛稱贊:“食堂為了咱們的安全就餐,估計浪費了不少腦細胞!”
把關——決不允許疫情進入食堂
“36.3°C,體溫正常,可以上班。”
早上5點,生活科職工司愛華經過測量體溫、登記,簽字確認、消毒,佩戴一次性手套后,走上工作崗位。
在疫情防控時期,為保證“舌尖安全”,趙俊明安排部署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五步走”程序,方可上崗。要求大家一邊做好自身個人衛生防護工作,一邊做好食堂各區域消殺工作。
每天兩次對食堂大廳、儲物間、操作間、售飯廳、就餐區域消毒,做到360度全方位無死角,并嚴格遵守食品安全衛生有關制度規范,規范處置食堂泔水等廚余垃圾。此外,嚴格動物類產品的進貨渠道管理,嚴格做好索證索票工作,確保來源正規,檢驗檢疫票證齊全,嚴禁一切違規食品流入食堂餐廳。
為切實將疫情擋在食堂門外,他們在食堂門口設立關卡,檢查每一名進出食堂人員的工作證,并為他們測量體溫。
“我們分成了3班,24小時對進入食堂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且佩戴本人出入證方可進入食堂。每天將近有5000多人次經過測溫檢查合格后,進入食堂就餐。”此時的趙俊明,又化身成了測溫員,正手持紅外線體溫測試儀,熟練地為進入食堂的職工測溫。
不同的戰場,同樣的戰斗,同樣的精彩。在后勤一線,同樣有很多像趙俊明這樣的后勤人,為了我們的靜好歲月默默付出奉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