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記冀中股份葛泉礦掘一隊隊長李建朝、綜預隊職工李志磊
三十年前,一個略顯瘦弱的青年男子背著鋪蓋,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走進了還在建設中的冀中股份葛泉礦。在過去的時間里,用雙手和汗水為祖國開采烏金,為礦山添磚加瓦。他叫李建朝,現任葛泉礦掘一隊隊長。
三十年后,一個朝氣蓬勃的追夢青年懷揣夢想,帶著對幸福的期望,走進了正值壯年的葛泉礦。在未來的時間里,將用知識和拼搏開采光明,接續奮斗。他叫李志磊,現為葛泉礦綜預隊采煤一班職工。
李建朝、李志磊是礦山里眾多“父子兵”的一個縮影。在最美好的年華里,他們都選擇把激情燃燒的歲月放在礦山,不同的時代他們擔當著相同的使命。如今,父輩的光芒依舊閃耀,年輕一輩已用肩膀扛起了責任和重擔。尋著父輩的足跡,追隨著父輩的身影,“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說句心里話,小時候,還是很害怕和父親接觸的。”今年28歲的李志磊回憶起小時候對父親的印象時,總覺得父親工作很忙很少休班,態度上既嚴肅又認真,常常給自己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父子倆也很少坐到一起暢聊。
對于煤礦印象,李志磊小時候也大都從別人口中得知,井下工作很危險也很累,常常聽到某某礦出工傷了,誰誰家磕手碰腳了。每每這時,他都會替父親擔心,不由得會去村口等著父親,直到聽見那熟悉的摩托車聲。
“長大后才知道,父親的忙和嚴肅認真是對工作和安全的負責。”李志磊說,家里有一個抽屜是父親最關注的,里面放滿了各種獎狀證書和勛章。聽父親的工友們講,這是因為父親愛崗敬業、認真負責、業績突出而獲得的獎勵。“他現在是我崇拜的偶像。”現如今,再次談起對父親的印象時,李志磊豎起了大拇指。
的確,每一位父親都是孩子心中的超人。在孩子眼中,父親無所不能。在工作中,父親也是超人。
由于生活原因,李建朝早早的就到小煤窯干活,高風險、低收入。24歲那年,通過派遣公司招聘,光榮的成為葛泉礦井下農輪工。當時他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辜負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靠著這個決心和毅力,他一步步實現自己的成長。1999年,光榮轉為國企正式職工;2008年,被任命為掘一隊隊長。他帶領的掘一隊,長期擔負本部北翼地區工作面圈掘工作,戰斷層、斗水患、克難關,圓滿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艱巨的任務。2012年,再次刷新了冀中能源集團半煤巖單孔月進尺的歷史新紀錄,先后榮獲冀中能源集團先進工作者、邢臺市五一勞動獎章和冀中股份勞動模范等稱號。2018年5月,掘一隊獲評“河北省工人先鋒號”。
“井下一線最鍛煉人,是年輕人最該去的地方。”談起讓孩子到井下一線工作的初衷時,李建朝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家里就這一個寶貝兒子,家人都不愿意讓志磊去井下一線工作,覺得太累太危險。但李建朝卻認為,必須去,也應該去,因為“做人要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在井下一線才能歷練成長。
按照父親的要求,李志磊走進井下一線,在煤堆里摸爬滾打,在黑泥水里感受礦工和成長的意義。
“工作上,李志磊和他父親的作風很像,認真負責,吃苦耐勞。”同為農民工轉正的綜預隊隊長范振軍說,井下生產條件很差,但李志磊很少休班,幾乎月月滿勤,積極學習電器設備維修技術,成了班組里的電鉗工骨干。
“做人要知道感恩。30年前,企業接納了我,給我轉了正,提了職,一家人的生活和幸福都有了著落,我非常感謝企業。”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的李建朝叮囑李志磊,必須要用一顆感恩的心、負責的態度去干好每項工作,以此回報企業。
“長大后,才懂得父親的責任;上班后,才懂得礦工的意義。”結婚三年,即將成為父親的李志磊對“父親”有了更深的感受,就連手機鈴聲都換成了《萬愛千恩》。“我將傳承父輩的精神,感恩企業,艱苦奮斗,用自己的所學投入到‘四化’礦井建設中,讓礦工工作更安全更省力。”李志磊說。
三十年,兩代礦工,不變的是“初心”
三十年,兩代礦工,傳承的是“家訓”
……
(冀中股份葛泉礦 劉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