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煉”人才
——冀中股份東龐礦職工培訓工作側記
在年初冀中股份東龐礦黨委工作會上,礦黨委書記王鋒指出:“提升全員素質,加強人才培養,事關礦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我們要集中優質資源進行系統化、精準化培訓,育強關鍵崗位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技術過硬、創新無限的職工隊伍。”
2020年,東龐礦積極推進高技能職工隊伍建設,深推素質提升工程,多措并舉,不拘一格錘煉人才。走進東龐礦,隨時隨地都能感到職工培訓的熱潮……
線上線下 雙平臺培訓
“快看,微信答題上線了,咱們趕緊拿出手機作答吧。”
“答題完畢以后,點擊下方空白處,就可以查看答案了。”
在東龐礦綜采一隊班前會上,黨支部副書記許新江正帶領職工通過“微視東龐”微信公眾號進行“增節降”專項答題。
東龐礦發揮新媒體優勢,通過“微視東龐”公眾號向職工連續推送3期“增節降”答題活動,每一期參加人數都在2000人左右,充分調動了職工參加培訓的參與性,也以此種方式,對“增節降”進行再宣傳、再發動,做到活動人人皆知、家喻戶曉。
為豐富職工素質提升的載體,東龐礦黨委順應趨勢,在傳統線下開展培訓班授課的同時,搭建了全工種題庫手機練習備考平臺和理論上機考試平臺。宣傳部門以微信為載體,專門開設“在線學習”專欄,將安全警示教育、安管題庫、安全微答題等等融為一體,以視頻、教材、答卷等形式,讓廣大職工隨時隨地可以拿出手機進行學習,開辟了職工培訓的新途徑,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也受到了廣大職工一致好評。
“咱們礦高度重視機電技術人才培養,針對井下設備運行特點和情況,為職工量身定制專項培訓6期,目前,第一期進行電工培訓班已順利結業,第二期培訓正在進行中。”東龐礦職教中心副主任侯麗娜告訴記者。據統計,今年以來,東龐礦對3900余人次進行了“風險管控”培訓,對6000余人次進行了“防疫知識”、“法律法規”專項培訓,對全礦共4600余人進行了“災害預防”專項培訓,均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
抽考隨機 全員提素質
“我有兩道題回答得不太好,下次一定要再多用用心。”
“張師傅,我最近一直在用心學習瓦斯防治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考試我得了98分呢。”
在瓦斯防治安全知識隨機抽考的兩個不同的考場中,職工們正在對試卷和成績進行分析討論。
為進一步推進職工培訓工作,東龐礦加強對基層單位培訓的過程監督,職教中心的工作人員不定期深入到基層科區、班組,利用區科周三、周五學習例會、班前班后會等時間,認真查閱職工學習筆記,同時進行隨機抽查閉卷考試,對成績不合格者進行批評罰款。如今,對各基層單位進行隨機指定人員抽考已成為一種新常態,從抽查效果來看,這種示范效應對全員重視培訓的思想觀念已經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同時,東龐礦對每一名職工建立培訓檔案,每份檔案都有設有編號,包含學員登記表、歷次安全培訓考核登記表、安全生產違規違章行為記錄等內容,真正實現“一人一檔”。東龐礦職教中心干事冀璐瑤指著文件柜上一排排的職工培訓檔案說:“我們保證檔案記錄、培訓資料、參訓情況‘三統一’,真實全面反映職工培訓情況,確保全員培訓達標。”
課堂實戰 錘煉真本領
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專多能、精技術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也要培養業務精湛、立足科技前沿的精尖型人才。
東龐礦建立實戰式課堂,開展機電高技能人才專項培訓,在全礦井下單位選拔優秀青年職工參加,采用‘師帶徒、一帶一’的方式,在車間進行實際操作培訓。對于特殊工種,師傅還會帶徒弟深入井下一線,進行現場學習和指導。通過技術培訓、業務交流、傳幫帶等方式,改善了知識結構,提升了技能等級。
由于21215工作面地質條件差,采煤機俯采角度大,處于傾斜狀態下工作,且機組自身較重,造成采煤機齒軌輪組磨損較快。針對此問題,高技能人才培訓中心學員決定自行修復2210型采煤機齒軌輪組。
培訓中心技術人員、機修廠的機電老師傅和來自采掘單位的學員們共同進行繪圖、制作,一起反復試驗、論證,將齒軌輪內套加厚,將原來用的雙列圓柱滾子軸承改用雙列調心滾子軸承,經過一周改造,組裝了6件采煤機齒軌輪組,其中2件更換齒軌輪,其他4件由8件舊齒軌輪組拆開拼湊修復。此次修復成功后,以后損壞的齒軌輪均可按此工序修理。據測算,每修復1套采煤機齒軌輪組就可節省資金約4.9萬元。
東龐礦深耕職工“素質提升”工程,在各單位廣泛開展技術比武、各工種狀元擂臺賽、知識競賽等活動,主張“比拼在一線,培訓到現場”,把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把職工學習課堂搬到采掘工作面、搬到生產車間、搬到職工班組,大大激發了員工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無味的技能培訓變得趣味橫生。今年以來,共開展各類課堂20余場,培訓人數達2000余人次。
“我們高度重視職工培訓,最近開展的機電培訓就是以在機修廠的實戰技能測試為主要特點,將實際操作和理論考試相結合,切實提高培訓效果,全面提升全員技術水平。”東龐礦職教中心主任韓仁山告訴筆者。
(冀中股份東龐礦 趙之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