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一線的“巾幗英雄” ——華北醫療集團峰峰總醫院“群英譜”

發布時間:2020-03-11 10:06:09 冀中能源

援鄂一線的“巾幗英雄”

——華北醫療集團峰峰總醫院“群英譜”

她們是母親、是女兒、是妻子

但接到命令時,她們變身白衣戰士

拋下年幼的孩子、年邁的父母、久別重逢的愛人

義無反顧、集結出發、以生命赴使命

她們已在武漢戰“疫”月余,采擷她們的日常,共同感受她們的堅強與樂觀……

華北醫療巾幗英雄.jpg 

宋亞嵐一家四口,臘月二十九才趕回唐山婆婆家過年團聚。她憑借職業敏感,大年初一便連夜開車趕回邯鄲。大年初二午飯時,她接到了支援武漢命令。放下碗筷,都來不及跟父母、孩子告別,連忙趕去醫院集合。她愛人很佩服妻子的果斷和勇氣,但在武漢,宋亞嵐的朋友圈里這樣記錄:“睡不著的時候,還是會想起爸媽、老公和兩個可愛的女兒。”此時的她不再堅強。

張淑娟是院感科護師,丈夫苗飛援疆半年多沒有回過家,這次春節特意請了探親假。臘月二十七苗飛從新疆回到家,大年初二她就馳援武漢。而且她從接到通知到出發不過30分鐘,是苗飛幫她收拾行李、送她出征,一句“照顧好自己,平安回來”包含了太多不舍與擔憂。一個多月來,她和同事們一個細節一個步驟制定措施,一個人示范一個人講解穿戴,盡最大努力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障醫護人員的防護安全,為戰士筑起安全防線。

賀珊大年初二中午,下班剛到家,就接到電話:“半小時后,醫院集合,夜奔湖北,馳援武漢!”消息一出,家里炸開了鍋:母親開始絮叨,保護好自己之類的,弟媳幫忙收拾行李。出門前,一直沉默的父親就說了一句:“國家有難,應當去!”弟弟送她到醫院,只說了一句:“平安去,平安回”!在去武漢的火車上,她在手機里也給父母寫了一封信:“來世,再報二老的生養之恩……”此情此景,與戰士出征有何不同?!

李茜是“95”后,是此次我院援鄂隊員中年齡最小的一員,入職剛半年,在接到援鄂通知時,她正在崗位上,簡單整理后,就緊急前往武漢。因害怕母親擔心,她對母親隱瞞了消息。到達武漢后,方才電話告知母親,母親在電話里哭著叮囑她,要注意安全,家人等待她平安回來。

張昀是家中的獨女。大年初二中午,父母做好飯菜等她回家,卻等來了去武漢支援抗疫的消息。父母默默收拾起女兒必備的衣物,說“別慌,老爸開車送你去單位。”千萬不舍匯成一句“到那邊要聽領導指揮,干好本職工作,照顧好自己”。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女兒該怎樣照顧好自己。“放心吧老爸,告訴老媽別擔心,沒事兒”,其實張昀知道,再保證,父母也不會減少一絲牽掛。

王靜接到通知時還在崗位上,放下吃了一半的午飯,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母親就把行李給她送到了醫院,在送行的車旁,母親一個勁兒叮囑女兒注意安全,女兒只是拼命地點頭,讓母親放心,目睹這一幕,我看到了母親的不舍,也看到了女兒的堅強,演繹著現代版的“母親送女上戰場”。

董青在2月4日的日志中寫到:大年初二剛吃罷午飯接到任務,來不及多想,立刻收拾行李,慌忙之中,看到老公已經濕了眼眶,她沒有哭也沒有勸,因為她知道,這時雖說自己是一名女兒,一名妻子、一名母親,但也是一名護士,疫情當前,責無旁貸。在武漢的日子里,她把最愛的化妝品收起來,用各式各樣的消毒水來做每日護膚品,雖說偶爾會因為過敏發癢起紅疹,但依舊最愛消毒水的味道,因為她把它想象成希望的味道!

劉偉杰在日志中寫到,輸液的時候22床阿姨看我的衣服上寫著河北―偉杰,就說你是來支援我們的嗎?我說對啊,她說“真的好感謝你們,那么遠來幫我們,我們一定會好的”!阿姨輸上液后,她對我說“寶貝你真棒”,瞬間感覺像媽媽在身邊一樣溫暖。

武大的早櫻,在雨中綻放了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

結語:華北醫療集團峰峰總醫院分別于1月26日、27日派出8名醫護人員,跟隨河北省首批醫療隊奔赴武漢支援抗疫,她們是宋亞嵐、張淑娟、賀珊、董青、張昀、劉偉杰、李茜、王靜。在戰場上,她們巾幗不讓須眉,譜寫了一曲曲動人贊歌。在這場抗疫戰爭中,她們身披戰衣,透著堅強、點亮希望!

(華北醫療峰峰總醫院  李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