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股份以科技創新催生高質量發展動能
8月27日15點,冀中股份邢東礦井下-760運輸大巷,陳敏杰在距軌道岔口50米處,熟練按下隨身攜帶的遙控器,不遠處的道岔應聲改變方向,他駕駛運輸機車“隆隆”通過。
這正是邢東礦耗費四個月攻關、上百次調試,最終成功應用的井下運輸綜合視頻監控系統,也被職工親切地稱為“智能管家”。此系統的應用,實現了監控值班人員在地面集控室、井下調度站,直接對井下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對井下各個運輸地點實施視頻監控與遠程操控。
這是冀中股份以科技創新推動礦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冀中股份下好技術創新先手棋,打好技術攻關主動仗,通過打造創新平臺、培養創新人才、轉化創新成果,不斷激活企業發展動能,增添無窮活力。
作為冀中股份首個回采自動化工作面,章村礦2下3103工作面投產后第一個月回采、沿空留巷作業的人均工效,就分別提升百分58%、67%,成為河北省首家將自動化開采技術和110工法沿空留巷技術結合應用的礦井。2020年,在公司“建設又強又大企業集團”的號召下,章村礦迅速完成了首個自動化工作面的“搬家倒面”,并根據開采的地質條件,開展了“端頭斜切進刀”工藝的研究應用,進一步完善集中控制系統,提升了自動化水平。同時,地面單位也積極開展科技創新。章村礦洗煤廠在實現“掌上”監視、大范圍“無人值守”的基礎上,全力籌備“智能撿矸”項目,全面落實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代替人工作業,實現礦井生產的安全高效。2020年上半年,洗煤廠人均工效創歷史新高,達46.81噸/工。
冀中股份十分注重對創新人才的培養,搭建平臺、創新機制,通過“雙創”擂臺賽、五小及“雙創”成果展示等舉措,持續營造人人“重創新、爭成才、建新功”的濃厚氛圍,有效拓寬創新人才的成長之路。先后涌現出擁有四項國家專利的東龐礦青年技術人才時智偉、章村礦青年創新帶頭人涂軍等一大批技能人才。他們勠力創新,一系列創新項目迅速轉化為成果,催生出效益。時智偉帶領創新工作室成員先后開展60多個創新項目,創造效益超過2000萬元。涂軍帶頭攻關的《高變質無煙煤深度分選核心技術研究與應用》使三產品旋流器一、二段連接口堵塞次數降低了72%,旋流器分選效果大大提高,年可產生經濟效益近千萬元,該項目也被認證獲國際先進水平。
截至目前,冀中股份共建成2個全煤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15個省級創新工作室、33個市級創新工作室,總結提煉各類管理法、操作法上百項,職工自主創新的多個項目榮獲國家新型實用專利。在剛剛結束的冀中能源集團2020年度科技成果、先進個人獎評審中,公司有37人榮獲年度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稱號,《超千米煤礦井下煤矸分離破碎及采空區矸石回填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華北型煤田巖溶陷落柱導水性研究》等6個項目分別榮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和中國安全生產協會科學技術獎。
(殷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