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研發逐夢“高精尖”——冀中股份玻纖公司推進《石油管道用紗的研發》項目側記

發布時間:2020-05-22 11:14:44 冀中能源

產品研發逐夢“高精尖”

——冀中股份玻纖公司推進《石油管道用紗的研發》項目側記

5月18日下午1點30分,冀中股份玻纖公司技術部工程師劉朋亮和張立偉拎著兩個裝有浸潤劑的實驗桶,來到拉絲一期現場進行原絲浸潤實驗。這是他們在新產品研發過程中的第54次實驗。

冀中股份“增節降”管理提升活動開展以來,《石油管道用紗的研發》被確立為公司級增收項目。該項目是玻纖公司重點高附加值產品,產品性能位于同行業先進水平,占有國內50%以上的市場份額。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玻纖公司堅持向技術創新要效益,不斷加大技術力量投入,持續推進高性能產品研發,實現產品更新換代,為進軍高端市場、提高市場份額提供有力支撐。

新產品主要是研發浸潤劑配方和改進生產工藝。浸潤劑原材料和配方技術,是決定玻纖產品內在質量的關鍵技術,其重要性等同于IT行業的“芯片制造技術”,是玻纖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現在兩個實驗桶里的浸潤劑是由成膜劑、偶聯劑、輔助劑等原料通過不同的配比制成的。”劉朋亮一邊進行實驗,一邊給記者講解,“我們正在進行浸潤劑對比實驗,原絲經過不同的浸潤劑涂敷,將會在性能指標上有差別。一次實驗下來大約要1到2個小時。”

玻璃原絲通過拉絲機的牽引冷卻成型,均勻地涂上浸潤劑后,便具有了不同的工藝使用性能和增強性能。為了能夠研發出優質的浸潤劑配方,項目組成員對原料逐一取樣進行性能分析,嘗試了多種原料匹配性實驗,根據出現的問題,排除可能的干擾,不斷優化浸潤劑,僅一項指標的測試技術人員就需要進行數十次的實驗。

“產品研發的關鍵點就在于讓各項指標都達到一種‘平衡’。可能這次配方生產出的原絲集束性比較好,但是會影響到毛羽量,這是浸潤劑原料配比或性能評價中容易出現的互相矛盾的情況。這就需要我們在不同原料、不同工藝以及不同配方設計中反復進行實驗,讓各項指標都達到最優。”玻纖公司技術部副部長李彪說道。

玻纖公司項目組人員扎根現場、攻堅克難,從設計方案的討論到具體措施的制定,從浸潤劑配方選擇到現場拉絲實驗,從產品理化性能檢測到包裝入庫,每一個過程都精益求精。經過反復分析與實驗,以及對成型工藝、烘干工藝的調整,對各環節進行跟蹤,有力提升了石油管道用紗的性能指標。

“第一階段配方使用的主成膜劑實驗檢測的紗線,常規指標、力學性能都達到設計目標要求。”原絲經過烘干后,質檢員對每一批次產品進行取樣檢測,并把測定結果同質量標準作比較,判定產品等級。該樣品已通過一家下游客戶的現場工藝驗證,完全滿足客戶質量、外觀、力學性能要求,使用效果良好,客戶又追加了新的訂單。目前,已向該客戶發貨33噸。

同時,玻纖公司技術人員到客戶處跟進產品使用情況,及時準確了解產品性能、質量差異、需求狀況等,為優化產品研發方向提供基礎。根據客戶需求,在常規理化指標、力學性能等方面進行調整,再通過浸潤劑配方的研發和生產工藝的改進,保障產品性能提升。

“石油管道用紗產品的研發,可以增加公司高附加值產品銷量,提升玻纖公司整體效益,該技術將成為20萬噸玻纖項目產品結構中的關鍵技術,為新項目未來市場開拓提供技術支撐。”玻纖公司副總工程師韓立星說道。

(冀中股份玻纖公司 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