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激活力 蓄勢而發增動能——國際物流集團求存圖強轉型升級系列報道之二

發布時間:2020-06-09 18:59:00 冀中能源

革故鼎新激活力 蓄勢而發增動能

——國際物流集團求存圖強轉型升級系列報道之二

疏通堵點、紓解痛點、攻克難點,破除機制障礙、釋放創新活力,運營效率顯著提升;為干事者搭臺、為創新者助力、為實干者加油,各類人才不斷涌現,多人獲評冀中能源集團先進;以創新促轉型,在涅槃中獲新生,新業務、新平臺、新業態不斷涌現……

面對嚴峻復雜的內外部形勢,國際物流集團“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依靠改革解難題,堅持創新增動力,在逆境中拼搏竟進,在風浪中奮楫前行,使企業呈現出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發展勢頭。冀中能源集團旗下這艘現代物流產業巨輪,正以昂揚向上的奮進者姿態,全力駛入轉型發展新航道。

開出“新藥方” 祛除“老病根”

時代的腳步疾速前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面對企業改革發展中遇到的躲不過、繞不開的課題,國際物流集團領導班子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發展理念,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

歷時3個多月,國際物流領導班子對28家所屬單位密集走訪和調研,經過總經理辦公會、黨委常委會、董事會“三堂會診”,從內因著眼、著手、著力,聚焦企業“老大難”問題,欲動清障除弊的“大手術”。

2018年10月9日,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提出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指明了目標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

“我們必須科學研判‘時’與‘勢’,辯證把握‘危’與‘機’。”國際物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許登旺擘畫企業改革藍圖,掛帥指導并動手起草了《關于調整理順經營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廣泛征求機關各部室、基層各單位負責人和職工代表意見,經國際物流集團黨委常委會研究討論,董事會審議通過,于2018年12月10日正式印發全體干部職工。轉型發展的集結號吹響了,深化改革的帷幕拉開了!

改革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需要披荊斬棘的勇氣、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厲風行的作風。國際物流集團以“依法治企、效益優先、放管結合、分類實施,循序漸進”五項原則為遵循,成立領導專班,組建7個專業工作小組,針對所屬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經營管控機制、薪酬分配機制等重點領域,圍繞“構建職能制管理、改革工資決定、健全財務管控、加強基礎管理、完善內部監督、加快信息化建設”等9個方面開出“新藥方”。

他們整章建制,建立健全制度體系,補強制度管理短板。由企業管理部牽頭,制定下發了《深入開展制度體系建設活動實施方案》,對現有制度按層次、分板塊進行了全面梳理,相繼補充、修訂了《全面預算管理辦法》《合同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長遠、見實效的規章制度,僅2019年就梳理制度228項,新訂制度54項,修訂制度51項。如今,國際物流集團的合同、協議文本、法律文書、財務憑證、重大事項決策紀要等檔案管理日益規范,會議提案、紀要、記錄均做到了準確、完整、可追溯。

他們堅持優化集成,持續加大集中管控力度。以加強經營管控為目的,構建信息化管控服務平臺,資金實現剛性約束,合同實現線上審批;以預算控制為中心,集財務核算、資金管理、客商管理、合同管理等多功能、一體化、信息化的管控模式正在有序推進。截至2019年底,通過OA系統網上審批各類合同1514份、付款審批單2124份、資金審批單628份。明確審計部、紀檢監察部的監督職責,新增派駐3名監事,使內部監督體系得到進一步強化。

他們以建設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為目標,通過供應鏈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深度融合,對現有NC系統進行升級改造,解決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銜接問題,推進業務管理控制點前移,實現了“戰略財務、共享財務、業務財務”的全面轉型。建立以全面預算為中心,具備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大數據決策分析等功能的新業務信息管理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工作協同、流程清晰、管控有力。圍繞打造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理念,打造有效控制貨權與資金的智慧供應鏈平臺,通過對客商、業務、資金等生產經營狀況進行實時全程跟蹤管理,對各類經營數據進行歸集、統計、分析,從而進一步整合上下游資源,完善電子商務體系,創新商業模式,滿足高效經營決策的需求,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隨著各項舉措的落實落地,國際物流集團13個二級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機構設置日漸清晰,資金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等基礎管理體系日臻完善,9家試點單位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管理機制建立運行,各領域改革的“四梁八柱”全面鋪開,多項改革舉措穩步推進,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多點有力支撐。

覓得“金鑰匙”  啃下“硬骨頭”

對國際物流集團而言,改革的“硬骨頭”在于所屬公司點多面廣,且混合所有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較多。如何在體制機制建設方面實現新突破,成為一道必答題。

2019年上半年,恰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展開,為國際物流集團進一步深化改革、破解難題提供了“金鑰匙”。

“在企業深化改革的大局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并把黨的領導落實到一切工作中去,貫穿到企業改革發展的每個環節。”國際物流集團領導班子在專題討論中達成共識。“只有通過改革創新,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才能闖出一片新天地。”國際物流集團黨委副書記方盛友道出了全體員工的心聲。

國際物流集團黨委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堅持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從提高領導班子和全體干部職工思想認識入手,組織開展了“深入基層大調研”“轉型發展大討論”等系列活動,努力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過程中尋找答案,自覺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凝聚了更強的改革共識,匯聚了更大的改革力量。在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中做到把關定向,體現政治擔當,保證上級黨組織重大決策部署在企業落實落地,2019年召開黨委常委會77次,研究討論項目投資等方面議案360多項,保證了黨委領導作用有效發揮,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更加科學規范,推動企業真正實現了從“工廠制”到“公司制”的嬗變。

思想指引,實干作答。在調查研究、檢視問題中,他們發現短板不敷衍、不掩蓋、不回避,堅持問題導向,制定整改措施172項。堅持目標和結果導向,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在問題整改中解決改革發展難題,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積極推進黨建工作要求進章程,完善黨委會議事決策規則,規范黨委會前置研究討論的事項范圍、基本流程,進一步厘清企業各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充分發揮企業黨委的領導作用,凡是涉及企業“三重一大”、職工切身利益及項目投資、風險防控等重大事項,必須經黨委會前置研究討論,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企業決策、執行、監督各個環節。有序推進“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黨委前置研究制度向三級公司延伸,推進黨的領導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健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13個,調整充實董、監、高人員58人(次),實現了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有機統一、與其他治理主體決策有效銜接,有力地推進了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挺進“深水區”  聚集“新動能”

船行大海,難免遇到各種風浪。決定前途命運的,從來不是問題有多少,而要看對待問題的態度、應對問題的辦法、解決問題的決心。國際物流集團直面挑戰、迎難而上,率先挺進深化“三項制度”改革這一“深水區”,最大限度營造創新創業氛圍,釋放創新創業動能。

為進一步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他們建立健全了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選人用人機制,提出了以“身份凍結、檔案封存、競聘上崗、績效考核、末位淘汰”20字為方針的系列改革方案,打破學歷、資歷、身份、職務職級界限,實行同崗同酬,將傳統有差別的干部身份管理轉變為無差別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行全員績效考核,打破“大鍋飯”,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用制度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努力實現部門和人員的雙向融合、人崗匹配。推動實施能進能出、暢通靈活的市場化用工機制,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在管理崗上的操作人員實行同崗同酬待遇的有關規定》等制度,不拘一格用人才,一年來,累計引進財務、法務、業務等各類人才41人,競聘上崗24人,先后有6名基層高管人員脫穎而出,5人辦理了離職托管,3名中層以上領導干部被降職使用。

他們按照虛實分開、新舊分開、清欠與業務分開的“三分開”原則,建立完善能增能減、工效掛鉤的薪酬分配激勵機制,堅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實施“一企一策”、分灶吃飯,為9家試點單位量身定做了薪酬分配機制,有力地激發了全體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讓干部職工把勁兒用到業務開展上,用到提升效益上,讓更多的員工在投身業務轉型中、在拼搏實干中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培育業務人才和“種子選手”,是國際物流集團推動轉型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他們通過外聘專家、內請專業、現身說法、反面案例等方式,不斷提升員工業務技能,涵養職業情感,使員工隊伍釋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2019年,他們先后舉辦了三期“物流創新業務”專題講座,受訓人員達600人次;利用國慶假期,由企業各業務口負責人講解物流自身事,對新業務平臺人員進行培訓,效果良好。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國際物流集團領導班子著眼大勢、把握趨勢、集聚優勢,在深化改革的同時,把創新作為引領企業轉型發展的第一動力,制定出臺了《創新成果與獎勵辦法》,建立集科技創新、管理創新、黨建創新和員工創新系統集成的創新管理體系,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19年,他們榮獲全國優秀黨建創新成果1項,省國資委系統“四創”成果和黨建研究成果獎5項,冀中能源黨建創新成果3項,《智能網絡管理平臺的研究與應用》獲冀中能源集團科技創新一等獎。

拼搏的熱情、創新的激情,正在轉化為國際物流集團轉型發展的澎湃動力。迎難而上、砥礪奮進的國際物流人,正在成為推動冀中能源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奮斗者、開拓者!

(溫元旭  劉新立  李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