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創新驅動 打造動能轉換強勁引擎
——冀中能源集團2019高質量發展精彩回眸之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冀中能源集團以創新“賦能”未來發展,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發展理念,用持續創新為企業插上轉型升級的雙翼,點燃了新舊動能轉換的引擎。
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冀中能源集團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契機,把創新作為推進企業治理體系和管控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以科技創新引領轉型升級,支撐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以管理創新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企業發展動能轉換提速提質提效;開展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激發廣大職工提質增效創造活力,全力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
科技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2020年1月7日,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黃玉治在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大力推廣冀中能源三維地震精細勘探和微震監測預警技術的要求。這不僅是對冀中能源集團煤礦防治水原創技術研究成果的肯定,更是向我們提出了進一步推進產學研用協同發展,開展優勢技術輸出的更高要求。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提高創新能力的首要前提是弘揚創新精神,崇尚創新價值,褒獎創新行為,營造創新氛圍。
冀中能源集團把科技創新當作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動能轉換的引擎,提質增效的抓手,安全發展的保障,著重抓體系運行、抓項目推進、抓制度落地、抓成果轉化,建立了重大事項決策機制、項目管理機制、創新激勵機制、資金投入保障機制、科研績效考核機制,出臺多項激勵科技創新制度,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和保障。
冀中能源集團制定《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建立成果轉化激勵分配機制,以科技成果轉化及優勢技術產業化為目標,持續推進礦井物探、礦井水害微震監測預警、區域治理、充填開采、生物制藥、新型化工、新能源等優勢技術市場化運作,推動實現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目前礦井水害微震監測預警技術已寫入國家煤監局《煤礦防治水細則》,在冀、蒙、皖、晉14個礦、30個工作面推廣,并逐步在全國推廣應用。沿空留巷、切頂卸壓、薄煤自動化開采、深部掘進支護、集成供液、永磁電機、快速換繩、焊接機器人、數控機床等一批新技術新工藝在各單位推廣應用,使科技貢獻率明顯提高。華藥集團生物藥板塊收入同比實現大幅增長,處于全省領先地位;重組乙型肝炎疫苗全年收入同比增長超過50%,在全國二類疫苗市場占有率超過60%。井礦集團開發的初融設備,可實現混合熔鹽初融、溫升、溫控等過程自動化控制,目前已對外服務于青島鋼鐵公司技術工程中,實現創收11.9萬元。
2019年10月22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河北省國資委系統推進高質量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華藥集團總經理劉文富作為企業代表回答了記者提問。通過他的介紹,該集團的國家一類新藥抗狂犬抗體進行三期臨床試驗,重組人血白蛋白進行藥用輔料疫苗臨床試驗等情況,包括MG011、MG021E、長效EPO等重點研發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肝素鈉封管液、注射用蜂毒實現上市銷售等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和新產品研發成果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打造了冀中能源集團2019年度以科技創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高光時刻。
為進一步規范研發費用管理,保障研發資金投入,冀中能源集團梳理重大科研項目和重大產業項目,定期督導調度,確保項目進度和質量。重點開發了生物制藥、新醫療藥劑、新型建材、高能效電源、市政車、工業泵等113個新產品,全年新產品產值達到30億元以上。建成2個省級科研平臺,主持和參與編制10余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等。大力推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復審驗收工作,目前冀中能源集團共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6家,華藥集團、冀中裝備集團、河北煤科院等單位全年共計可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4052萬元。全年冀中能源集團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北省科技進步獎5項、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16項,省部級優秀設計獎1項,獲得授權專利50項。
各子公司結合自身發展需要,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以問題為導向,對接科研院所和研發機構,瞄準制約企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和產業升級目標,開展聯合技術攻關。華藥集團強化與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開展校企合作,目前對口申報了17個省級科研項目,已獲批省專項11項,獲批政府專項資金794萬元。冀中裝備集團石煤機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確定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在合作開發兩個“863”和一個“973”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后,近期又簽署了掘進機器人、重載作業機器人、無人駕駛電動膠輪車3個技術合作開發協議。
管理創新為發展動能轉換提檔加速
2019年6月18日,冀聯工業互聯網協同創新中心在雄安新區正式成立,冀中能源與河北聯通圍繞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以創新中心為合作平臺,加快工業互聯網實驗平臺和孵化平臺建設,組建骨干團隊,啟動了河北煤科院微震技術升級、東龐礦大型設備預防性維護、玻纖標識解析三項研究課題,這標志著冀中能源集團通過管理創新,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冀中能源集團將依托云數據中心、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三大平臺推進管理信息化,強化數據信息的集成共享,提升企業運營效能、管理水平,助推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目標。
管理提效能,創新破藩籬。隨著轉型升級工作的深入推進,冀中能源集團發展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加快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追求規模速度向質量效益轉變,管理創新日益成為冀中能源集團完成“四大任務”、打好“五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
冀中能源集團針對各子公司在企業管理、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前沿性問題展開研究創新工作,努力夯實管理基礎,優化工作流程,以管理創新推進效率提升,轉型生產方式,加速向智能化時代邁進。針對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技術瓶頸,創新安全管理、現場管理、成本管理等,進一步完善和創新工作流程,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突出精細精確和規范高效,全面提高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水平。
找準瓶頸求突破,妙招各異顯效能。峰峰集團投用機電運輸自動化、智能化系統68套,提升系統無人值守、架空乘人裝置遠程監控、高壓電網監測監控、排水泵自動化控制等技術廣泛應用。邯礦集團各生產礦井的32臺壓風機實現了無人值守,自動控制;22條皮帶運輸線實現了可視化集中管控;推廣使用巷道修復機、臥底機等小型機械設備,減少了用工,提高了效率。冀中股份東龐礦建成“掌上洗煤廠”,6層樓的廠房幾乎看不到工作人員的身影,巡檢人員只要點一點手機就可以了解36臺設備的運行狀況。冀中能源集團根據各礦廠的技術升級需求和現場實際情況,推進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融合”,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替人”發展戰略,應用無人值守、在線監測等技術,建設智能數字化調度室,推動實現“一優三減”目標,提高科技保安興安能力。
冀中能源集團通過完善規章制度,嚴格管控流程,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創新營銷模式和管理手段,多舉措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以規模效益贏得了發展優勢。華藥集團做精做強化學制劑藥,推進重點潛力品種量價利齊升,制劑藥收入占比達到79%,年收入過億元產品新增2個達到14個,其中兩個單品年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邢礦集團油脂分公司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成功打開北京高校市場,產品認可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持續擴大。邯礦集團利用曲陽區位優勢,打造砂石骨料產銷平臺,使實體物流板塊成功對接雄安新區建設,全年供應砂石骨料等建材產品76.57萬噸。冀中裝備集團石煤機公司成立國際貿易部,取得商務部汽車整車出口資質;石工泵公司緊盯國內涉外投資項目,生產的渣漿泵先后中標多個“一帶一路”工程建設項目。華北醫療健康產業集團實施三級醫院幫扶二級醫院三年行動計劃,在2018年開展“管理提升年”活動基礎上,2019年開展了“改革創新年”活動。一年來,邯礦總醫院在峰峰總醫院專家的幫扶下,內一科出院人次比上年度增長26.02%,收入比上年度增長40.07%;外科出院人次比上年度增長73.53%,手術量比上年度增長57.14%,收入比上年度增長58.6%。井礦總醫院在邢礦總醫院專家的幫扶下,外二科手術比上年度增長27.27%,收入比上年度增長9.23%。幫扶期間,幫扶專家開展新技術新業務20余項,兩家被幫扶醫院的急重癥救治水平明顯提高,在周邊區域影響力逐步提升。
通過持續推進管理創新工作,取得了豐碩的創新成果。2019年,冀中能源集團實施和推廣的152項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經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委員會評審,最終有79項被審定為“省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獲獎數量比2018年增加了35項,同比增長79.54%。
群眾性創新創效激發全員創造活力
企業實現轉型升級離不開技術創新,技術創新離不開職工群眾,河北省特等勞動模范、冀中裝備集團石煤機公司車工班組長王景峰就是一位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的帶頭人。1月初,以他名字命名的王景峰創新工作室獲得河北省總工會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補助資金5萬元,在河北省各市、各產業推薦的49家創新工作室中,他們獲得了最高金額的補助資金,同時也為企業轉型升級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王景峰把精益求精,開展工藝創新和質量攻關當成自己的追求,他們的創新工作室自2011年創立以來,累計完成創新成果200余項,為企業創造效益達千萬元。
美景無限在頂峰,典型引領活力涌。冀中能源集團把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作為職工創新的有效平臺,加大創新工作室建設力度,從場地保障、人員配備、資金投入、設備設施、活動時間,尤其是專利申報、成果轉化上給予大力支持,形成“以職工為主力、以崗位為陣地、以問題為導向、以技術研發部門為支撐”的工作室技術創新體系。全方位發動職工群眾,深入開展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網上練兵和“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完善技能創新型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大力弘揚勞模和工匠精神。各級工會組織定期舉辦職工勞動競賽和技能比武活動,充分展示職工創新成果、職業技能水平和崗位創新成效,激發職工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帶動更多的職工主動參與到創新活動中來,形成全員創新的生動局面。
冀中能源集團持續強化基礎管理,加強班組建設,開展QC小組質量攻關、質量體系認證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在3545個基層班組中,創建QC小組605個,47個單位(廠礦)開展了質量體系認證工作。在2019年6月份省質協、省國資委等有關部門聯合組織的QC成果交流發布會上,冀中能源集團榮獲特等獎2項、一等獎5項。
冀中能源集團開展了第三屆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評選活動,峰峰集團大社礦紀權財等人完成的《綜放工作面過渡液壓支架“增高帽”應用研究》等9項成果獲一等獎,累計有103項優秀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獲得各類獎項。冀中能源集團在大張旗鼓對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表彰獎勵的同時,將優秀成果制作成展板,在網上展示交流,帶動更多的職工主動參與群眾性創新活動,促進成果盡快推廣應用,轉化為生產力。
各子公司高度重視職工技術創新對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作用,以優秀創新型人才為榜樣,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組織職工深入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通過創建各級創新工作室,組建創新小組,開展金牌工人、最美工匠評選等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良好氛圍。
在2019年“五一”河北省勞模表彰中,冀中能源集團推薦的省勞模受表彰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有18人榮獲“河北省勞動模范”稱號,其中冀中裝備集團的王景峰被授予“河北省特等勞動模范”,這是冀中能源集團職工首次獲此殊榮。7個職工創新工作室和4名個人分別被命名為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技能大師”稱號;3個集體被授予“河北省先進集體”,多名個人獲“河北省技術能手”稱號。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赝髽I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歷史。創新是澆灌企業發展長青之樹的源頭活水,是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的不竭動力,是企業永立改革潮頭的制勝法寶。站在向21世紀20年代邁進的歷史關口,我們要把創新精神作為企業發展進步的靈魂,堅守創業者的初心,牢記新時代的使命,以長遠的眼光,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不斷推動企業改革創新,持續完善治理體系,強化管控能力,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強企。
(新聞中心 石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