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培訓 提實效 育人才——大淑村礦黨委推進人才培養工作紀實

發布時間:2020-05-09 11:01:21 冀中能源

重培訓  提實效 育人才

——大淑村礦黨委推進人才培養工作紀實

每日早班升井后,大淑村礦不少職工都會趕到該礦的實物教育培訓基地。

在這里,該礦“創新達人”郭三祥為職工現場講解供電系統知識,模擬演練如何進行機電設備維修維護,職工們聽得聚精會神……

今年以來,大淑村礦黨委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構建了“黨管培訓”責任體系,開啟“學+練”模式,扎實開展素質教育和實操技能培訓,使職工在干中學、學中干,用人才培養人才,為完成各項任務目標提供了人才保障。

實物練學強技能

“純理論的技術培訓比較枯燥,缺乏吸引力。”

這是該礦黨委在征求職工關于技術培訓的意見建議時,聽到的強烈聲音。

怎么辦?如何創新培訓方式,讓職工樂于參加培訓,提升培訓效果?

面對這一課題,大淑村礦黨委把隊伍素質提升擺到長遠和戰略的高度,充分發揮“大國工匠”、勞動模范、技術狀元的傳幫帶作用,借助實物培訓,加大師徒結對、現場培訓、技術練兵等工作力度,努力培養一專多能、一職多責的復合型職工。

大淑村礦黨委建立了理論教學、實戰技能一體化的實物教育培訓基地,設置了設備開關、錨桿機、泵類等多個崗位練習場所,按照“缺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人才”的原則,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聘請“技術大拿”、崗位能手擔任兼職教師,實現了“現場操作、直觀教學、模擬故障、動手處理”一體化教學,讓職工從“一人一崗”變成了“一崗多能”。

“原來的培訓方式單調、枯燥,聽十個、八個課時,還是一頭霧水,通過模擬操作這樣的培訓形式,一聽、一看、一上手,啥都明白了。”開拓區機電工賈鵬龍也在現場“拜師學藝”,通過刻苦學習,他很快就熟練掌握了維修技巧。

自從建立實物教育培訓基地以來,該礦共開設實訓課程240期,受訓學員達到了3600余人次。

青年人才提素質

隨著該礦青年職工的人數越來越多,如何有效提升青年人才的業務水平,為礦井改革發展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青年人才隊伍,成為了該礦一道急需解決的難題。

大淑村礦黨委著力推動青年人才盡快成長,探索建立嚴謹的青年人才考評制度,激發青年人才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責任感。建立健全加快青年人才成長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強對青年人才成長發展的規范化管理,打通人才流動、使用、發揮作用的“脈絡”,為礦井安全高效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開設了“管理人員素質提升大講堂”和“加油吧政工”培訓班,著力解決青年管理人員存在的不想寫、不善說、不敢講的問題;

——選聘黨群部門人員,以課堂講授、現場體驗與交流互動的方式,先后組織了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公文寫作知識、PPT制作等講座15次,參學人次達1170余人次;

——組織副總以上領導對35歲以下青年專業人員實行“一對一”式幫教,48對師徒組通過“課題式”培養,有效解決了青年人才現場經驗不足、管理經驗缺乏等問題,共同完成課題58項,其中6項獲得專利。

安全培訓出新招

“當戴上VR頭盔后,如‘親身’經歷事故中的物體打擊、淹水、坍塌等發生的各種危險場景。”安全管理部副科長江學明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VR技術真了不得!比平時安全說教更真實,更加接近現實。”

……

VR安全虛擬現實培訓系統以3D仿真及沉浸式體驗技術,將煤礦井下環境完整呈現在電子虛擬世界中,使事故逼真再現,讓職工在多視角下‘身臨其境’感受到安全事故的危害。     

目前,該礦已有瓦斯爆炸、水災、頂板、采掘和運輸等6個安全事故案例的VR場景軟件,每次可供20人同時體驗。

大淑村礦黨委積極在創新教學方法上找新路子,引用了VR先進技術,建成了VR沉浸式培訓室,以模擬真實場景,讓職工可以直接在虛擬環境中觀察、操作、觸摸、檢測等,這種沉浸式的實操培訓,不僅能讓員工快速理解、掌握相關崗位知識與工作技能,又能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讓職工在多視角下感受到安全事故的危害,并且手觸遙控就可以找到違章、違規的原因,有效提升培訓效果。

下一步,該礦將繼續增加煤礦典型事故案例VR場景的應用,豐富資源庫,將軟件與硬件相結合,提高安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時效性。

(峰峰集團  許靜東、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