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趕考”精神 開啟托管項目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邯礦集團礦山管理分公司新星項目部托管五周年巡禮
2019年11月19日,正值邯礦集團礦山管理分公司新星項目部托管五周年。
五個春夏秋冬,五個寒暑輪回,1800多個日夜的辛勤付出,奮力拼搏,創成績,出經驗,樹品牌,做貢獻,成績凝聚了項目部上下攻堅克難、乘勢而上的決心與信心,見證著礦山人實現“彎道超車”的奮進歷程。
五年來,新星項目部在集團公司黨政正確領導和支持幫助下,肩負重托,勇挑重擔,堅守初心,砥礪前行,對外擦亮了邯礦煤礦托管“新名片”,對內為集團公司成功托管其他礦井、其它產業積累了經驗。
五年來,新星項目部安全生產、托管產量、勞務收入、利潤等主要生產經營指標,節節攀升、連創新高。
五年來,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優化設計,創建“精品”,使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人才隊伍迸發活力……
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注腳:五年時間,打造了一支百萬噸采煤隊、兩支5000米煤巷掘進隊;托管產量連續五年保持120萬噸水平;勞務收入、利潤超額完成。
榮譽是最形象的描繪:特別是近兩年,榮獲了冀中能源集團“六基兩化”示范黨支部、邯礦集團煤炭生產優勝區隊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等;冀建榮獲了2019年度“河北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一組組數據,一項項榮譽,是肯定、是鼓勵,更是鞭策和動力。
“騰籠換鳥”——脫胎換骨換新顏譜新篇
轉型發展不是喊出來、等出來的,而是干出來、拼出來的。必須做到思想上破冰、行動上突圍,正如趙鵬飛董事長常說的“守業就是敗業,創業才能興業”。
思路明確,謀定即動。新星項目部在托管初期,各種影響生產的不利因素集中釋放:設備老化、工藝滯后、銜接困難、工作面片幫冒頂嚴重、六大系統管理不規范、基礎資料薄弱,加之標準化意識不強,與邯礦集團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大差距,可謂舉步維艱、百業待興。只有科學“騰籠換鳥”,做好體制機制“加減法”,才能破解深層次遺留問題、才能適應新形勢新要求。
結構調整做“減”法:及時將邯礦集團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體制、機制帶到新星煤業,著重從體制機制改革、勞動用工管理、減人提效等方面進行“手術”“動刀”。推行實施了“扁平化”管理,堅持“不用一個不稱職的管理人員,不用一個工作量不飽滿的職工”,把減人提效、降本增效壓縮到極致,走精干高效之路。在人員使用上,堅持“一崗多責、身兼數職、兼并代轉”,打破工種崗位、能力身份界限,全力打造“復合型人才”;本著“一線高效、二線精干”的原則,定崗定編定員;推行計件工資,提高小班工效;對采煤實行噸煤單價計件工資制,掘進實行米單價工資,減少窩工、杜絕無用工;強化材料管理、修舊利廢管理,壓縮非生產性支出,減少不必要的投入。一系列改革舉措為深化改革“鋪路架橋”,割掉了贅肉,實現了輕裝上陣。
科技創新做“加”法:掘進頭面推行了“機軌合一”,道軌跟頭;工作面增加端頭支架、超前支架,提高了生產效率。優化巷道設計參數,每年減少生產成本投入500萬元;推廣應用新技術,與國家應急局信息研究所合作,對8104工作面礦壓顯現規律、支架與圍巖關系進行了觀測和研究,為工作面優化設計提供了依據;與北京煤科院合作,對8106運輸順槽采取技術措施,破解了支護問題,提升了掘進效率;采掘頭面安裝了煤礦頂板動態監測與分析系統、工作面安裝使用了反沖式進液過濾站;依靠科技創新破解了生產技術瓶頸難題,提升了核心競爭力。
五年來,新星項目部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勇氣,大刀闊斧地改革創新,在一“加”一“減”之間,實現了礦井安全高效生產。
“聚力攻堅”——激發動力增活力提效力
人才培養,聚力攻堅,才能碰撞出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火花。
新星項目部緊跟集團公司轉型改革發展步伐,從內部隊伍建設抓起,把力量凝聚成一個拳頭,確保托管工作繼續走在集團公司前列,為礦山管理分公司答好“兩大課題”,撐起邯礦“半壁江山”挑大梁、做貢獻。
安全是項目“保飯碗”工程。以打造托管煤礦“8341+”管理體系示范礦為主線,狠抓安全教育、職工培訓等,推行了安全一票否決制、礦領導跟帶班制度、隱患排查治理辦法、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重點工作“項目化”管理、“崗位流程標準化管理”、“雙重預防管理”等,將安全管理制度覆蓋到了每一個崗位,安全責任融入到了黨政工每一項工作中,鞏固了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水平。
人才是項目發展的保障。新星項目部建立了“后備人才庫”、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庫”,制定了“能上能下、上下互通”的管理機制,讓“創造價值、追求卓越”的人有為有位,使“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人奮起直追。與此同時,結合邯礦集團“地毯式”培訓、“人才方隊”建設,推行“1+N”培訓模式,采取“請進來”講前沿知識、“走出去”學先進經驗、“沉下去”實踐鍛煉、“聚起來”分享交流、“扶起來”重點培養等措施,著力提升全員的綜合素質。周三周六大講堂、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小而專”實踐培訓等常年不斷線。今年133名職工參加中專班再教育全部畢業,47名符合條件的職工報了大專生培訓,使職工的學歷完全符合山西省要求。
科技是項目發展支撐。新星項目部發揮技術人員優勢,2017年,在8號煤開拓工程設計中,優化三條下山設計,優化皮帶暗斜井開口,對充填巷、回風暗斜井、一采區注氮硐室、一采區變電所等地點進行了設計,節省人工費用和工程投資近千萬元;2018年,優化了五號煤殘采設計,多出煤20余萬噸;2019年,8106工作面通過優化設計少掘五條巖石充填巷,節約巷道成本、人工成本、材料費140萬元。
看似容易卻艱辛,一份辛苦一份甜。新星項目部托管五年來的成績,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和新星集團領導的認可。人文融通,情感溝通,價值相通,全力打造成為了合作共贏“命運共同體”,新星集團領導多次帶隊到邯礦集團走訪,邯礦集團領導也多次到新星集團交流,充分展示了精誠合作,攜手并進,共創輝煌的誠意。
“黨建引領”——融入中心促發展惠民生
離土離鄉不離黨,扛著黨旗闖市場。按照趙鵬飛董事長提出的牢固樹立“黨建工作一切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新星黨支部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大膽創新探索實踐,打造了具有煤礦托管板塊特點、新星項目部特色的黨建工作品牌。
新星黨支部推行實施了“五步工作法”,即:政治理論學習“教育引領法”、創先爭優活動“示范帶動法”、立足崗位成才“素質提升法”、嚴肅作風紀律“監督管理法”和服務基層“關懷激勵法”,達到了黨建與生產齊頭并進“1+1>2”的效果。多媒體黨員活動室“活”了起來、軟件資料“強”了起來、黨員教育和培訓“規范”了起來、考核制度“嚴”了起來、黨員先鋒崗作用發揮了起來,實現了黨建與生產雙融合、雙促進、雙提升。
“轉型之根在民生”是新星項目部對“幸福”的定義,千方百計讓職工共享轉型發展成果,為職工宿舍和值班室免費安裝了無線WIFI、區隊值班室安裝了高清液晶電視、備齊了臂力器等專業文體器械、每月為職工集體過生日、為班長以上管理人員配備了內部手機小號、建立了“職工互助基金會”、與建興服務分公司健康服務部對接建立了“流動醫療服務站”等,全面奏響了“關愛職工生活”的和諧最強音。
成績代表過去,未來任重道遠。新星項目部作為礦山分公司對外托管的“排頭兵”和“橋頭堡”,在邯礦集團轉型改革發展戰略引領下,堅守初心挑重擔,盡心盡責做貢獻,擦亮邯礦集團托管煤礦“名片”,堅定“西進北上”,譜寫出更加絢麗的新篇章!
(邯礦集團礦山分公司 李建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