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紀錄片《我們的征程》
國慶期間在央視熱播
42個建設美好家園的故事
展現了70年來中國人逐漸強大的壯麗詩篇
其中就包括我們石家莊的華北制藥
華藥又一次在全國被“刷新認識”
華北制藥廠
是新中國第一批青霉素的誕生地
是新中國制藥工業的搖籃
是共和國的“醫藥長子”
它給予石家莊這座城萬千的榮耀
留給人們一個時代的記憶
(一)
“這一批產品合格了!”
中國依賴進口青霉素的歷史結束
新中國成立之初,急需建立自己的現代制藥工業體系,在那個交通運輸還十分落后的年代,國家甚至會動用民航飛機,全程冷鏈運送疫苗,種牛痘、吃糖丸,成了一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當時,中國的抗生素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一支價格相當于0.9克黃金。在“一五”計劃中的156個工業項目中,有3個醫藥項目,華藥就占了兩個,由此可見,新生的國家對抗生素的渴望。
華藥的建設速度不亞于后來的深圳速度!1954年,3棟工人宿舍主體拔地而起,1955年淀粉廠、抗生素廠、玻璃廠破土動工。建設者們風餐露宿,日夜奮戰!
“這一批產品合格了!”從那一天起,中國依賴進口青霉素的歷史宣告結束,曾經價比黃金,如今只需幾角錢一支。更讓人興奮的是,這將能從肺結核、腦膜炎等肆虐的疾病中,拯救無數中國人的生命!
“人類健康至上,質量永遠第一”,這是一代又一代華藥人傳承下來的精神。建廠60多年來,在這種精神的引領下,華藥對中國人民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
(二)
忘不了的熟悉味道
是華藥造就的石家莊獨特氣質
對于生活在石家莊的人來說,每次經過和平路體育大街,都會聞到熟悉的化學味道,這股化學味道是因為玉米發酵生產青霉素而產生的。
這座石家莊人再熟悉不過的72米高的淀粉塔,曾經石家莊的地標建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驚艷了無數人的目光。
三四層的小樓、青瓦尖頂、拱形窗戶、雕花房檐、漢白玉陽臺…這是最早的華藥一區的員工宿舍。這個頗具蘇聯風格的建筑,是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工業項目之一。
華藥匯集了全國各地各門各類的人才:菌種、發酵、提煉、精制......也承載了無數華藥人的從工作到生活,從出生到終老。
他們中有的在廠里相識相戀,最后成為攜手一生的勞動眷侶;有的從技術上的競爭對手,變為惺惺相惜的摯友;有的是師徒,慢慢建立起有如父子的感情紐帶。
華藥生活區從一區排到了八區,或許每一個石家莊人,身邊都有幾個華藥人。華藥的基因,已經融入了石家莊這座城市的血液里。
如果你是華藥子弟,那你一定記得,每當到了夏天,都會拿著一個塑料桶等在門口,等著叔叔阿姨們推著保溫桶(汽水)出來,跑過去要一些,那時最美的就是這件事。
如果你是華藥子弟,那你一定記得,逢年過節的時候,廠子里就會發各種各樣的福利。毛巾、香皂、洗發水、手套…因為這樣的福利太多了,隔一段時間就會把用不完的送給親戚朋友。
如果你是華藥子弟,那你一定記得,每天廠子里都有班車接送。現在想想,這真是超級VIP的待遇。
如果你是華藥子弟,那你一定記得咱廠子里的公共澡堂。當媽的每次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廠子里玩,都不忘帶去澡堂子里洗個澡,水流大,特別熱,洗的那叫一個爽快。
廠辦的食堂、俱樂部、醫院、幼兒園……一代人從工作到終老,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這“廠世界”中。
而且,這里有很多人,從一出生,就是華藥人。華藥,早已經成了石家莊這座城市歷史的一部分。
(三)
春風化雨
華藥的轉身,只為最美的蛻變
“職工同志們請注意,華藥老廠區已經進入拆遷階段,請您穿過老廠區時,注意安全!”
老廠區完成了曾經的使命,即將面臨搬遷。老“蘇聯樓”已經不在,“淀粉塔”已經退役,熟悉的味道沒有了...
六十多年前,華藥的到來,讓石家莊這座城市多了一個無限榮光的標簽;如今,華藥的離開,是為了成就更好的石家莊。
“老華藥”正在向“新華藥”轉變,
一個時代的結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啟:
愿華藥這次華麗的轉身,是最美的蛻變!
因為華藥人無論走到哪里都能發光發熱!
加油,華藥!加油,華藥子弟!